我要发布
仪器网/ 仪器社区/ 粘度管/ 澳氏粘度计为什么要垂直使用

澳氏粘度计为什么要垂直使用

雷视安防888    2012-09-20    粘度管    浏览 1103 次

精彩问答
时光默念少年MG 发布日期:2017-10-08
澳氏粘度计的测定和应用
【实验原理】
高聚物摩尔质量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且直接关系到它的物理性能,是个重要的基本参数。与一般的无机物或低分子的有机物不同,高聚物多是摩尔质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混合物,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摩尔质量是一个统计平均值。 测定高聚摩尔质量的方法很多,而不同方法所得平均摩尔质量也有所不同。比较起来,粘度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并有很好的实验精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用该法求得的摩尔质量成为粘均摩尔质量。 粘度法测高聚物溶液摩尔质量时,常用名词的物理意义,如表2-30-1所示: (见后面的参考资料) 表2-30-1 常用名词的物理意义(见后面的参考资料) η0 纯溶剂的粘度,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表现出来的粘度。 η 溶液的粘度,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高分子与高分子之间和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三者内摩擦的综合表现。 ηr 相对粘度,ηr=η/η0,溶液粘度对溶剂粘度的相对值。 ηsp 增比粘度,ηsp= (η - η0) / η0 = η / η0 –1 = ηr – 1,反映了高分子与高分子之间,纯溶剂与高分子之间的内摩擦效应 。 ηsp/C 比浓粘度,单位浓度下所显示出的粘度 。 [η] 特性粘度, ,反映了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 高聚物稀溶液的粘度是它在流动时内摩擦力大小的反映,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主要有:纯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记作η0;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这三种内摩擦的总和称为高聚物溶液的粘度,记作η。
实践证明,在相同温度下η>η0 ,为了比较这两种粘度,引入增比粘度的概念,以ηsp表示: ηsp =(η -η0)/η0 =η/ η0 - 1 = ηr 1式中,ηr称为相对粘度,反映的仍是整个溶液的粘度行为,而ηsp则是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后仅仅是纯溶剂与高聚物分子间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之和。 高聚物溶液的ηsp往往随质量浓度C的增加而增加。为了便于比较,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粘度ηsp/C为比浓粘度,定义lnηr /C为比浓对数粘度。当溶液无限稀释时,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此时比浓粘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值,即: 式中[η]主要反映了无限稀释溶液中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作用,称为特性粘度,可以作为高聚物摩尔质量的度量。由于ηsp与ηr均是无因次量,所以[η]的单位是浓度C单位的倒数。[η]的值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高聚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可通过实验求得。因为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高聚物溶液中有如下经验公式: 图2-30-2 外推法求[η](见后面的参考资料) 上式中,κ和β分别称为Huggins和Kramer常数,这是两个直线方程,因此我们获得[η]的方法如图2-30-2所示:一种方法是以ηSP/C对C作图,外推到C→0的截距值;另一种是以lnηr/C对C作图,也外推到C→0的截距值,两条线应会合于一点,这也可校核实验的可靠性。
在一定温度和溶剂条件下,特性粘度[η]和高聚物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带有两个参数的Mark-Houwink经验方程式来表示: 图2-30-3 乌氏粘度计(见后面的参考资料) 式中M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α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K和α值与温度、聚合物、溶剂性质有关,也和分子量大小有关。K值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α值主要取决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介于0.5~1之间。K与α的数值可通过其它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从粘度法只能测定得[η]。 由上述可以看出高聚物摩尔质量的测定Z后归结为特性粘度[η]的测定。本实验采用毛细管法测定粘度,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流经一定长度和半径的毛细管所需时间而获得。所使用的乌氏粘度计如图2-30-3所示,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时,其遵守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 该式中,η为液体的粘度;ρ为液体的密度;L为毛细管的长度;r为毛细管的半径;t为V体积液体的流出时间;h为流过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 柱高度;V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m为毛细管末端校正的参数(一般在r/L《1时,可以取m=1)。
对于某一只指定的粘度计而言,(10)式中许多参数是一定的,因此可以改写成: 该式中,B<1,当流出的时间t在2min左右(大于100s),该项(亦称动能校正项)可以忽略,即η=Aρt。 又因通常测定是在稀溶液中进行(C<1×10-2g·cm-3),溶液的密度和溶剂的密度近似相等,因此可将ηr写成 : 式中,t为测定溶液粘度时液面从a刻度流至b刻度的时间;t0为纯溶剂流过的时间。所以通过测定溶剂和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从(12)式求得ηr,再由图2-30-2求得[η]。
【仪器试剂】
恒温槽1套;乌贝路德粘度计1支;分析天平1台;移液管(10mL,2支、5mL,1支);停表1只;洗耳球1个;橡皮管夹2个;橡皮管(约5cm长,2根);吊锤1个。 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醇) ;NaNO3(3mol·dm-3、1mol·dm-3)。
【实验步骤】
1. 粘度计的洗涤 先用热洗液(经砂心漏斗过滤)将粘度计浸泡,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分别冲洗几次,每次都要注意反复流洗毛细管部分,洗好后烘干备用。
2. 调节恒温槽温度至(30.0± 0.1)℃,在粘度计的B管和C管上都套上橡皮管,然后将其垂直放入恒温槽,使水面完全浸没G球,并用吊锤检查是否垂直。
3. 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已知浓度的聚丙烯胺溶液10mL和NaNO3溶液(3mol·dm-3)5mL,由A管注入粘度计中,在C管处用洗耳球打气,使溶液混合均匀,浓度记为C1,恒温15min,进行测定。
测定方法如下:将C管用夹子夹紧使之不通气,在B管处用洗耳球将溶液从F球经D球、毛细管、E球抽至G球2/3处,解去C管夹子,让C管通大气,此时D球内的溶液即回入F球,使毛细管以上的液体悬空。毛细管以上的液体下落,当液面流经a刻度时,立即按停表开始记时间,当液面降至b刻度时,再按停表,测得刻度a、b之间的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重复这一操作至少三次,它们间相差不大于0.3s,取三次的平均值为t1。 然后依次由A管用移液管加入5mL、5mL、10mL、15mLNaNO3溶液(1mol·dm-3),将溶液稀释,使溶液浓度分别为C2、C3、C4、C5,用同法测定每份溶液流经毛细管的时间t2、t3、t4、t5。应注意每次加入NaNO3溶液后,要充分混合均匀,并抽洗粘度计的E球和G球,使粘度计内溶液各处的浓度相等。 4. 溶剂流出时间的测定 用蒸馏水洗净粘度计,尤其要反复流洗粘度计的毛细管部分。用1mol·dm-3NaNO3洗1~2次,然后由A管加入约15mL1mol·dm-3NaNO3溶液。用同法测定溶剂流出的时间t0。 实验完毕后,粘度计一定要用蒸馏水洗干净。
【注意事项】 — 高聚物在溶剂中溶解缓慢,配制溶液时必须保证其完全溶解,否则回影响溶液起始浓度,而导致结果偏低。 — 粘度计必须洁净,高聚物溶液中若有絮状物不能将它移入粘度计中。 — 本实验溶液的稀释是直接在粘度计中进行的,因此每加入一次溶剂进行稀释时必须混合均匀,并抽洗E球和G球。 — 实验过程中恒温槽的温度要恒定,溶液每次稀释恒温后才能测量。 — 粘度计要垂直放置,实验过程中不要振动粘度计,否则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全部评论
佳雪暴风雨 发布日期:2012-09-21
因为毛细管里的水由于重力原因下滑,实验测的是水在两条刻度之间流过的时间。如果倾斜那重力会有分力产生,影响所测的结果。因此要垂直使用
小无柳 发布日期:2012-09-21
1.先将奥氏粘度计用洗液和蒸馏水洗干净,然后烘干备用。 2.然后调节奥氏粘度计恒温槽至(25.0±0.1)℃。 3.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待测液放入奥氏粘度计中,然后把奥氏粘度计垂直固定在恒温槽中,恒温5min~10min。 4.用打气球接于D管并堵塞2管,向管内打气。待液体上升至C球的2/3处,停止打气,打开管口2。利用秒表测定液体流经两刻度间所需的时间。重复同样操作,测定5次,要求各次的时间相差不超过0.3s,取其平均值。 5.Z后将奥氏粘度计中的待测液倾入回收瓶中,用热风吹干。再用移液管取10mL蒸馏水放入粘度计中,与前述步聚相同,测定蒸馏水流经m1至m2所需的时间,重复同样操作,要求同前。

奥氏粘度计制作容易,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特别适用于粘滞系数小的液体,如水、汽油、酒精、血浆或血清等的研究。
最新主题
相关版块
我要评论
X您尚未登录
账号登录
X您尚未登录
手机动态密码登录
X您尚未登录
扫码登录
官方微信

仪器网微信服务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仪器网官方订阅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在线客服

咨询客服

在线客服
工作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企业专属客服
电话客服:  400-822-6768
工作日:  9:00-18:00
订阅商机

仪采招微信公众号

采购信息一键获取海量商机轻松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