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流变仪

当前位置:仪器网> 知识百科>流变仪>流变仪的分类有哪些?

流变仪的分类有哪些?

类型:原理知识 2018-10-23 14:52:14 5363阅读次数

流变仪,即用于测定聚合物熔体,聚合物溶液、悬浮液、乳液、涂料、油墨和食品等流变性质的仪器。分为旋转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转矩流变仪和界面流变仪。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他们各自的作用。

流变仪的分类

1.旋转流变仪

A:控制应力型:

使用Z多,如德、美国、英、奥地利等国家的流变仪。其马达大多采用异步交流马达,惯量小,特别适合于低粘度的样品测试;另也有流变仪如美国部分公司采用永磁体直流马达,但从原理上响应速度快,是应力型流变仪的一种发展方向。这一类型的流变仪,采用马达带动夹具给样品施加应力,同时用光学解码器测量产生的应变或转速,并在大扭矩测量方面不会产生大量的热,不会产生信号漂移。


控制应力的流变仪由于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可以连接更多的功能附件。


B:控制应变型:

目前美国有公司使用单纯的控制应变型流变仪,这种流变仪直流马达安装在底部,通过夹具给样品施加应变,样品上部通过夹具连接倒扭矩传感器上,测量产生的应力;这种流变仪只能做单纯的控制应变实验,原因是扭矩传感器在测量扭矩时产生形变,需要一个再平衡的时间,因此反应时间就比较慢,这样就无法通过回馈循环来控制应力。但奥地利公司则对流变仪采用其他控制系统,保证应变波形不受影响。


控制应变的流变仪由于硬件复杂,只有几种功能附件可供选择。


流变仪的分类.png

2.毛细管流变仪

毛细管流变仪可以测定塑料加工工艺的剪切速率和温度条件下,测定剪切应力作用下熔体流动性,包括表征壁黏附的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表征。


毛细管流变仪主要用于高聚物材料熔体流变性能的测试工作原理是,物料在电加热的料桶里被加热熔融,料桶的下部安装有一定规格的毛细管口模(有不同直径0.25~2mm和不同长度的0.25~40mm),温度稳定后,料桶上部的料杆在驱动马达的带动下以一定的速度或以一定规律变化的速度把物料从毛细管口模种挤出来。在挤出的过程中,可以测量出毛细管口模入口出的压力,在结合已知的速度参数、口模和料桶参数、以及流变学模型,从而计算出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熔体的剪切粘度。


毛细管流变仪设备功能及特点:

(1)、毛细管流变仪为计算机测控智能化恒压式毛细管流变仪,能在恒压下和恒速度下工作,通过计算机测定各种压力作用下的各种规格毛细管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不同温度时的挤出速度。通过计算机,记录挤出速度、压力和加热温度。自动处理成粘度数。并绘制曲线,打印完整报告单。


(2)、毛细管流变仪为测定高分子材料的流动性和固化速度。测定高分子材料熔体的粘度及粘流活化性,还能进行研究熔融纺丝的工艺条件。


(3)、毛细管流变仪可以测定高聚物的软化点、熔点、流动点、粘度粘流活化能,热固性材料的固化温度等性能指标。


(4)、控温系统及控制方式性能优越,利于测定不同温度下高分子材料的变化及相关性能。此仪器用计算机控制并绘制试验曲线,显试时时曲线变化,并得出的agen-poiseuille、Rabinowitsch、meltflowrute等方程数据。


(5)、毛细管流变仪采用负荷加载,设计合理,计算机控制并实现负荷连续加载,控制精度高,稳定性能好。毛细管流变仪可绘制高分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塑化曲线,测定软化点、熔融点、流动点的温度。并绘制曲线,打印完整报告单。

流变仪的分类有哪些.png

3. 转矩流变仪

实际上是在实验型挤出机的基础上,配合毛细管、密炼室、单双螺杆、吹膜等不同模块,模拟高聚物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一些参数,这种设备相当于聚合物加工的小型实验设备,与材料的实际加工过程更为接近,主要用于与实际生产接近的研究领域。


4.界面流变仪

这种流变仪有振荡液滴、振荡剪切等几种原理,是流变测试中Z难以准确实现的一个领域,还没有一种特别好而又通用的方法。


典型的界面流变仪主要有锥板式、平行板式、同轴圆筒式和毛细管式。


(1)锥板式为精密流变仪,可测多种材料函数,适用于较高黏度的高分子溶液和熔体。


(2)平行板式为锥板式的附件,作为补充适于较黏高分子溶液熔体和多相体系。


(3)同轴圆筒式为便易黏度计,适合低黏、低弹性流体。


测定高聚物剪切黏度和流动性的仪器有以下几类:落球型、转动型(包括各种改良型门尼黏度仪),振荡型(扭转振动流变仪和圆盘振荡流变仪)、混炼机型[塑性计]和毛细管挤出型(毛细管流变仪和加工性能测定仪)等。上述各种流变仪和测定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可互相补充。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4 11:51:19
关注 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