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粒度仪在膨润土行业中的应用
本文简述了激光粒度仪的原理,指出了它的性能特点对膨润土行业的适用性,探讨了其在膨润土行业的应用优化条件,也举例说明了它在膨润土日常生产性测试和研发过程中的应用,Z后探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大部分膨润土产品是以粉体形式存在的,因此其粒度分布对其性能有直接影响,必须准确测定并加以严格控制。传统的粒度测试主要采用筛析法或沉降筛析法所用的设备是标准筛,它只能测量一个或几个点上的筛余量,不能给出详细的粒度分布。
沉降法用沉降式粒度仪测量,它虽然能测得详细的粒度分但操作繁琐,测量范围窄。这两种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测试精度和重复性都不够理想。Zxin的测试粉体粒度分布的是激光粒度仪,它具有测量范围宽、重现性好、速度快、操作容易等显著优点,在粉体加工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激光粒度仪在膨润土及其深加工产品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
1.激光粒度仪的原理和结构
激光粒度仪是采用信息光学原理,通过测量颗粒群的散射谱,来分析其粒度分布。颗粒在激光束的照射下,其散射光的角度与颗粒的直径成反比,而闪射光的强度随着角度的增加呈对数规律衰减。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经扩束、滤波、汇聚后照射到被测颗粒群的样品区,不同大小的颗粒群在激光的照射下产生散射谱,其强度及空间分布与被测颗粒群的大小及分布有关,并被位于傅立叶透镜聚焦后焦面上的光电探测器阵列所接收,转换成电信号后放大和AID转换后送人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待测颗粒群的大小分布等参数,其结果直接输出到计算机,可通过粒度测试软件处理获得所需的粒度指标。
2.测定膨润土粉体的优化条件
2.1进样器的选择和使用
进样器分静态和循环两种,静态进样器使用简单方便,但对于膨润土颗粒来说,分散不均匀,容易沉积,动态进样器用泵来循环,比较适合膨润土的测试,故选用动态进样器比较合适。
2.2悬浮液的选择
悬浮液应满足这些要求:与待测颗粒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使颗粒溶解:能浸润颗粒:使用后进样器容易清洗;成本比较低廉。所以可以选择用水做有机土的悬浮液,用无水乙醇作为天然膨润土的悬浮液。
2.3分散剂
分散剂可以用来增进颗粒与悬浮液的亲和性,减少颗粒相互之间的团聚力,我们选用六偏磷酸铀做有机膨润土粒径测试的分散剂,天然膨润土可以不需分散剂。
2.4样品折射率
按照Zxin折射率表选用非金属矿物类折射率1.50。
2.5遮光比
指测量用的照明光束被测量中的样品颗粒阻挡的部分与照明光的比值。颗粒在测量介质中的浓度越高,则遮光比越大,遮光比控制在8% ~ 3 0%之间。
3.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在有机土生产的原料控制中,原材料的粒径是很重要的一个参数,对表面活性剂插层的改性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在对同一产地原矿的性能检测上,激光粒度仪能快速准确的分析粒径的分布情况。
由于利用了激光粒度仪,我们可以快速准确的分析出同一产地的原矿的粒径差异,从微观上把握好原材料的品质,而这用传统的筛分法来做,不仅费时费力,还不能得到如此详尽的统计学数据,激光粒度仪的好处显而易见。
4.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膨润土行业传统的粒径分析方法是筛分法,尽管方法比较落后,但在整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也尝试拿激光粒度仪在某粒径点上的累计值与筛分下的百分含量进行过对比,测量结果与传统的筛分法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吻合,但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两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和设备完全不同而引起的。从粉体加工行业来说,激光粒度仪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仪器,值得在膨润土行业加以推广应用。
5.结语
激光粒度仪是集成了光学、计算机、光电技术等各个先进领域的技术,具有测量范围宽、数据详细、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的优点,很适合在膨润土行业使用,我们既可以拿它作为研发过程中的“电子显微镜”,也可以用它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检测设备,其测试结果与传统的筛分法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属正常现象,激光粒度分析法在膨润土行业的普及和运用需要整个行业的配合与努力,制作适合整个行业的标准样品,定出测试的统一标准,相信在所有膨润土从业人员的努力下,用不了多久,这项先进的技术就会被广泛应用到本行业日常的测试中来。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激光粒度仪在膨润土行业中的应用
- 本文简述了激光粒度仪的原理,探讨了其在膨润土行业的应用优化条件,也举例说明了它在膨润土日常生产性测试和研发过程中的应用,最后探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 激光粒度仪在疫苗中的应用
- 通过精确测量粒子大小,激光粒度仪帮助科学家和生产人员控制疫苗的质量和效果。在疫苗的制备过程中,确保疫苗成分的粒度分布符合要求,不仅能够提高疫苗的稳定性,还能够增强免疫反应的效果,从而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本文将深入探讨激光粒度仪在疫苗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及其如何帮助提升疫苗的质量控制。
-
- 涡流探伤仪在拉丝行业中的应用
- 本文则是根据其近年对涡流探伤仪在拉丝行业的应用经验,从涡流探伤仪的设定、运用、应用环境及保养几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 热膨胀仪在玻璃行业的应用
- 本文简要介绍了热膨胀仪测试玻璃热收缩率的方法。热膨胀仪的应用对玻璃理化性能的表征、玻璃微观结构的研究以及对玻璃的生产调控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验指导作用。
-
-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
- 自动光学检测(AOI)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电子制造业、汽车工业等领域的质量控制核心设备,它能够高效检测产品缺陷,提高生产效率。
-
- 工业CT在锂电池行业的应用
- 在这一背景下,工业CT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通过的三维成像与无损检测,工业CT不仅能够帮助检测电池内部的缺陷,还能够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CT在锂电池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提升电池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贡献。
-
- 工业CT在金属行业的应用
- 工业CT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手段,在金属行业的应用逐渐被广泛接受。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CT如何在金属行业中发挥其独特优势,尤其在质量检验、内部结构分析及缺陷检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通过这些应用,工业CT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金属产品的高质量标准,推动了金属行业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
- 工业插头在机房中的应用
-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保障安全,工业插头作为重要的电力连接设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工业插头在机房中的应用,阐述其重要性、功能以及如何帮助优化电力供应与管理,确保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
-
-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原子力显微镜,简称AFM,是一种能够研究物体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主要是通过对检测对象的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对物体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
- 毛细管电泳仪在氨基酸中的应用
- 毛细管电泳仪用于氨基酸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主要应用于食品安全、生物科技、yi疗诊断等领域。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检测器的毛细管电泳仪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近几年该技术在氨基酸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
- 热重分析仪在药学中的应用
- 本文将探讨热重分析仪在药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在药物物质热稳定性、含水量测定、原料质量评估及配方研究等方面的作用,阐明其对提高药品研发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积极意义。
-
- 热重分析仪在药学中的应用
- 热重分析通过对样品在加热过程中质量变化的监测,能够有效地评估物质的热稳定性、成分组成及其分解特性。在药学领域,TGA不仅能帮助科学家深入理解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还能为药品的质量控制、稳定性研究以及新药研发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本文将详细探讨热重分析仪在药学中的多重应用,及其对药物开发和生产的关键作用。
-
- 流变仪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本文综述了流变仪在锂离子电池浆料研究中的常用概念,综述了流变仪在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加工过程,以及在原材料和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
- 热重分析仪在食品中的应用
- 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工具,热重分析仪通过测量样品在加热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情况,为食品的成分分析、质量控制、以及产品研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本文将探讨热重分析仪在食品检测中的多种应用,尤其是其在食品成分分析、储存稳定性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期为食品行业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
- 液相色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 液相色谱仪是一种新型综合分离分析仪器,在液相色谱仪的分离技术基础上加入了液相色谱技术,对被测食品基本成分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并以高压输出的方式实现对检测结果的输出,形成对被测食品质量的综合检测结果。
-
- 有机质谱仪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寻求新的分析手段。在这方面,有机质谱仪作为一种高效、的分析工具,在食品工业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有机质谱仪在食品检测、成分分析及质量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食品安全监测、添加剂检测和污染物分析等领域的优势。
-
- 工业内窥镜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 随着现代轨道交通系统的日益复杂化和高速化,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工业内窥镜能够通过其高清晰度的影像捕捉技术,提供更加的检查手段,有效保障了轨道交通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内窥镜在轨道交通中的多种应用,以及其带来的技术革新与提升。
-
- 高速摄像机应用:探讨其在多个行业中的广泛用途
- 高速摄像机是现代拍摄技术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检测、体育赛事、影视制作等多个领域。这类设备能够捕捉极短时间内的高速运动,呈现出人眼无法察觉的细节。
-
- 锥形量热仪在火灾研究中的应用
- 本文为分析锥形量热仪在火灾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主要介绍了其结构和原理,并分析了锥形量热仪在材料的燃烧性能研究、阻燃材料性能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