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工业_碳酸钠生产
纯碱工业始于18世纪末,随着工业的需要和制碱原料的改变,纯碱(Na2CO3)生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生产装置趋向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1983年世界纯碱产量约30Mt。在碳酸钠工业生产史上,法国人N.吕布兰,比利时人E.索尔维,ZG人侯德榜等,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制碱方法摸索
欧洲人也知道从淋过海草灰的汁液中提取碱。可是,随着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后,纺织、印染、造纸、制皂和玻璃等工业需求的碱量剧增,单靠从天然碱和植物灰中提取的碱明显不足,这就需要人工制造。
化学家们根据分析,认识到食盐和纯碱中含有共同的成分组成后,就开始着手将食盐转变成纯碱的尝试。这从18世纪前半叶就开始了,但是都未获得成功。
吕布兰法
1783年,法国科学院以1200法郎高额奖金悬赏征求制造纯碱的方法。1789年,法国奥尔良地区封建主公爵的侍从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制碱的方法,1791年获得ZL,建立起日产250~300 kg的碱厂。吕布兰制碱法所用的原料除食盐外,还有硫酸、木炭和石灰石。
索尔维制碱法
1861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1832-1922)以食盐、石灰石和氨为原料,制得了碳酸钠和氯化钙,是为氨碱法(ammonia soda process)。
索尔维制碱法反应步骤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CaCO3=高温=CaO+CO2↑,2NH4Cl+CaO===2NH3↑+CaCl2+H2O
2NaHCO3=高温=Na2CO3+CO2 +H2O
反应生成的CO2和NH3可重新作为原料使用。
总反应式为:CaCO3+2NaCl=高温=CaCl2+Na2CO3(注意 不是复分解反应)
索尔维制碱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没有利用上,只用了食盐中的钠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结合才生成了纯碱。食盐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生成了氯化钙,这个产物都没有利用上。
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duchuang,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总反应方程式:
NaCl + CO2+NH3+H2O=NaHCO3↓+NH4Cl(可作氮肥)
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以加热作为反应条件)
(在反应中NaHCO3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这也正是这个方法的便捷之处)
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NaHCO3能溶于水,但是侯氏制碱法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由于氯化钠溶液饱和,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析出)
(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
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但可用草木灰检验其纯度);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革除了CaCO3制 CO2这一工序,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侯氏联合制碱法也存在不足。较氨碱法而言,它的用氨量较大,在有些情况下不适用。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纯碱工业_碳酸钠生产
- 纯碱工业始于18世纪末,随着工业的需要和制碱原料的改变,纯碱(Na2CO3)生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生产装置趋向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1983年世界纯碱产量约30Mt。
-
- 工业硼酸的生产和应用
- 由于特有的性能如质轻、阻燃、耐热、高硬、高强及催化性质,工业硼酸的作用有很多,广泛应用于建材工业、机电工业、轻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冶金工业、医药工业和核电工业等。
-
- 碳酸钠(Na2CO3)用途
- 碳酸钠产品生活中叫做苏打粉,或者纯碱。其在玻璃工业、食品工业、冶金化工等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下碳酸钠的用途。
-
- 碳酸钠的性质
- 碳酸钠(Na2CO3),俗名苏打,又叫纯碱、口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早在十八世纪,它就和硫酸、盐酸、硝酸、烧碱并列为基础化工原料--三酸两碱之一。碳酸钠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显碱性。
-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
- 苏打、小苏打,碳酸钠、碳酸氢钠,许多人容易弄混淆,的确他们外观上很像,都是白色粉末,溶于水都呈碱性,也都可以用于食品生产,但实际上她们还是有所区别的。
-
- 工业镜头应用: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技术
- 在工业生产和自动化领域中,工业镜头作为机器视觉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 进口流式细胞仪生产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进口流式细胞仪的生产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高端设备不仅在精度和效率上表现,还因其高度的自动化和多功能性,推动了医学研究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本文将深入探讨进口流式细胞仪的生产技术、市场趋势及其对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影响。
-
- 植物培养箱生产标准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培养箱的技术标准逐渐得到完善和提升。本篇文章将围绕植物培养箱的生产标准展开讨论,分析其在设计、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阐明这些标准如何确保培养箱的高效性、稳定性及安全性。通过对行业标准和国家规范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培养箱的制造要求以及如何提升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
- 氯化钾的生产
- 氯化钾的用途很广,是其他各种钾盐或碱如氢氧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生产的基本原料,医药工业用作利尿剂及防治缺钾症的药物。氯化钾的需求很大,也产生了许多的生产工艺。
-
- 氢氧化钠生产制备
- 氢氧化钠的生产主要分为实验室制作方法和工业制作法。氯碱工业。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
-
- 苯系物的生产
- 苯系物虽然对人体有害,但在生产生活、教学、科研中却用途很广,因此需要大量制备和生产。下面就各种苯系物的工业生产或实验室制备方法做一下相关介绍。
-
- 多肽生产方法
- 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通常由10~100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
- 工业镜头操作:确保高效生产与精准视觉的关键
- 在工业生产和自动化领域中,工业镜头作为机器视觉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 工业纯水系统
- 工业用纯水设备是用于工业生产用水水的纯水制取装置。工业用纯水系统可以用于:饮用水、瓶装水、食品工业用水、半导体工业、精细化工、光学工业用水、电镀用水、医药用水
-
- 进口核酸分子杂交仪生产
- 随着基因组学的进步,核酸分子杂交仪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尤其在基因表达分析、病原检测及基因突变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深入探讨进口核酸分子杂交仪的生产情况,分析其在科学研究和医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帮助业内人士更好地了解这一高精尖设备的生产流程及其市场前景。
-
- 油漆生产废气过滤系统
- 油漆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这些废气不仅危害工人健康,还会对环境造成长远影响。因此,油漆生产废气过滤系统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符合环保法规要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本文将探讨油漆生产废气过滤系统的必要性、原理以及技术实现方式。
-
- 羧酸的生产制备
- 羧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那么羧酸是如何制备和生产的呢?甲酸的生产制备。甲酸实验室制法一般是通过在无水丙三醇中加热草酸,后蒸汽蒸馏得到。
-
- 硫酸钾的生产制备
- 用硫酸盐型的钾盐矿和含钾盐湖卤水为原料来制取。也可用98%硫酸和氯化钾在550℃高温下进行反应,直接制取硫酸钾,反应过程中产生氯化氢,用水吸收,副产盐酸,此方法
-
- 氧化铜的生产制备
- 氧化铜是一种弱两性黑色氧化物,是常用的氧化剂,也常作为有机反应催化剂。那么氧化铜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下面就介绍一下氧化铜在实验室和工业上的生产制备方法
-
- 进口凝胶电泳仪生产
- 随着科研需求的多样化,进口凝胶电泳仪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精度、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都有了显著改进。本文将探讨进口凝胶电泳仪的生产特点以及在实验室中的应用,旨在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产品选择参考。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