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曹两步层析法平台,降低单克隆抗体下游纯化工艺成本
在生物医药领域,下游工艺占生物制剂整体生产成本高达80%。鉴于目前正在努力降低生物制剂的生产成本,色谱工作者和纯化工艺工程师有必要对下游工艺进行精简。
本篇推送中,我们将展示与标准工艺流程相比,东曹两步层析法在纯化单克隆抗体方面的优势。结合高性能Protein A填料的捕获能力和耐盐阴离子交换填料的精纯步骤,我们可以将下游成本降低45%,并同时将产量提高58%。
材料和方法
层析填料
TOYOPEARL AF-rProtein A HC-650F是用于纯化mAb的高载量Protein A填料。其动态结合载量 (DBC) 为70 g/L (保留时间5分钟)。
TOYOPEARL NH2-750F是一种聚甲基丙烯酸树脂骨架,官能团为伯胺基的耐盐型阴离子交换填料,非常适合mAb和其他蛋白质的中间纯化,可以有效去除DNA、病毒、宿主细胞蛋白 (HCP) 和内毒素之类的杂质。另外,由于pKa值相对较低(介于7-9之间),NH2-750F也能有效去除mAb多聚体。鉴于该独特的性质,去除几乎所有杂质通常所需的两步纯化(中间纯化+精纯) 可以合并为一步流穿模式完成精制。
预装柱
所有实验均采用了SkillPak 5 mL预装柱。该类层析柱专为快速开发方法或筛选填料设计,不仅性能zhuo越、稳定可靠,还可以与常用的低压或中压液相层析系统配合使用。它们不仅能够重复填装,还充分考虑了每种填料不同的耐压及压缩比参数。因此,能够精确展示各种规模尺寸层析柱中的代表性性能指标。
纯化工艺的开发
工艺开发
前期工作中,我们优化了TOYOPEARL AF-rProtein A HC-650F捕获抗体的能力。捕获后,通过将洗脱物在低pH下保持1小时进行病毒灭活步骤。
针对耐盐阴离子交换填料TOYOPEARL NH2-750F的DY个实验,是在pH 8.0的线性梯度下使用结合-洗脱模式确定流穿模式所需的电导率。
由于单抗单体会首先被洗脱,我们优化了流穿模式下的层析条件。在流穿实验中,我们使用的电导率为20~25 mS/cm,原因是该条件下仅会洗脱出单抗单体,而二聚体及多聚体仍与填料保持结合状态。为了省去后续层析步骤并直接获得目标纯度,我们为该平台方案设计选择了20 mS/cm的电导率。相应的层析谱图如下所示。
在SkillPak上进行mAb流穿模式精纯的层析谱图
纯化平台
现在将两个层析步骤合为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包括中间通过低pH保持进行病毒灭活步骤。Protein A捕获这步的回收率为98.8%,AEX这步的回收率为91.3%,因此总回收率为90.2%。DNA、HCP和脱落的Protein A配基均去除至限定范围内。下表列出了该两步层析平台的关键质量属性。
东曹两步层析平台的关键质量属性
工艺成本分析
我们使用了BioSolve生物工艺分析软件,对比了东曹两步层析工艺的下游成本与BioPhorum Operations Group发布的行业标准工艺成本。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东曹两步层析法平台工艺每克mAb的成本比标准工艺低45%。此外,由于省去了一步层析,并且东曹填料可以在更高流速下使用,工艺流程时间也减少了58%。
使用BIOSOLVE软件对比两种纯化工艺
本文介绍的东曹两步抗体纯化工艺中使用的SkillPak预装柱,不仅回收率高,而且成本低、工艺时间短。
该平台是行业标准三步工艺的jue佳替代方案。可以轻松扩展到中试,并ZZ放大到生产规模,更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层析填料“上新”提速!东曹携新品亮相第七届生物药工艺发展大会
- 2024年8月9-10,第七届生物药工艺发展大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会议聚焦生物药从工艺开发到商业化生产
-
- 展会回顾|东曹生物携层析填料新品亮相2024BIOCHINA
- 2024BIOCHINA于3月14-16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展会规模再创新高,参会人数近3万人
-
- 层析纯化小课堂 | 礼物篇:层析纯化产品促销,大放送!
- 部分层析产品买一赠一,快来看看!
-
- 层析纯化小课堂:凝胶过滤层析你知多少
- 开学季促销火热进行中,蛋白纯化组合搭配折上折,文末扫码即可咨询详情
-
- 东曹邀您相约CMC工艺人年中大聚会!
- 作为聚焦生物药从工艺开发到商业化生产全流程的行业标杆会议,第七届生物药工艺发展大会(2024BPD)将于8月
-
- 如何降低电力工程施工成本
- 如何降低电力工程施工成本
-
- “聚焦层析纯化介质,赋能生物制药工艺发展”专题论坛精彩回顾!
- 7月14日,由为度生物、赛默飞联合举办的层析纯化介质专 题论坛圆满落幕。
-
- 明日开讲 | 重组蛋白疫苗层析策略与下游开发新思路
- 4月2日(周二)19:00-20:30,我们直播间不见不散!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