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谱仪市场迎来爆发期:高端化与国产替代成主旋律——2025年一季度市场中标数据解析与未来趋势展望
2025年一季度,中国质谱仪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3月单月中标金额同比增长超30%,市场需求持续向高端化、集中化演进。在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行业格局正悄然重塑。
一、进口垄断未破,国产突围初现成效
根据最新中标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质谱仪市场仍由进口品牌主导。赛默飞、安捷伦、丹纳赫等Top7外资企业合计占据超80%的份额,尤其在液质联用(LC-MS)、高分辨质谱等高端领域形成技术壁垒。然而,国产企业已逐步撕开突破口:禾信仪器推出的国产首台LC-QTOFMS填补技术空白,聚光科技、谱育科技等在环境监测领域中标率显著提升,国产整体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不足5%提升至8%。
“进口设备的技术优势仍明显,但国产替代窗口已打开。”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政府采购向国产倾斜的政策(如《十四五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化行动方案》)正逐步打破市场粘性,国产设备在性价比、本地化服务上的优势逐渐凸显。
二、四大方向集中发力,破局路径清晰
面对市场需求升级与竞争压力,行业共识认为,技术突破、政策借力、细分市场深耕与资本整合将成为未来关键发力点:
核心技术攻坚
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等“卡脖子”部件自研进程加速。禾信仪器联合中科院攻克四极杆技术,预计2026年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50%。
AI技术深度赋能。多家企业引入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质谱数据分析,将检测效率提升30%以上,国产设备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政策红利释放
政府招采占比达40%,临床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国产设备采购比例目标提升至35%。北京、广东等地已试点“国产优先”评审机制,助力本土品牌突围。
蓝海市场掘金
临床质谱成为新增长极。2025年中国临床质谱检验市场规模预计达154.62亿元,企业加速开发适配临床场景的紧凑型质谱仪,并推动检测项目收费标准落地。
区域市场分化明显。长三角、珠三角持续领跑,西南、西北地区因环境治理需求激增,中标量同比翻番。
资本驱动产业链整合
一级市场融资活跃,2025年一季度行业融资总额超20亿元,重点投向芯片研发与产能扩张。安图生物、聚光科技等通过并购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仪器+试剂+服务”全生态布局。
三、未来展望:高增长与高风险并存
据机构预测,2026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将突破2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2%。然而,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
技术依赖风险:核心零部件进口占比超70%,供应链安全亟待加强。
国际巨头反制:赛默飞等企业通过本土化生产降价10%-15%,加剧中端市场竞争。
临床落地瓶颈:标准化不足、商业模式不成熟制约临床质谱普及,行业呼吁跨部门协作推动政策破冰。
四、结语
“国产质谱仪的春天已至,但突围之路需步步为营。”业内人士强调,在政策、技术与资本合力下,国产企业需紧抓高端替代与临床蓝海机遇,同时加速世界一体化布局,从“跟跑者”向“并跑者”转型。未来三年,行业洗牌与升级并行的格局或将重塑世界质谱仪市场版图。
标签:中国质谱仪市场发展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中国质谱仪市场迎来爆发期:高端化与国产替代成主旋律——2025年一季度市场中标数据解析与未来趋势展望
- “国产质谱仪的春天已至,但突围之路需步步为营。”业内人士强调,在政策、技术与资本合力下,国产企业需紧抓高端替代与临床蓝海机遇,同时加速世界一体化布局,从“跟跑者”向“并跑者”转型。
-
- 国产气体吸附仪:市场崛起与未来展望
- 国产气体吸附仪在中标量超越进口的基础上,凭借政策红利、技术升级和成本优势,未来发展前景总体向好。然而,在高端科研仪器领域仍需突破 “卡脖子” 技术,提升核心部件自主化率,方能在世界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
- 中国光谱仪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 中国光谱仪市场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学校和科研院所作为主要的采购力量,对高端光谱仪器的需求不断增长。国产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具有竞争力,但面临品牌和技术上的挑战。
-
- 2024年ICP-MS市场回顾与2025年展望:竞争加剧,国产崛起
- 新兴应用领域:ICPM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机质谱技术之一,除了常规的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同位素分析外,在元素成像、元素形态分析、单颗粒分析等新兴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这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
- 2月中标金额达1.3亿质谱仪市场蓬勃发展 未来趋势如何演绎?
- 在仪器类型方面,液质联用仪成为2月质谱仪中标最多的仪器类型,中标金额为10626.82482万元,占总金额的78.2%,中标数量为29套,占总数量的58%。液质联用仪结合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
-
- 飞行时间质谱仪迎注册爆发期 探究背后原因与未来趋势
- 飞行时间质谱仪之所以迎来注册和应用的爆发期,是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增加以及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领域的扩展,飞行时间质谱仪将在世界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
- 加税背景下,高端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迎来战略黄金期
- 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税率高达34%;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同等加征34%关税.
-
- 市场报表|2023年9月份质谱仪的市场中标情况汇报
- 质谱仪主要是作为一种研究仪器使用的,质谱仪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通过质谱仪可以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修饰和拓扑结构等信息,为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 2025年一季度色谱仪采购市场分析:总额近9000万元,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 核心数据速览 一季度总中标金额:8942.29万元(同比略有下降,结构分化显著)单月最高金额:1月3236.06万元(政府主导采购)
-
- 11月仪器采购数据出炉:国产替代成主基调,仪器行业如何顺应趋势健康发展
- 在科学仪器领域,国产仪器的降幅相对较小,而进口品牌的降幅较大,这表明国产仪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增强。此外,政府采购政策也推动了国产仪器的采购比例上升。
-
- 光谱仪市场:现状剖析与未来征程
-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内企业凭借技术进步与性能提升,加速抢占市场份额。政策支持为国产光谱仪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国内企业通过持续创新与质量提升。
-
- 上月光谱仪市场中标金额超八千万 环境部需求大涨光谱仪未来趋势如何?
- 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也为光谱仪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谱仪在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和天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 传感器市场及应用展望
- 为了加强传感器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由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分会承办的"2018中国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暨发展论坛"将于 2018年6月13日-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
- 2025年基因测序仪器研发新趋势:技术创新与市场挑战并存
- 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为基因测序数据处理带来革命性变化。深度学习等AI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分析能力,使得测序结果更加准确、高效。
-
- 中国对美加征84%关税,仪器行业如何应对? ——供应链转型与国产替代成关键出路
- 此次关税调整对依赖美国高端设备的行业影响显著。以医疗设备为例,核磁共振仪、CT机等进口成本可能上涨40%以上,而这类设备的核心零部件80%以上依赖美国供应。
-
- 多座城市表示支持地产以旧换新 地产迎来市场修复工程机械能否迎需求爆发?
- 全国去库存行动已经启动,目前各地正在围绕“以旧换新”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并提供相应支持。 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表示支持“以旧换新”住房。
-
- Medtec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助力国产医疗设备在高端市场弯道超车
- 尽管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设计与制造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