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对美进口前十大品类 仪器设备厂商多措并举应对贸易变局
国务院近期公布的从美国进口商品前十大品类中,仪器设备(含科研、医疗及工业检测设备)再次成为焦点。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国仪器设备厂商正通过技术攻坚、供应链重构及政策借力等策略,加速突破“卡脖子”领域,重塑世界产业链格局。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国产高端仪器市场渗透率预计突破25%,较2023年提升10个百分点。
一、技术突围:智能化与精密化双轮驱动
1. 国产替代向高端市场渗透
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国产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高端设备的医院采购占比已从2023年的15%升至22%。以质谱仪为例,尽管2025年世界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元,但国产厂商通过攻克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等核心部件,已在中端市场占据40%份额,并在三甲医院实现批量替代。
2. 智能化技术弯道超车
在实验室仪器领域,智能化压片机、模块化检测设备成为新增长点。2025年中国实验室粉末压片机市场规模预计达145亿元,其中智能化机型占比超30%。厂商通过集成AI算法,实现压力控制精度提升至±0.5%,较进口设备成本降低40%。
二、供应链重构:区域化与本土化并行
1. 进口来源多元化提速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2025年精密仪器进口来源呈现“去美化”趋势。欧洲(德国、瑞士)和日韩的采购占比从2021年的35%提升至48%,其中独立导柱等关键部件本土化率已达68%。厂商通过“欧洲设计+中国制造”模式,将高端显微镜交货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
2. 海外产能布局对冲风险
头部企业加速海外设厂,如某医疗设备龙头在越南新建的检测仪器基地于2025年3月投产,年产能达50万台,可规避美国对华25%的附加关税。同时,国内厂商通过RCEP协定,将30%的传感器产能转移至马来西亚,综合成本下降18%。
三、政策红利:设备更新与国产化双线发力
1. 大规模设备更新释放需求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2025年前完成科研、医疗等领域老旧设备替换。政策带动下,2025年环境检测仪器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亿元,其中国产水质分析仪、气体检测设备采购占比提升至35%。
2. 计量技术标准接轨国际
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国产仪器计量性能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产光谱仪波长精度已突破±0.1nm,与赛默飞、安捷伦等国际品牌差距缩小至5年内。政策还通过15%的增值税减免,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8%-10%。
四、未来挑战:核心技术突破与市场信任构建
尽管国产化进程提速,但高端设备仍存短板。例如,质谱仪离子源、电子显微镜镜筒等部件进口依赖度仍超60%。行业需在以下领域重点突破:
· 基础材料研发:高纯度电子特气(2025年市场规模316.6亿元)国产化率不足30%;
· 精密加工技术:MEMS传感器良品率较国际水平低15%;
· 市场应用验证:通过保险覆盖、三甲医院试用等机制提升用户信任度。
行业展望
据《2025-2031年中国仪器仪表市场预测报告》,若保持年均15%增速,2025年行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其中环境检测、半导体测试设备增速领跑。随着5G、新能源等领域需求爆发,国产厂商有望在无线通信测试仪(2025年市场规模超100亿元)等细分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结语
中国仪器设备产业正经历“进口替代”向“技术输出”的关键转型。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攻坚与世界一体化布局,国产厂商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占据先机。这一进程不仅关乎产业竞争力,更是中国高端制造自主可控战略的核心一环。
标签:美国进口仪器市场分析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国务院发布对美进口前十大品类 仪器设备厂商多措并举应对贸易变局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2025年精密仪器进口来源呈现“去美化”趋势。欧洲(德国、瑞士)和日韩的采购占比从2021年的35%提升至48%,其中独立导柱等关键部件本土化率已达68%。
-
- 广晧天:多措并举降低冷热冲击试验箱故障发生率
- 在产品质量检测领域,冷热冲击试验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测试进度和结果的准确性。广晧天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试验设备供应商,一直致力于降低冷热冲击试验箱故障
-
- 福建多措并举提升海事营商环境 海洋设备发展需要哪些关键因素
- 技术创新是海洋仪器设备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船舶设备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海洋仪器设备发展的技术需求。 福建省要加大海洋仪器设备技术研发投入。
-
- 河北多措并举推动大型科研设备共享 共享设备如何实现利用效率最大化?
- 河北省鼓励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共享科研资源,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例如,河北大学与企业合作,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
- 多措并举推动工业设备更新步伐 工业设备以旧换新仪器行业如何把握政策脉络?
- 仪器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及时理解政策的具体要求和优惠条件。这包括对申请条件的掌握、程序的熟悉以及优惠幅度的了解。
-
- 广东多措并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 仪器行业利用数据要素有哪些场景?
- 在研发设计环节,数据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某知名的科学仪器制造商通过收集世界范围内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需求数据,了解到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对于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多参数同时检测的分析仪器有着迫切需求。
-
- 工信部答记者问,多措并举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9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有关领导出席吹风会,解读经济形势和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庆就工业稳定增长、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
- 工信部多措并举发挥通信行业赋能作用优化营商环境 通信仪器如何扛起重担?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旨在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创新,完善规则、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以优化信息通信企业发展环境 。《意见》针对信息通信企业反映的政策诉求
-
- 国务院发布 《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
-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下的进口仪器市场
- 作为一类精密分析仪器,质谱产品以其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价格昂贵而一直格外受到国、内外相关仪器厂商的关注。
-
- 俄罗斯沙特宣布减产石油 炼油仪器如何应对发展变局?
- 随着俄罗斯、沙特宣布石油减产,石油市场面临新变化。 对于炼油行业来说,这意味着供需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炼油装备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
- 红海航道变局持续发酵 仪器行业应如何应对乱局
- 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入,红海航道已成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纽带。 但近期由于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的介入,红海航道变化持续发酵,给世界贸易和跨国公司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
-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采取反制措施 激烈贸易摩擦仪器发展如何顺应时代?
-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同样不可或缺。政府应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如提供研发补贴、优化税收政策等,助力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加强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共同提升整体竞争力。
-
- 吉林发布《检验检测机构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规范》仪器设备可靠性究竟多重要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对于检验检测机构来说,仪器设备的可靠性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
- “电化学十大科学问题”发布!
- 中国电化学专业委员会首次发布“电化学10大科学问题”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