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工信部宣布2025预计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 仪器行业会面临哪些挑战

工信部宣布2025预计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 仪器行业会面临哪些挑战

分类:动态 2025-04-11 10:45:56 33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工信部近日宣布,计划到2025年制定1800项以上行业标准,覆盖云计算、5G-A、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这一政策被视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信号,但也给技术密集型的仪器行业带来多重挑战。面对新标准浪潮,国内仪器企业如何破局?本文从技术、成本、市场等维度深度剖析。


挑战一:技术研发“既要跑得快,还要跟得准”


当前,量子通信、6G等前沿技术迭代迅猛,但标准制定往往滞后于技术发展。例如,智能检测仪器的集成化需求与现行标准脱节,企业被迫“双线作战”:既要研发新技术,又要适配新标准。

案例:某国产光谱仪企业因新标要求提升检测精度,研发投入占比从5%激增至12%。而高端分析仪器市场仍被欧美巨头垄断,世界前20强仪器厂商中无中国企业。

挑战二:合规成本激增,中小企业承压


为满足环保、安全等强制性标准,企业需升级设备或改造生产线。例如,某在线监测仪厂商为匹配新标,硬件更换和软件调试成本增加30%。此外,国际标准(如ISO)与国内标准差异导致重复认证,进一步推高成本。


数据:中小仪器企业平均利润率不足8%,新标压力下部分企业或面临淘汰。

挑战三:跨界标准协调成“老大难”


低空经济、新材料等领域标准需跨行业协作。例如,无人机气象监测设备需同时符合航空、通信、环保等多领域规范,协调难度陡增。某激光甲烷检测仪厂商曾因校准标准不统一,被迫修改三次技术方案。

挑战四:国际竞争加剧,出口门槛抬高


工信部要求国际标准转化率达88%,但细节差异仍存。例如,国产医疗器械若想出口欧盟,需额外投入数百万元满足MDR法规的临床数据要求。某质谱仪企业坦言:“国际认证费用吃掉我们20%的利润。”

破局之道:技术+标准双轮驱动


面对挑战,行业专家提出四大应对策略:

抢占技术制高点:聚焦量子传感、智能算法等前沿领域,提前布局专利;

成本精细化管理:分阶段实施标准适配,优先升级高风险产品线;

抱团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联合华为、大疆等出海企业,推动国内标准国际化;

产学研联合“造血” :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定向培养“AI+仪器”“材料+检测”复合型人才。

标签:工信部制定新标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个人[详细]
最近更新:2025-04-25 13:36:48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