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量中心建立协作交流机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相关仪器如何坚定绿色发展?
在当前世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为了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家计量中心通过建立协作交流机制,积极促进相关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以下是详细报道:
12月19日,2024碳计量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大会在山东聊城隆重召开。会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内蒙古、广东、山东、福建四家国家碳计量中心共同建立了国家碳计量中心交流协作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将促进各方在碳计量技术攻关、碳计量技术规范制订、碳计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形成全国性的碳计量体系,为中国碳排放核算、碳交易等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技术保障。
计量作为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对于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碳计量工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近年来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重视。自2007年起我国就开始制定国家相应的碳排放统计、监测、考核办法,经过多年的试运行和补充,目前我国的碳计量体系已经逐步完善。同时我国在碳计量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家碳计量中心的建立和交流协作机制的推进,将加强碳计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培养更多的碳计量专业人才。专业人士表示,中国地域广阔,产业众多,通过交流协作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碳计量体系,为中国碳排放核算、碳交易等提供坚实计量技术保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公信力。
相关仪器如何坚定实现绿色发展?
首先,国家计量中心致力于构建统一高效的碳计量体系。通过整合各地资源,推动全国范围内碳计量技术的协同创新和应用,确保碳排放核算和碳交易的准确性和公信力。这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例如,山东碳计量中心聚焦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探索“碳核算计量支撑—碳排放直测应用—碳数据在线监测”的技术路径,为相关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国家计量中心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各国家碳计量中心围绕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碳计量需求,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提升碳计量能力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在世界碳计量领域的竞争力,也为我国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此外,国家计量中心还积极推动碳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通过加强碳计量技术规范供给,理顺关系,建立渠道,联合制定高水平的计量技术规范,为“双碳”工作提供规范化支持。这有助于推动我国碳计量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我国在世界碳计量领域的影响力。
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国家计量中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如电碳融合计量表、激光雷达等高端设备,能够精准测量和管理碳排放,助力电力、钢铁等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不仅提高了碳排放的测量精度,也为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支持碳排放数据质量的提升,国家计量中心建立了完善的碳计量体系,加强碳排放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评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有助于提高碳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国家计量中心还注重培养碳计量人才。通过高级研修班、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系统性地提升碳计量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参与国际碳计量技术研究和比对,推动我国碳计量能力与国际接轨,满足国际互认的要求。
总之,国家计量中心通过建立协作交流机制,推动相关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国家计量中心继续发挥其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世界气候变化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低碳发展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国家计量中心建立协作交流机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相关仪器如何坚定绿色发展?
- 国家计量中心还注重培养碳计量人才。通过高级研修班、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系统性地提升碳计量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 市场监管局发布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目标助力达成碳达峰 相关仪器计量校准或开新局?
- 各有关计量技术机构被要求加强碳计量技术研究和能力建设,科学规划和布局建设一批碳排放相关计量标准,并做好各类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
-
- 计量是双碳发展的“度量衡”
- 计量是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
-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如何实现仪器产业的节能降碳目标?
- 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国发〔2024〕12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
- 北京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千亿元 相关仪器发展如何推动技术创新
- 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提供资金补助、奖励项目投资、支持产业化项目落地等。例如,对新建成达到国际、国家及本市数字化、智能化相关标准的新型储能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资金奖励
-
- 杭州正式启动碳达峰试点全力发展绿色能源 仪器行业发展如何助力城市碳达峰?
- 提升能效和节能监测是仪器行业助力城市碳达峰的重要途径。仪器行业应致力于开发和推广高效能的能耗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控和管理能源使用情况。这些设备可以安装在关键能耗节点,如电网、工厂、商业建筑等。
-
- 国家能源局建立电网荷储协同机制 仪器行业如何支持电网建设
- 该意见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 意见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着提升,抽水蓄能电站运行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5%以上。
-
- Picarro | 国际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
- 碳通量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监测)或“自下而上”(核算)的方法来估算,且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
-
- 中央进一步支持长江绿色低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仪器行业如何结合绿色发展?
- 持续的技术创新是仪器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通过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的新产品和技术,仪器行业不仅能提升自身竞争力,还能助力全球范围内的绿色经济转型。
-
- 助力双碳目标 | 福立仪器在能源与催化领域的应用新进展
- 福立仪器作为国产色谱质谱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分离分析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助力达成国家“双碳目标”。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助力教科研领域开展针对实现“双碳目标”的科研项目,多篇使用福立仪器产品的高质量论文发表在各大核心期刊.
-
- 《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如何推动仪器产业实现低碳环保?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以下简称《方案》)。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
-
- 工信部印发印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24版指南 升级纺织行业绿色发展相关仪器怎么做?
- 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也是《指南》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加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如生物基纤维材料的制备技术和无聚乙烯醇(PVA)上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
- 国家海洋资源计量中心启动带动海洋工程仪器设备产业发展
- 产业中心为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测量仪器量值传递服务,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关键参数测量技术服务,为突破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提供计量科技创新服务。
-
- 欧洲7国成立联盟目标2035实现零碳发电 新能源行业仪器如何把握机遇
- 德国、荷兰和法国等七个欧洲国家已承诺到 2035 年从其电力系统中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发电厂。这些国家的发电量合计占欧盟发电量的近一半。 该目标是由欧盟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和荷兰。
-
- 双碳检测方法 多项仪器共同助力碳中和
-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然界的碳排放比之于人为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 中国能源转型成发展重点 仪器行业如何助力转型发展绿色经济?
- 仪器行业能够为能源转型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无论是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还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离不开对能源生产过程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