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2020年长江口缺氧酸化预警监测”试点项目调查在舟山起航

“2020年长江口缺氧酸化预警监测”试点项目调查在舟山起航

分类:商机 2020-07-25 15:17:32 800阅读次数

海洋酸化是由于海洋吸收、释放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CO2),使海水正在逐渐变酸。工业革命以来,海水pH值下降了0.1。海水酸性的增加,将改变海水化学的种种平衡,使依赖于化学环境稳定性的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海洋酸化会改变物种间竞争的条件。全球发生缺氧的海域数量总体仍在上升。海洋的上层因为光合作用和海气交换的原因,一般溶解氧浓度较高,而在海洋跃层以下的黑暗区,既缺乏光合作用,又由于跃层阻碍上下水体的交换,降低了交换速率,因此底层溶解氧的消耗会逐渐累积起来,直到缺氧甚至无氧。

近期,“2020年长江口缺氧酸化预警监测”试点项目调查航次搭乘“科学三号”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舟山基地起航。本次航行将开展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观测,设计水文站位54个,生化站位35个,覆盖典型长江口缺氧区,利用温盐深仪(CTD)进行水文参数的剖面观测,采集水样进行关键生化参数的现场分析,酸化参数的走航观测,生化参数的剖面高分辨率观测以及漂流浮标观测,生物拖网,现场沉降实验等。采集微塑料等新兴污染物,为评估跨境污染提供背景资料。

图.jpg

温盐深剖面仪

是一种用来测定不同深度的海水水温、盐度的水体检测仪器。温盐深剖面仪系统即盐温深测量系统,一般称为温盐深系统,用于测量水体的电导率,温度及深度三个基本的水体物理参数。根据此三个参数,还可以计算出其它各种物理参数,如声速等。是海洋及其它水体调查的必要设备、海水物理和化学参数的自动测量装置。

主要由水中探头和记录显示器及连接电缆组成:探头,由热敏元件和压敏元件等构成,与颠倒采水器一并安装在支架上,可投放到不同深度;记录显示器,除接收、处理、记录和显示通过铠装电缆从海水中探头传来的各种信息数据外,还能起整套设备的操纵器功能。

此设备可测定海洋不同水层或深度的海水水温、盐度、氧含量、声速、电导率及压力,用以研究海水物理化学性质、水层结构和水团运动状况。

水文站

我国的水文站按观测项目及控制流域的大小分三个等级,即:一类站 二类站 三类站。是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的基层水文机构。水文站观测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温、冰情、地下水、水质等;气象要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

按测验项目分为观测水位、流量或兼测其他项目的水文站;只观测水位,或兼测降水量的水位站;只观测降水量的雨量站;只测水质的水质站;只测地下水的地下水井观测站;测量河流泥沙的泥沙站;观测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的蒸发站。中国把水文站按性质分为基本站和专用站。前者的任务是收集实测资料,提供探索基本水文规律的资料,满足水资源评价、水文计算、水文情报、水文预报和水文科学研究的需要;后者是对基本站的补充。

水文站的观测项目可分为: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五大类,自2008年来还有断面污染取样。

流量观测内容有:流速、水深、风向风力;流速测量方法有:浮标法、流速仪法及超声波法。流速测量设备有:吊箱、船、重铅鱼过河。

含沙量观测内容有:主要观测分析河流水中泥沙含量和泥沙粗细颗粒分级,取样分为悬移质、推移质、河床质,目前主要取样有悬移质和河床质。

降水观测内容:降雪和降雨,主要观测仪器为雨量计和雨量筒,雨量计主要观测降水,仪器型式有远传和非远传。

蒸发:与降水观测相反,降水观测是观测降到地面的水量,蒸发则是观测从地面到空中的水量,主要观测仪器为蒸发器和蒸发皿。

漂流浮标

用船舶或飞机投放在海中随海流漂移的浮体。由浮体、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控制、电源、资料质控等系统构成。浮体上栓系不同式样(如帘式)的海流板,使之能更好沿海流流向移动。传感器系统包括气温、风速、风向、水温、波浪、海流等传感器。数据传输采用特高频发射机。系统控制用微机处理。

它可以自动连续观测、记录、处理、发送水文和气象资料。资料质控系统在地面上进行参数范围判别、时间连续性质控、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质控等。应用于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西洋试验、北太平洋试验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 一期全球试验等。现在正在使用的实时地转海洋学浮标阵(ARGO)漂流浮标,可以从表层下沉到1000米水深,每18天浮出水面,将温度、盐度等资料发往卫星,再传输到岸站。

新闻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标签:长江口 缺氧酸化 预警监测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