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含量测定
葫芦巴碱(trigonelline),是从豆科植物葫芦巴中分离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在中医药典中,葫芦巴碱具有温肾、去寒、止痛之功效,是ZL肾脏冷虚、小腹冷痛、寒湿脚气的主要药物。葫芦巴碱也可从咖啡豆中提取。
目前测定咖啡中葫芦巴碱的方法较多。本文参照行业标准NYT 3012-216,采用GX液相色谱法并选用氨基柱TSKgel Amide-80 HR 来检测咖啡提取液中的葫芦巴碱含量。
1 溶液的配制
称取试样0.5g(其中生咖啡0.2g,精确到0.01g)于100mL烧杯中,加入80mL沸水。盖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上煮沸提取30min,冷却至室温,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1mL磺基水杨酸溶液,摇匀,水定容至刻度。上清液用水相0.45μm滤膜过滤,收集滤液上机测定。
2 分析条件
色谱柱:TSKgel Amide-80 HR(5μm, 4.6mmI.D.×25cm)
流动相:甲醇+水(88+12)
流 速:0.8mL/min
柱 温:25℃
检测器:UV@260 nm
进样体积:10μL
3 分析结果
图1. 葫芦巴碱对照品色谱图
图2. 咖啡提取液色谱图
4 实验结论
色谱图中,咖啡提取液中葫芦巴在色谱柱上有较强的保留并与其他提取成分色谱峰有很好的分离,经计算得该咖啡样品中葫芦巴碱含量为0.58g/100g。
采用上述方法,使用TSKgel Amide-80 HR (5μm,4.6mmI.D.×25cm) 色谱柱,可以满足NYT 3012-2016中对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分析测定要求。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2020药典|益母草膏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定
- 本文建立了益母草膏中盐酸水苏碱的HPLC测定方法。
-
- 特色方案|川乌中新乌 头 碱、次乌 头 碱和乌 头 碱的测定
- 本文建立了川乌中新乌 头 碱、次乌 头 碱和乌 头碱 的HPLC测定方法。参照2020版《中国药典》色谱条件,采用色谱柱ShimNex UP C18分析川乌中新乌 头 碱、次乌 头 碱和乌 头 碱
-
- 分光测色仪测定奶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 本文介绍了分光测色仪在奶茶茶多酚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
- 凯氏定氮仪测定大黄米中的蛋白质含量
- 本次实验利用凯氏定氮仪对大黄米样品中的粗蛋白含量进行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率高。
-
- CAT应用之食品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 CAT滴定仪,连接银电极便可轻松完成氯化物的含量测定。
-
-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 碳酸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高纯度锂盐、锂单晶、光学特种玻璃、搪瓷工业、医药行业等领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
-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六价铬的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 工业硅酸钠中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 如何高效快速的检测其含量指标是生产厂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
- 瘦肉率检测仪准确测定肉类中的瘦肉含量,减少误差
- 肉类加工和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到从原料选择到成品检验的多个环节。瘦肉率检测仪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准确测定肉类中的瘦肉含量,并在减少误差方面表现出色。瘦肉率检测不仅对肉类质量的评估至关重要,还在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瘦肉率检测仪如何确保准确性和减少误差的详细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 机场前瞻 | Raythink燧石技术机场立体防控解决方案引领行业新方向!
- Cytiva专题研讨会即将开启,一起见证抗体纯化技术驱动行业升级!
- 拥抱开放与互联,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启新篇
- 英王查尔斯三世访问罗马,了解ICOS生态系统测量技术
- 助力科研进阶!国仪量子EPR交流会桂林理工大学站成功举行
- 国仪量子微孔分析仪SiCOPE 40亮相中科院三大院所,赋能微孔材料研发新突破
- 福立亮相第八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创新驱动赋能绿色化工未来
- 央媒访谈:马楫会长受邀央媒《新质生产力·强国智造》栏目访谈,澄峰科技无人船 “实力出圈”
- 展讯速递|三展同辉,长城科工贸5月三大展会信息先知!
- 多点开花:易科泰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走进各植物表型实验室
作者榜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