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01-21 09:30:44化工行业标准
- “化工行业标准”是指在化工行业领域内,由相关权威机构制定并发布的一系列技术规定和标准。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化工产品的生产、检验、包装、运输等环节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和安全规范,从而促进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化工行业标准涵盖了众多细分领域,如化学试剂、塑料、橡胶、涂料等,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标准和要求。遵循这些标准,有助于提升化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资源:663个 浏览:11次展开
化工行业标准相关内容
化工行业标准资讯
-
- 工信部科技司发布223项行业标准 涉及多项仪器仪表设备标准
- 科技司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150项化工行业标准、5项石化行业标准、5项冶金行业标准、22项建材行业标准、39项机械行业标准、2项航空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化工行业标准产品
产品名称
所在地
价格
供应商
咨询
- DMPK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行业标准
- 国外 美洲
- 面议
-
创腾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化工桶水冷式氙灯老化试验箱
- 国内 广东
- ¥45999
-
东莞市皓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行业标准COD快速测定仪LB-100型
- 国内 山东
- ¥5800
-
青岛路博建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小型恒温恒湿试验箱行业标准
- 国内 广东
- ¥9200
-
广东皓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化工园区气象站
- 国内 山东
- ¥18000
-
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化工行业标准问答
- 2025-01-17 12:00:16化学发光分析仪行业标准哪些是关键?
- 化学发光分析仪行业标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发光分析仪作为一种高效的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为了确保化学发光分析仪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可靠性与一致性,行业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行业标准,分析其对仪器性能、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行业标准如何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行业标准不仅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还对其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检测要求,标准主要包括了仪器的检测原理、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多个方面。例如,测量精度、灵敏度、线性范围等基本性能指标被作为核心标准之一。这些标准确保了化学发光分析仪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效果,使得设备能够实现准确的化学发光信号检测,为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除了仪器本身的标准化,操作规范和使用环境的要求也在行业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行业标准要求,化学发光分析仪必须经过严格的校准与验证,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例如,对于样本的准备、试剂的选择、操作的程序都有明确规定,确保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或环境问题造成的误差。标准还要求设备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使用稳定性,尤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设备的工作性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保障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行业标准在技术更新方面也有相应的调整。例如,近年来,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自动化操作系统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新标准的一部分。新标准不仅要求设备在自动化操作时具备更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还要求其具备更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结果反馈机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检测效率。 标准化的制定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保障,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化学发光分析仪作为一项重要的科技设备,其标准的完善和更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使得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行业标准的严格执行,保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行业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促进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行业标准不仅关乎仪器本身的质量和性能,更涉及到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行业标准将不断完善,为推动仪器技术的进步和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9人看过
- 2023-07-11 11:13:19超临界干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化工新技术
- 一般常用的干燥技术,如常温干、烘烤干燥等在干燥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造成物料团聚,由此产生材料基础粒子变粗,比表面急剧下降以及孔隙大量减少等结果,这对于纳米材料的获得以及高比表面材料的制备极其不利。超临界干燥技术是在干燥介质临界和临界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干燥,它可以避免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和碎裂,从而保持物料原有的结构与状态,防止初级纳米粒子的团聚和凝并,这对于各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极具意义。我们实验室应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已经成功地制备出多种气凝胶[2~5]。气凝胶是一种以纳米粒子或高聚物分子为骨架组成的超低密度多孔固体材料,国外称为“冻烟”,由于气凝胶具有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更具有极低密度、高孔隙率以及耐温隔热等特性,因此它在航天、催化、吸附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验装置由溶胶-凝胶过程得到的醇凝胶固态骨架周围存在着大量溶剂(包括醇类、少量水和催化剂),超临界干燥工艺是目前获得气凝胶的最 好方法。典型的超临界干燥装置,该装置的关键部分是温度的控制和压力的控制。温度控制通过电炉和控温器来达到,气体钢瓶通过减压法调节输入干燥容器的压力,根据干燥介质的特定临界参数,调节超临界干燥装置中所需要控制的温度和压力。表1列出的是一些干燥介质的临界参数。目前最常用干燥介质是甲醇、乙醇和二氧化碳三种,由于甲醇、乙醇易燃、易爆,故大规模制备时仍采用二氧化碳。控制技术及注意点以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干燥介质进行超临界干燥为例,可说明应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气凝胶的要点。将醇凝胶置于超临界干燥的高压容器中,通过控温器将其温度降至4~6°C。打开二氧化碳钢瓶的减压阀,从高压容器上部通入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气体不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液2汽两相平衡,其中下层是液态二氧化碳,此时凝胶中的乙醇溶剂可逐步被液态二氧化碳完全所取代。然后以一定的速率升温,液体二氧化碳开始逐渐膨胀,压力首先达到临界压力,继续升温,通过释放少量二氧化碳,保持压力不变,最 终达到预先所选择的临界温度,即达到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使凝胶孔隙中液体全部转化为临界液体,然后在保持临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排泄阀缓慢地释放出干燥介质二氧化碳流体,直至达到常压为止。在二氧化碳流体释放过程中,体系点沿着临界等温线变化,临界流体不会逆转为液体,因而可在无液体表面张力的条件下将凝胶分散相驱除,当温度降至室温时,即制得气凝胶。超临界干燥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干燥介质(液态二氧化碳)替换凝胶中乙醇溶剂的速度必须足够缓慢,以保证凝胶中乙醇溶剂被液态二氧化碳完全取代,溶剂替换过程一般约需8~48h。(2)凝胶中的液体达到临界状态需要一个稳定过程,以使各部分都达到临界条件,因此必须在临界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3)在保持临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缓慢地释放出流体,使体系点沿着临界等温线变化,以防止临界流体逆转为液体。(4)在溶剂交换和超临界干燥过程往往会有易燃、有毒溶剂的蒸气释放出来,因此要注意安全问题。
184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