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10:53:49小动物脑电记录仪
小动物脑电记录仪是一种专门用于记录小动物脑电活动的设备。它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放大电路,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小鼠、大鼠等小动物的脑电波。该设备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记录准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生物医学研究及动物行为学等领域。使用小动物脑电记录仪可以深入了解小动物的脑功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资源:9382个    浏览:12展开

小动物脑电记录仪相关内容

产品名称

所在地

价格

供应商

咨询

小动物脑电电极
国内 上海
面议
上海玉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大小鼠脑电记录仪
国内 上海
面议
上海玉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EEG脑电分析软件
国内 北京
面议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便携式脑电系统SAGA64/32
国外 欧洲
面议
赢富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干电极脑电系统
国内 北京
面议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2023-02-07 09:40:45ZL-620U兽用心电图记录仪(小动物心电图机)
心脏本身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体表,使身体各个部位在每个心动周期都有规律的电变化。而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ZL-620U小动物心电图机就很好的“捕捉”并记录了心脏每个心动周期产生的电活动变化模式。硬件技术指标:1.仪器采用小巧薄型且抗干扰电源一体化外置式结构,电源交流220V,除机箱内置变压器外,外部无需接任何变压器,从而确保仪器在做任意生物电实验时,无须外接任何地线都能确保其显示的生物电信号的清晰和准确。从而保证本机抗干扰性能及准确度。2.仪器具有4个通道(八道为8个通道),所有通道均为多功能全程控隔离型放大器。每一通道的放大器均可作生物电放大器、血压放大器、桥式放大器使用,还可作肺量计、温度计等。且每个通道拥有独立的硬件模块,互相独立,大大加大了通道间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也为仪器养护维修带来了很大方便。3.采用高精度16位A/D转换芯片,单通道硬件*高采样率1000KHz。硬件*低采样率0.01Hz。四通道连续采样时*高采样频率200kHz ,且实时采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来改变采样率。4.扫描速度:0.05ms/div~3200s/div。5.放大器输入电阻≥100MΩ(双端输入)及50MΩ(单端输入)、共模**比≥100dB、噪音≤±1μV(RMS)或≤±3μV(P-P)。6.频响:DC~20kHz。7.输入范围:5μV~500mV。8.灵敏度:  a)生物电模式:20uV/div~500mV/div   b)血压模式3.6-360(mmHg/div)   0.36-180(mmHg/div)(高灵敏度换能器)9.交、直流具有相同的增益:量程500mv、200mv、100mv、50mv、20mv、10mv、5mv、2mv、1mv、500uV、200uV、100uV、50uV、20uV、10uV档可调;可直接输入10V电信号而放大器不饱和。10.低通滤波(硬件):0.3 Hz、 3 Hz 、10Hz、30Hz、100Hz、500Hz、1kHz、3kHz、10 kHz、OFF(20kHz)。具有5阶以上的滤波方式。11.时间常数(硬件):0.001s、0.002s、0.02s、0.2s、1s、5s、DC。12.光电隔离程控刺激器的主要技术要求:具备单刺激、串单刺激、连续单刺激、双刺激、串双刺激、连续双刺激、定时刺激、强度递增刺激、频率递增刺激、波宽递增刺激、强间隔递增刺激、自动串双刺激等刺激模式。负载电流:10 mA、具备正电流、负电流输出方式,满足国家对实验**用电标准、不会因为误操作导致电击。输出电压
145人看过
2025-02-10 11:30:14小动物呼吸机标准是什么?
小动物呼吸机标准 小动物呼吸机是用于维持小型动物在手术过程中的呼吸功能、急救处理和的专业医疗设备。随着现代兽医学的不断发展,呼吸机在小动物诊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和遵循相关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小动物呼吸机的基本标准、其关键组成部分以及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从而为兽医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设备使用指南。 一、小动物呼吸机的功能与应用 小动物呼吸机主要应用于手术麻醉、急性呼吸衰竭等情况,帮助小型动物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根据动物体型、病症和手术需求,呼吸机需具备精确控制气流、呼吸频率、气体浓度等多项功能。标准化的小动物呼吸机不仅可以减少因呼吸不足带来的风险,还能提高的成功率。常见的小动物呼吸机包括气囊型和气压型两种,前者适用于短时间内的气体供应,而后者则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稳定的呼吸。 二、小动物呼吸机的关键标准 根据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小动物呼吸机的设计与制造需符合一系列技术要求。呼吸机应能根据不同动物的生理特点调整其工作参数,如气体流量、压力和氧浓度。设备的安全性是标准制定中的重中之重,呼吸机应具备防止过压和缺氧等情况发生的功能。具体而言,呼吸机应配备过压保护、报警系统,并能够实时监测动物的呼吸状态。 另一个重要标准是设备的适应性和多功能性。小动物呼吸机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种类、体型及病症的动物,同时保证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工作。例如,设备的可调节性必须能够满足从小型啮齿动物到中型宠物动物的需求。 三、小动物呼吸机的选择与操作 选择适合的小动物呼吸机应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及设备的功能匹配度来决定。对于一些大型宠物医院而言,高性能、多功能的呼吸机设备更为适用,而对于一般小动物诊所,可能选择功能简单、操作方便的设备会更为合适。在选择设备时,还需考虑到设备的便捷性、易于清洁和维护的设计。 操作小动物呼吸机时,兽医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如电池电量、气体流量和压力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尤其在手术和紧急救治过程中,操作员需时刻关注动物的生命体征,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并发症。 四、小动物呼吸机的维护与保养 为了保证呼吸机的长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设备的清洁是其中基础的环节,尤其是呼吸管、气囊及过滤装置等部件,需要定期消毒和更换。设备的内部电气系统应定期检查,以防出现电路故障或电池老化等问题。操作人员应根据设备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定期维护,并保留好相关记录,确保设备的使用符合标准。 五、总结 小动物呼吸机在兽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标准化设计和科学化使用为动物的手术和急救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功能日益丰富,且标准不断完善。兽医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才能确保小动物在过程中享有佳的护理保障。因此,小动物呼吸机的标准化管理和应用是每一位兽医在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27人看过
2022-11-29 11:20:40脑刺激的过程中能否进行脑电采集?| 实验便利贴
117人看过
2025-02-17 14:45:11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操作怎么用?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操作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作为一种前沿的生物医学研究工具,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疾病模型研究、肿瘤诊断与评估等多个领域。通过这种系统,研究人员能够实时观察小动物体内的生理过程,评估各种方法的效果,并对疾病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将探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的操作流程及其在科研中的应用价值,帮助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掌握其操作技巧和佳实践。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主要通过非侵入性手段来观察小动物体内的动态过程。系统利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如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核医学成像等,结合特殊的标记物或探针,能够实时跟踪和分析小动物体内的细胞、组织或分子活动。对于使用者而言,了解如何正确操作这一系统是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基础。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步是为小动物准备适合的麻醉和固定措施。由于活体成像需要小动物保持稳定的姿势,麻醉是必要的。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气体麻醉和注射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不仅能够确保小动物的安全,还能避免成像过程中的运动干扰。此时,要严格控制麻醉的深度与时间,以防止因过度麻醉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操作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像技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式。对于荧光成像系统来说,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荧光探针或标记物,这些探针能够与目标分子或细胞结合并发出特定波长的光信号。成像前,操作人员需要根据目标的特点调整激发光源的强度和曝光时间,确保能够获取佳的图像质量。对于MRI系统,则需要确保小动物处于适当的体位,以减少运动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在成像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生成大量的原始数据,因此,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如何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图像去噪、分辨率增强、数据标定等技术。这些处理步骤有助于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读性,进一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数据采集后,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例如通过软件计算靶标区域的荧光强度或组织的血流量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小动物的生理状况,确保其在成像过程中的舒适与安全。监测小动物的体温、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是保障实验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在实验结束后,小动物的恢复也是操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研究人员应根据麻醉的类型和深度给予适当的护理,确保小动物能够顺利恢复。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的操作并非一件简单的任务。它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实验细节的高度关注。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能够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因此,精确掌握系统的操作技巧及优化方法,对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40人看过
2025-03-26 15:45:16强震记录仪如何记录
强震记录仪如何记录 在自然灾害中,地震是为常见且破坏力巨大的现象之一。地震的强度和发生时刻的准确记录对于科学研究和灾后救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强震记录仪,作为监测地震活动的重要工具,能够高效且地记录地震的各项数据。本篇文章将详细探讨强震记录仪的工作原理、数据采集方式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设备如何实现地震数据的实时捕捉和分析。 强震记录仪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强震记录仪,通常由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存储模块和分析软件等部分组成。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地面振动的幅度和频率,来推算地震波的强度和传播特性。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波通过地壳传播,地震记录仪的传感器会感知到这些振动并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被送入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分析和存储,终通过软件显示或传输到相关监控平台。 强震记录仪如何采集数据 强震记录仪在采集数据时,首先会利用高灵敏度的加速度计或地震仪进行振动测量。这些设备能够捕捉到微小的地面位移,进而对地震波的起始、传播及衰减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强震记录仪,能在极端震动情况下依然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和精度。数据的采集通常是连续的,能在地震波开始时自动启动,实时监测震中及周边地区的震动情况。 数据存储与处理 强震记录仪在采集数据后,通常会将原始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等待进一步的分析。为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一些记录仪还配备了智能处理模块,可以自动分析数据,生成初步的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及震级等信息。这样,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得到地震的基本信息,为灾后紧急响应提供支持。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强震记录仪还可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确保地震数据的快速获取与共享。 强震记录仪的应用领域 强震记录仪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地震监测。它在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地质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在防灾领域,强震记录仪为政府和应急部门提供了的震情数据,帮助他们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灾后评估。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强震记录仪的监测,工程师能够实时了解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从而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地质研究中,强震记录仪的长期数据积累也为地震预测和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强震记录仪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强震记录仪在性能和功能上也在不断提升。未来,强震记录仪将更加智能化,能够通过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预测。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也会得到进一步优化,甚至在极端震动条件下,仍能保持高精度的记录能力。强震记录仪的发展将会极大地提高地震监测的实时性、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全球的地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结来说,强震记录仪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设备,更是现代地震监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其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为应对未来的自然灾害做好准备。
8人看过
大鼠睡眠分析软件
小动物葡萄糖监测
小动物麻醉箱
小动物麻醉气体检测仪
小动物激光散斑血流仪
小鼠异氟烷
小动物血压计
大鼠心电测量仪
乙醇在体测量系统
包装密封性检验
神经递质检测系统
动物麻醉机用异氟烷
双靶磁控溅射仪
动物乳酸测量
动物脑电记录仪
动物眼压计
生理学教学套件
动物血氧测量仪
动物麻醉面罩
小鼠血氧仪
动物体温记录仪
心电/肌电采集与分析系统
自动烘干涂膜机
光谱亮度计-色域测试仪-
动物核磁呼吸机
动物视网膜电图
动物血压仪
动物睡眠分析软件
大鼠呼吸机
实验动物麻醉机
大鼠异氟烷麻醉机
外圆切割机
大动物麻醉
在线型脂质体挤出器
气动型脂质体挤出器
大鼠麻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