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清洗机常用频率区别与运用
目前常用等离子体激发频率有40kHz、13.56MHz和2.45GHz三种。
40kHz、13.56MHz和2.45GHz等离子体激发频率区别:
激发频率为40kHz的等离子体为超声等离子体,其发生的反应为物理反应;
激发频率为13.56MHz的等离子体为射频等离子体,其发生的反应既有物理反应又有化学反应;
激发频率为2.45GHz的等离子体为微波等离子体,其发生的反应为化学反应。
40kHz、13.56MHz和2.45GHz等离子体激发频率运用:
激发频率为40kHz的等离子体即超声等离子体清洗是以物理反应为主的等离子体清洗,也叫做溅射腐蚀(SPE)或离子铣(IM),其优点在于本身不发生化学反应,清洁表面不会留下任何的氧化物,可以保持被清洗物的化学纯净性。超声等离子体清洗对被清洁表面产生的影响Zda,因而实际半导体生产应用中大多采用射频等离子体清洗和微波等离子体清洗。而超声等离子则应用于表面除胶、毛刺打磨等处理方面效果**。典型的等离子体物理清洗工艺是在反应腔体中加入氩气作为辅助处理的等离子体清洗。氩气本身是惰性气体,等离子体的氩气不和表面发生反应,而是通过离子轰击使表面清洁。
激发频率为2.45GHz的等离子体即微波等离子体是典型的等离子体化学清洗工艺,是氧气等离子体清洗。通过等离子体产生的氧自由基非常活泼,容易与碳氢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等易挥发物,从而去除表面的污染物。主要用于科研方面及实验室。
激发频率为13.56MHz的等离子体清洗是表面反应机制中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都起重要作用,即反应离子腐蚀或反应离子束腐蚀,两种清洗可以互相促进,离子轰击使被清洗表面产生损伤削弱其化学键或者形成原子态,容易吸收反应剂,离子碰撞使被清洗物加热,使之更容易产生反应;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调速器频率区别
- 本文将详细探讨调速器频率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在应用中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概念,以便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调速器。通过对比不同频率的调速器工作原理和优势,本文将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 人机界面运用
- 从智能设备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人机界面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技术进步,也深刻影响着用户体验的提升。本文将探讨人机界面的应用领域,分析其在现代技术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提供关于HCI新应用的全面了解。
-
- 深度解析信号源频率测试标准与应用技巧
-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信号源作为信号产生的核心组件,其频率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为了确保设备间的互操作性与性能的优化,制定科学的信号源频率测试标准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信号源频率测试的相关标准,包括测试方法、标准化要求及其对各类设备性能的影响,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测试标准的实际应用及重要性。
-
- 开炼机与密炼机区别
- 虽然两者都用于混合、塑形和改性不同的物料,但它们的工作原理、使用方式及适用场景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开炼机与密炼机的区别,以帮助行业内的从业者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 振动台与冲击台区别
- 虽然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涉及外部力的作用,但两者在测试方式、适用场景以及所模拟的物理现象上有着显著的不同。本文将深入探讨振动台和冲击台的区别,帮助您理解这两种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作用,并为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提供理论依据。
-
- 振动台与冲击台区别
- 虽然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涉及外部力的作用,但两者在测试方式、适用场景以及所模拟的物理现象上有着显著的不同。本文将深入探讨振动台和冲击台的区别,帮助您理解这两种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作用,并为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提供理论依据。
-
- 共聚焦显微镜与倒置显微镜区别
- 尽管它们都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但由于结构、成像原理以及应用领域的不同,二者在使用时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将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应用场景等方面对这两种显微镜进行详细对比,以帮助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在选择合适的显微镜时做出更加的判断。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