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新闻
-
Nature、Cell 重磅刊文,关于奥密克戎的最新研究看这里
发布:赛默飞世尔材料与结构分析浏览次数:294随着德尔塔、奥密克戎等新冠病毒突变株的出现,针对变异病毒的抗体研发也不断加快。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和 SINOVAC 科兴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分别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批件。这标志着奥密克戎病毒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新冠病毒的突变并不会导致已有的疫苗、药物完全不可用。但是,病毒株突变会引起抗原性改变,而这些突变会影响当前抗体药物和疫苗的保护效果。想要真正的战胜病毒,了解新冠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和抗体研究始终是重中之重。
Nature、Cell 作者亲自分享
2022 年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丛尧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齐建勋研究员团队分别在 Nature 和 Cell 刊文,发表了针对新冠病毒受体结合、抗体中和的分子基础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重磅研究。为了帮助大家深入了解研究进展,赛默飞特别邀请到了三位老师带来专 题分享。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观看直播,参与即有机会获得小米电动牙刷、米家自动洗手机等惊喜好礼。
Nature、Cell 文献速览
2022 年 2 月 28 日,丛尧研究员团队在 Nature 上发表研究论文 Molecular basis of receptor binding and antibody neutralization of Omicron。该研究捕获到 Omicron S-ACE2 复合物的三种状态,发现 Omicron S 相比于 G614 病毒株能够更高效地结合病毒受体 ACE2。此外,该工作聚焦研究能够交叉中和新冠变异株的 S3H3 抗体,确证了与 S3H3-Fab 结合的 Omicron S 结构,阐明了 S3H3 介导的广谱中和作用的结构基础。该研究工作为深入探究 Omicron 的受体参与和抗体中和/逃避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开发预防 SARS-CoV-2 的广谱性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图 1:冷冻电镜技术分析 Omicron S-S3H3 Fab 复合物结构 来源 Nature
同年 1 月 5 日,齐建勋研究员在 Cell 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Receptor binding and complex structures of human ACE2 to spike RBD from Omicron and Delta SARS-CoV-2。该研究团队通过流式细胞分析、表面等离子共振和假病毒入侵实验等方法,评估了五种新冠病毒突变株与 hACE2 的结合能力及假病毒感染能力。为深入探究 Omicron 和 Delta 突变株与 hACE2 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解析了 Omicron 和 Delta 的 RBD 区与 hACE2 复合物结构,为疫苗研发和药物筛选鉴定奠定了基础。
图 2:hACE2-omicron RBD 和 hACE2-delta RBD 复合物的整体结构和相互作用网络 来源 Cell
会议亮点
在本次研讨会上三位老师将围绕新冠病毒尤其是 Omicron 变异株进行解读,你将会学习到以下知识:
● Omicron 刺突蛋白不同状态及其与 hACE2 受体复合物结构;
● Omicron 对不同中和抗体的敏感性,深入了解 Omicron 高传染性以及抗新冠疫苗的研发;
● SARS-CoV-2 的 RBD 与 hACE2 的高分辨率复合物结构;
● 新冠系列流行变异毒株(VOC)与受体的亲和力改变的分子机制以及抗新冠病毒 药物的开发(新冠病毒入侵机制和阻断研究);
● 冷冻电镜在传染病研究以及未来在转化研究中的应用。
会议日程
2022-05-11 -
免责声明
①本网刊载上述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②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