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血细胞分析仪

2024-06-11 11:53:36

当前位置:仪器网> 知识百科>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是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血液检测仪器,能检测出血液参数中红白细胞总数、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等多种血液项目,并通过计算给出各细胞相关参数,得出来的参数能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提供有效依据,是临床检验科室使用率最高的常规设备之一。与传统方法相比,血细胞分析仪有着精度高、速度快、易操作、功能强的优势。目前来看,血细胞分析仪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和动物的血液检验,已应用于腹腔脑脊髓细胞计算和分类中。

最新血细胞分析仪文章

血细胞分析仪发展历史|现状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群转向五分群,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查看全部]

血细胞分析仪发展历史|现状

血细胞分析仪发展历史|现状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群转向五分群,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目前,血细胞分析仪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美国库尔持先生首先发明了电阻式血细胞分析仪,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

  20世纪80年代库尔特公司又利用电阻(测体积)、激光(测核形态)、高能电磁波等几项技术共同检测、综合分析,使血细胞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与此同时,也有人利用粒细胞所具有的大量过氧化物酶,而单核细肥此酶较少,淋巴细胞则无此酶存在的特点,把化学染色与激光分析相结合进行细胞分类,从此细胞从单一技术进入高科技发展的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又有人从细胞膜的结构差异进行分类,比如幼稚细胞膜上的脂类多,结合的硫化氨基酸多,对膜的保护性强,溶血剂不易破坏,成熟细胞则反之。

  目前,发达国家的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功能的全自动,甚至几种血细胞分析仪联合使用,电脑控制。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历史.jpg

血细胞分析仪发展现状

  1、血常规检验多参数化

  近年来许多血细胞分析仪都在增加新的参数以满足临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需求。Z初的血细胞计数仪仅仅能够计数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后来又有了血红蛋白(HBG)、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几个参数。

  而且血细胞分析仪增加了许多分析和计算参数。Z早加入到并得到公认的参数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该参数已经成为许多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标准参数,在各种贫血的诊断和ZL中起着重要作用。随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白细胞三分群、白细胞五分类、血红蛋白浓度分布宽度、异常淋巴细胞提示、幼稚细胞提示等各种参数和功能也不断的添加到一些血细胞分析仪上,目前有的仪器甚至可以提供40~50种测量或计算参数。

  2、多功能合成扩展

  血细胞分析仪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近年来它增加了许多扩展的功能。例如将网织红细胞(RET)的计数和分析功能加入其中。一些血细胞分析仪另外增加了幼稚细胞分析和有核红细胞分析功能,甚至对血液细胞中的某些寄生虫进行提示。更有一些仪器把流式细胞分析仪的某些功能合并到血细胞分析仪上,这样在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时就可以得到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结果,使得一机两用。

  3、检测速度的提高

  许多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增加了自动进样系统,测定速度加快,一般可以达到每小时80~100个样品。使得这些仪器都可以在自动成批进样的同时,随时插入急诊检验的标本。

  4、方法的改进和进展

  为了做到更加准确的计数和分析、更多的测定和分析参数,血细胞测定和分析的方法已经不局限于某一种单一的方法,如传统的电阻抗法或后来应用的激光散射法,还加了多项技术的相互联合应用。

  除了在白细胞分类上采用多种处理方法外,在红细胞和血小板分析上也采用了光学和电阻法结合的处理方法,以期得到更正确的结果;对红细胞体积进行三维空间分析(3D),体积大小和色素含量的分析;对血红蛋白测定不仅使用比色法,同时还使用激光散射法进行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的分析,以尽量减少高WBC、乳糜血、高胆红素等对HBG比色的影响。

  5、应用的方便性

  血细胞分析仪Zda的优越性还应该体现在操作的方便性和灵活性上。例如:

  ①在标本量很大的情况下选择全自动进样系统,也可使用单独闭盖或开盖取样系统;

  ②对项目可作适当的组合,以适应临床及患者的需求,例如操作者可以选择CBC方式(仅含细胞计数、不分类)、CBC+DIFF方式(计数加分类)、RET方式,可将它们任意单选或组合;

  ③血细胞分析仪通过自动扫描条码,来鉴别标本的来源、需要检测的项目和区分患者,Z后根据条码提供的信息将结果返回到临床或病人档案中,为检验数据的电子化提供了极大方便,也减少了编号带来的差错。

血细胞分析仪发展现状.jpg

血细胞分析仪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YL仪器也越来越先进,YL仪器生产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整个行业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研究。此外,我国YL仪器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缺失,是我国目前YL仪器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些高端产品无论是设计还是研发,大多都是来自于国外的技术,这是发展ZGYL仪器行业Z紧迫的问题。

  未来,国家将继续大力支持国产YL仪器企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助力国产YL仪器企业成长壮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YL仪器企业在扩大中、低端YL仪器领域优势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升高端仪器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全力推动ZGYL事业发展。

  血细胞分析仪作为一种常用的YL仪器,主要分为全自动或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临床又称血液分析仪或血球仪、血球计数仪。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加快,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增加,血细胞分析仪已经取代镜检成为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国产血细胞分析仪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逐渐替代进口,先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必须看到长期以来国外知名YL仪器企业凭借其精湛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依旧占据着国内大部分市场,我国国产YL仪器企业的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查看全文】
    与血细胞分析仪发展历史|现状相关文文章:

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组成结构

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组成结构

  血细胞分析仪是用于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具体数量的仪器,每种血球的数量在血液中的数值是衡量的,对比检测结果,给医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检测依据,来判断潜在疾病对人体的威胁。

血细胞分析仪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根据血细胞非传导的性质,在浸入电解质的微孔管内外各有一个电极,当电流接通后,两电极形成电流、动力泵产生负压、开始充量吸样。由于细胞为不良导体,在经过微孔的一瞬间,电阻增大,产生相应的脉冲传导(电压),称为通过脉冲。此时电压增加和变化的程度取决于非传导性细胞占据小孔感应区的体积,即细胞体积越大,引起的脉冲越大,所产生的脉冲振幅越高,再经过放大,阈值调节,甄别,整形,计数,得出结果。

血细胞分析仪原理.jpg

  一、血细胞分析原理

  细胞为不良导体,血细胞分析仪以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这种方法称电阻法,也被称为库尔特原理。

  把经过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倒入一个不导电的容器中(塑料杯),把小孔管插入细胞悬液中,小孔管的内侧充满了稀释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极,当电流接通后小孔内外侧的电极形成稳定的电流,稀释液通过小孔向内部流动,当细胞通过小孔时,瞬时引起了电压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传导,称为通过脉冲、再经过以下步骤得出结果:

  1、放大:细胞通过小孔时所产生的脉冲传导微弱,难以直接触发计数电路。必须经电子放大器把微伏信号放大成伏级信号。

  2、阈值调节: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参考电平大小,使计数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3、甄别:各种微粒通过微孔时均可产生讯号、讯号电平(脉冲幅度)与微粒子大小成正比,所为甄别就是根据阈值调节器提供的参考电平,把低于参考电平的假讯号去掉,以提高准确性。

  4、整形:经放大和甄别的波形不—致,须经过整形器调整为形状—致标淮的平顶波后才能触发电路,送入计数系统,得出计数结果。

  5、计数得出结果。

  二、红细胞检测原理

  绝大多数血细胞分析仪都使用电阻法进行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积测定,原理同白细胞,其中计数结果包括白细胞。由于红、白细胞比例为750:1,故白细胞因素可忽略不计,当有白血病或贫血伴有核红细胞增加时,应减去白细胞或有核红细胞。

  三、Hb含量检测

  经稀解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使细胞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与溶血剂的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红色的衍生物,再进入Hb检测系统,在530-550nm波长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Hb含量成正比。

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各类型血细胞分析仪结构各不同。但大都由机械系统、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等,以不同的形式组成。

  1、机械系统

  各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虽结构各有差异,但均有机械装置(如全自动进样针、分血器、稀释器、混匀器、定量装置等)和真空泵,以完成样品的吸取、稀释、传送、混匀,以及将样品移入各种参数的检测区。此外,机械系统还发挥清洗管道和排除废液的功能。

  2、电学系统

  电路中主电源、电压元器件、控温装置、自动真空泵电子控制系统以及血细胞分析仪的自动监控、故障报警和排除等。

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结构.jpg

  3、血细胞检测系统

  国内常用的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检测技术可分为电阻抗检测和光散射检测两大类。

  ①电阻抗检测技术:由信号发生器、放大器、甄别器、阈值调节器、检测计数系统和自动补偿装置组成。这类主要用在二分类或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中。

  ②光散射检测技术:主要由激光光源、检测区域装置和检测器组成。这类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五分类、五分类+网织红”的血细胞分析仪中。

  激光源:多采用氩离子激光器,以提供单色光。

  监测区域装置:主要由鞘流形式的装置构成,以保证细胞混悬液在检测液流中形成单个排列的细胞流。

  检测器:散射光检测器系光电二极管,用以收集激光照射细胞后产生的散射光信号;荧光检测器系光电倍增管,用以接受激光照射荧光染色后细胞产生的荧光信号。

  4、血红蛋白测定系统

  由光源、透镜、滤光片、流动比色池和光电传感器组成。

  5、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

【查看全文】
    与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组成结构相关文文章:

血细胞分析仪分类

血细胞分析仪分类|选购

  血细胞分析仪直接测量的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血小板计数。除计数功能外,根据计数时的细胞分布状况,血细胞分析仪还可以计算出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其他相关参数。

血细胞分析仪的分类

  1、按自动化程度分: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工作站和血细胞分析流水线;

  2、按检测原理分:电容型、电阻抗型、激光型、光电型、联合检测型、干式离心分层型和无创型;

  3、按白细胞分类的水平分:二分类、三分类、五分类、五分类+网织红血细胞分析仪。

  目前使用Z广泛为三分类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的分类.jpg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区别

  相同点:

  1、全自动和半自动均可检测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在内的23项参数,其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可直接直方图显示。

  2、检测所用试剂:稀释液、溶血剂、多酶清洁液、探头保养液。

  3、检测原理相同:电阻抗法即库尔特原理:根据血细胞非传导的性质,以电解质溶液中悬浮的血细胞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

  不同点:

  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只需在仪器的启动时只添加一次试剂,仪器自身可完成全部检测,节约人力资源。

  2、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则人工添加试剂,在检测血红蛋白时,需人工添加溶血素,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自动化低,但单个样品的检测速度快,适用于诊流量不多的医院及诊所。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区别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成为医院临床检验的必备仪器以及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也从三分类转向五分类。

  对于白细胞分类来说的,三分类的仪器可将白细胞大体的分为大细胞(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其它白细胞)、小细胞(淋巴细胞)三类。五分类的仪器可将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五类。红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各类仪器差别不大。对于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有何区别呢?

  仪器检测原理的区别:

  1、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大都采用电阻抗检测技术,由信号发生器、放大器、甄别器、阀值调节器、检测计数系统和自动补偿装置组成;

  2、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大都采用光散射检测技术,主要由激光源(多采用氩离子激光器,以提供单色光)、检测区(主要由鞘流形式的装置构成,以保证细胞混悬液在检测液流中形成单个排列的细胞流)、检测器(散射光检测器系光电二极管,用以收集激光照射细胞后产生的散射光信号;荧光检测器系光电倍增管,用以接受激光照射荧光染色后细胞产生的荧光信号)。

  白细胞分类方法的区别:

  1、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将白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

  2、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则是将白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中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

  适用客户的区别: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主要适用于民营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诊所以及社区服务ZX等,价格相对要便宜很多;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主要用于三甲以上的医院,价格以及试剂方面要贵很多。

血细胞分析仪的优势.jpg

血细胞分析仪的优势

  单通道血细胞分析仪:

  ①单通道仪器只有一个通道,因此无论红细胞、白细胞还是血小板都在一个80μm的通道中检测,这样会对RBC计数造成一些影响。

  ②检测速度要慢一些,一般是30T/h,这样的仪器不太适合医院门诊量稍大的单位,以免使患者和医生产生焦灼感。

  ③如果血样没有那么理想的话,仪器就很容易堵孔,轻微的堵孔可采用仪器自带的排堵系统进行排堵,而严重的堵孔则很难自己排除。

  双通道血细胞分析仪:

  ①双通道根据细胞大小不同,开设两个通道,将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检测分开来进行,既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能节省时间。

  ②双通道的仪器可以达到60T/h,是医院比较理想的选择。

  ③双通道检测,可以有效避免常见的堵孔现象的出现。

血细胞分析仪选购方法

  1、实用性: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标本量来决定购买何种档次的机器,不要盲目攀比,争相购买机器,从而造成仪器购置的浪费。

  2、仪器性能:这是Z关键的一个因素。不能完全相信厂家的宣传,要多听取专家意见和到友邻单位了解。

  3、价格比:衡量同档次机器的价格。

  4、售后服务:机器损坏待修时间过长会造成病人对医院的信誉度下降,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病人的流失。所以,血细胞分析仪的售后服务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5、辅助设备、试剂、消耗品和零配件价格。

 

【查看全文】
    与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相关文文章:

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流程

血细胞分析仪校准规范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它的各项参数会发生变化,尤其血小板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变化比较明显,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并进行校准,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血细胞分析仪校准要求

  1、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对每一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仪器安装时必须由厂家进行校准并提供校准记录,否则不能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2、实验室需按“建议”的要求建立适合本实验室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校准程序并写成文件。内容包括:使用校准物的溯源性、来源、名称及其保存方法;校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何时要求进行校准、由何人负责实施等。

  3、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后,必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以监测仪器的检测结果是否发生漂移。

血细胞分析仪校准要求.jpg

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物

  1、校准物的来源

  ①来自该血细胞分析仪的配套校准物。

  ②来自新鲜人血,但定值要求直接或间接地溯源至国际标准。

  2、校准物的定值方法

  ①直接溯源至国际标准的定值方法:可使用血细胞分析的参考方法定值,但要建立参考方法的难度较大,在临床实验室难以实施。

  ②间接溯源至国际标准的定值方法:取新鲜血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或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对其进行定值,用定值的新鲜血作为常规校准物。要求在8小时内(温度条件为18℃-25℃)完成定值及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直接溯源至参考方法;具备较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与国外具有权威性的参考实验室定期进行比对的检测系统。

  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使用配套试剂;用配套校准物定期进行仪器校准;规范地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优良;人员经过培训。

  3、校准物的选择

  使用ZG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的国际公认质量可靠的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可使用制造商规定的配套校准物,也可使用新鲜血作为校准物。对于使用无配套校准物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必须使用新鲜血进行仪器校准。

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方法

  1、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①进行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检查工作,同时做好对仪器的保养;

  ②需要对校准环境条件进行检查,维持温度18~25℃,同时运行空白计数,保证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背景计数以及携带的污染不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正常范围。

  2、血细胞分析仪的手动模式

  实验前,需要使用配套校准物试剂,对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以及红细胞(RBC)进行校准,保证各项参数的在校准前的准确度。

  3、准备校准品

  ①从冰箱中取出配套校准物试剂,放置30min,等待恢复室温至18~25℃即可。

  ②必须将瓶子保持直立的状态,然后用双手轻轻搓动瓶子20s,再将它倒过来轻搓20s以上。

  ③轻轻来回翻转12次,使瓶子里的液体充分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并且要保证让所有的细胞都悬浮起来。

  ④在进行分析之前,将瓶子在平面上静置15s,等待表面的泡沫全部散去。

  ⑤将这两管的校准物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后再分别装进两个管里,这两管分别用于对校准物的检测和校准结果的验证中。

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方法.jpg

  4、校准物的检测

  ①选择血细胞分析仪维修菜单中的“质控血模式”,不间断测试11次,注意不用diyi次的检测结果,因为其中有可能携带污染,影响分析;

  ②将各项2~11次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填写在EXCEL表格中,然后,计算均值及均值和校准物定值间的偏差值,根据此公式[偏差=(均值-定值)/定值×1**%]进行偏差计算。

  通过比较偏差和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判定标准的数据,分析系数的变化情况。

  5、验证校准结果

  ①把用于校准验证的校准物混合均匀;

  ②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11次,排除diyi次检测的结果,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平均数值和存在的偏差,再次与数值比较。

  如果各个参数的差值都小于或等于列1的数值,那么证明校准合格。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则必须请维修人员对仪器进行维修,确保血细胞分析仪的准确度。

  6、自动模式与手动模式

  ①对血细胞分析仪手动模式的正确校准进行确认;

  ②将新鲜的血液在手动模式下检测11次,仍忽略diyi次的检测结果,只计算第2~11次的检查结果,计算出这10次的结果平均值;

  ③同样在自动模式下对血液进行检测,11次后,求检测结果均值,算出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偏差。

  如果偏差小于血细胞分析仪规定允许范围,则合格;反之,我们还要校准自动模式的系数,再次进行实验。

【查看全文】

血细胞分析仪维护保养

血细胞分析仪维护保养

  血细胞分析仪在YL检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检测结果是多种疾病诊断的依据,因此相人员必须对其重视。要想Zda程度的保证血细胞分析仪作用的发挥,就必须注重其的维护保养,降低血细胞分析仪出现问题的几率。

血细胞分析仪维护保养要点

  1、血细胞分析仪定期保养

  ①每日保养

  在每天日常工作完成之后,就应该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清洗,如果所检测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大,可以对设备的清洗频率进行提升,譬如设定为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0个样本后进行自动清理等。可以在主界面进行设置,设置流程为点击设置→自动清洗设备→设置清洗频率,这样的话,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到所设置的样本检测量时就会执行自动清洗设备的命令。

血细胞分析仪维护保养要点.jpg

  ②每周保养

  在血细胞分析仪工作一周后,需要对设备用清洗浸泡液进行清洗,清洗的部位要包括包细胞池、红细胞池以及DIFF池等、

  ③每月保养

  为了Zda程度的降低部件受到污染的几率,在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用蘸有酒精的棉签对吸样针以及拭子上的污渍进行擦拭。血液的采集为真空采血,样本在测试时采样针穿透管盖时碎的皮塞会出现管道堵塞,因此要清洗反冲配合灼烧防止堵孔故障。

  ④季度保养

  每个季度都需要对血细胞分析仪的传动滑轨进行清洁,清洁的ZD集中在X轴、Y轴上,此外还要对滑动轨道加以润滑油的施加。而且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每半年要对洗液瓶出水管上的过滤网进行清洗,并且要尽可能的避免洗液瓶内部尘土的累积,尘土的存在会使得样品针运行的精确性不能够得到保证,这极易导致成样品针出现弯曲或者断裂的现象。

  要想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需要对样品针拆卸掉,然后把20ml的注射器取下针头,套上塑料管,然后在加上探针的连接,吸入和推出清洗液和蒸馏水,来完成清洗针内蛋白质以及其它沉淀物的目的。

  2、实验室内环境和卫生的维护

  血细胞分析仪在作用发挥过程中,实验室内的环境以及卫生将会直接对分析结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必须把实验室环境以及卫生的保证放到重要位置。

  在对实验室环境以及卫生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对相关规定进行遵守,确保实验室的洁净度,为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精确性的保证创造条件。

血细胞分析仪维护保养方法

  1、看的见的保养

  ①采样针上的血渍,棉签蘸酒精擦干净,以及冲洗采样针的冲洗块上的结晶也擦干净。

  ②不封闭的计数池内壁有结晶或电极片上有污渍,首先排空计数池用纱布蘸清洗液或清水,严禁使用酒精!有的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池上部有注入试剂的喷嘴时间长会有结晶聚集,此处结晶处理找一张A5纸对折盖在计数池上面,用棉签擦拭防止结晶掉入计数池。

  ③滤网清洗,有的血细胞分析仪混匀池,计数池,反应池以及穿刺针后面都有过滤网堵塞或过脏,肉眼都能看的见,需及时清洗。

  ④外壳,用清水擦拭禁止用酒精。

血细胞分析仪维护保养方法.jpg

  2、看不见的保养,也就是简单的报警的处理

  ①本底不好,一般都是试剂污染或计数池、管路脏,屏蔽不好引起!更换稀释液、清洗液或反复清洗血细胞分析仪,查看地线或屏蔽盒线路。

  ②堵孔,灼烧反冲排堵反复做!小孔电压,计数时间,堵孔电平等结合做判断!

  ③HGB错误:溶血剂、液位、HGB电压、维修数据、HGB空白及计数的值来结合判断问题。

  ④分类问题:结合数据图形,各通道情况来做进一步的判断。无非就是反应池排废不好或出口堵,压断阀压断不好,鞘流注射器漏液,流动室堵,相关试剂等,这些操作自己能做的先排除,不能做的可以在工程师指导下操作。

  ⑤气泡,灌注不行的话一般都需要上门检查阀或计数。

  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精确性的重要前提,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尽可能的规范血细胞分析仪的维修以及养护过程,这对于血细胞分析仪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血细胞分析仪的精确性能够被保证,才能够使得相关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这对于其ZL有效性的提升极为重要。

【查看全文】
    与血细胞分析仪维护保养相关文文章:

血细胞分析仪故障维修

血细胞分析仪故障维修

  血细胞分析仪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这对于分析结果精确性是极为不利地,因此必须及时的对血细胞分析仪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故障特点进行把握,并能够及时对故障进行排除,保证血细胞分析仪能顺利工作。

血细胞分析仪故障分类

  如何发现血细胞分析仪的故障?归纳起来,血细胞分析仪常常出现的故障有两大类:

  1、有提示的故障:

  一般比价的血细胞分析仪不仅有故障提示的功能,还有排除方法的提示,针对这些故障,可以根据提示逐步操作,很快就能解决。比如:计数错误。导致计数错误的原因可能有过滤器不畅、堵孔、样品量不够、程序出错等,出现错误时要逐个检查,才能找出主要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血细胞分析仪故障分类.jpg

  2、无提示的故障:

  也有不少出现故障的血细胞分析仪,没有提示功能,也不能通过测试来了解,这时,操作者只有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故障出现的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如:血细胞分析仪探测不到试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管道堵塞、压力降低、过滤器时间过长等,一定要在检查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逐条检查,弄清原因,然后处理故障。

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

  血细胞分析仪是血常规检测的仪器,长时间使用后,如果过程中没有注意保养,势必会出现一些故障,但是有些常见故障是可以自行解决的,有哪些呢?

  1、堵孔现象

  故障原因:①血样中混入了棉签的纤维或其它杂质;②血液样本的抗凝处理没有做好,导致血液样本部分凝固;③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后长期不清洗或未及时清洗,导致微小的通道口被堵塞。

  处理方法:取血样时要采用干净的专用取血管,加入稀释液进行预稀释处理,血液样本不要放置过久,一般不能超过24小时;已经堵孔的血细胞分析仪,可启动仪器进行反复的清洗去杂质;严重堵孔需要拆卸仪器的,则需致电厂家,由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2、血红蛋白结果偏低

  故障原因:这是因为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的内部,在测量血红蛋白时,需要添加溶血素将红细胞膜破坏,让血红蛋白释放出来进行测量,血红蛋白的测量利用比色法,根据吸光度进行测量。红细胞膜的破坏不彻底或者稀释液、溶血素中混入气泡以及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池受到污染,都会引起血红蛋白偏低。

  处理方法:对血细胞样本进行预稀释和添加溶血素时要混匀,一定要采用配套试剂或其他相同成分试剂,做好清洁工作。

  3、血小板结果偏低

  故障原因:①血液标本采集后混匀时用力过大,使血小板溶解破裂,致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②血小板体积过小,低于2fl不能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③血细胞分析仪吸取标本量不足,分析仪周围环境如噪音、电磁辐射等都会影响血小板计数。

  处理方法:对于检测结果出问题的血样要重新采集,混匀15分钟后在进行检测,此外操作一定要规范化,严格按照血细胞分析仪标准进行。

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jpg

如何避免血细胞分析仪堵孔?

  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在如今各大医院中都有运用,至于有时候会出现堵孔问题,会让很多用户觉得很麻烦,也给病人的YZ不能提供更准确的检测数据。

  1、正确使用抗凝剂,其含量为1.5~2mg/ml血液。抗凝剂可有效地YZ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

  2、使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可有效地防止因挤压而造成的微小血凝块形成。如有条件可采用真空抗凝试管采血更好。但婴幼儿、新生儿、大面积烧伤等患者可采末梢血。

  3、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期间,要保持干净,无灰尘,密闭好,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入血液标本中。

  4、采取指血时,可用精细的卫生纸代替脱脂棉球擦拭血红蛋白微量吸管,以减少脱脂棉球上的纤维丝进入标本中。

  5、使用一次性试管,不要重复使用。

  6、如采指血,可先采取10μl指血,立即打入干燥抗凝试管中进行混匀,溶解抗凝剂后,再取指血至所需量。采指血时,采血针要深刺,保证血液流畅,不可用力挤压,以防混入组织液,引起微小的血凝丝。再者采指血时其速度要快。

  7、冬季采取指血时,应先恢复手指的温度,再行采血。

  8、指血标本采取后应立即检验,不可放置过久,以免形成纤维蛋白细小的凝丝。

  9、抗凝剂配制好后,要进行过滤,以除去可能含有的尘埃颗粒。

  10、血细胞分析仪使用时,每测定完一批血液标本后,应以及时冲掉刚沉淀的变性蛋白质。

【查看全文】
    与血细胞分析仪故障维修相关文文章: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

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应用

  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诊断信息而备受医生重视,成为临床常规检查仪器。近年来,由于相关学科及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血细胞分析仪无论是其检查项目的扩展还是对疾病诊疗的应用价值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

  传统的血细胞分析仪仅包括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测定,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血小板(PLT)计数。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性能的提高,逐渐增加了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Hb含量(MCH),红细胞平均Hb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白细胞分类由人工显微镜分类到分析仪自动分类,根据血细胞分析仪的档次又分为三分类和五分类,仪器采用电阻抗原理可把WBC分成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和淋巴细胞三类,而仪器采用电阻抗、激光、射频、光散射、细胞化学等技术,把WBC精确到了五分类,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碱细胞、嗜酸细胞。

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jpg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现状

  血细胞分析Z早仅是红细胞、白细胞的显微镜人工计数,由于其误差大、重复性差,影响因素多、效率低,自20世纪50年代逐渐由血细胞分析仪取而代之,80年代以前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是半自动型,标本在机外预稀释后才上机检测,干扰和随机误差较大。

  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断涌现,在机内稀释加溶血剂,检测和换算报告,辅助功能越来越完善,提高了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现在已有联合型血液分析系统问世,将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涂片机、染片机、网织红细胞计数仪串联在一起,大大避免了实验的随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

  1、红细胞系列

  血细胞分析仪的RBC计数、Hb测定、HCT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贫血及贫血的程度,三者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 髓代偿性增生或者血液浓缩,如新生儿、高原居民、肺心病、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及腹泻等,会引起全血粘度,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而临床更为常见的是三者降低即贫血,根据Hb的降低程度划分贫血程度,根据RBC、Hb、HCT可计算出RBC参数MCV、MCH、MCHC,进而把贫血分成大细胞性、正常细胞、小细胞三类。

  血细胞分析仪对贫血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更大的意义,RDW与MCV结合应用,对贫血的诊断作用更大。如:同是MCV减小,缺铁性贫血RDW升高而大多数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RDW正常。有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呈大细胞性,但其RDW正常,可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RDW升高相鉴别。另有报道认为,MCV越小,其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高。

  2、白细胞系列

  血细胞分析仪用于白细胞计数可以:判断感染的类型及程度,如常见于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升高的程度取决于感染的范围、严重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能力,往往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中度以上的感染往往伴随着核象的左移和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严重的组织损伤时升高,升高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及预后相关。

  有报道认为,脑梗死及心肌梗死患者早期WBC计数越高,病死率也越高。中毒患者WBC计数升高且升高程度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WBC越高,有机磷中毒愈严重,恢复愈慢。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对放、化疗进行监测,评价患者对射线的耐受能力。

  3、PLT系列

  血细胞分析仪的PLT计数主要用来评价血液的凝固功能,如,可增加血液的粘滞性,使血液处于血栓前状态,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及急性出血等。

  血细胞分析仪的PLT计数降低则表示有出血倾向,常见于造血功能障碍,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近年来,临床愈加重视MPV、PDW对疾病的诊疗意义。MPV可用于:

  ①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由于PLT破坏增多引起的PLT减少时MPV增大,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骨 髓受损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下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而由于PLT周围血分布异常所致PLT减少时MPV正常,如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②作为骨 髓功能恢复的早期诊断指标,骨 髓YZ时MPV降低,当骨 髓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并先于血小板数量升高。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骨 髓YZ期MPV明显降低,骨 髓恢复早期MPV明显升高,所以MPV可作为白血病化疗期间骨 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

  ③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时MPV升高,如脑梗死急性期MPV明显升高,并可作为预后的一个指标。

  ④作为出血程度的监护指标,MPV越小,出血倾向越严重,即便血小板重度下降,如MPV升高,出血发生率亦低。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jpg

  4、直方图的应用

  血细胞分析仪在计数RBC、WBC、非PLT的同时,能对每一个血细胞的体积进行测量,以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坐标,以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为纵坐标,就形成了血细胞的体积直方图,直方图不仅能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和LX观察提供帮助,同时还可依据直方图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信。

  1、正常的RBC直方图,其峰值所对应的是RBC的MCV,其底线的宽度基本代表RDW,基本上呈现一个正态曲线,缺铁性贫血时呈小细胞性,直方图曲线左移,而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大细胞性贫血,直方图曲线右移,如出现双峰则表明有体积大小不同的二类RBC,随着ZL如二峰融合RBC形态趋于一致,表明ZL有效。

  2、白细胞直方图(以三分类为例),有二峰一谷,前面一峰代表淋巴细胞,中间一谷代表中间细胞,后面一峰代表中性粒细胞。当有核红细胞增多时,淋巴细胞峰面积增大,当中间细胞峰面积增大时,可能出现异形淋巴细胞或原始幼稚细胞,如二个峰融合成一个峰则提示某一类细胞过多或出现原始幼稚细胞,应进一步做显微镜检查。

血细胞分析应用的注意事项

  1、由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项目越来越多,这就为仪器本身和操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结果时,必须首先考虑其准确度、可信度,可借助于临床资料和直方图进行判断。

  2、目前血细胞分析仪其准确度和重复性已能满足临床要求,但仍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显微镜检查,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要做显微镜人工检测。

  ①当PLT计数值过低时,应做PLT显微镜人工计数,有报道PLT计数<25×109/L时,血细胞分析仪误差较大,应做人工计数。

  ②需要观察血细胞形态时,如检测RBC形态判断贫血原因,WBC形态检查看中性粒细胞是否有核象变化及中毒性颗粒以判断感染情况,是否有病态表现以判断骨 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否有原始幼稚WBC及异型淋巴细胞等。

  ③检查寄生虫时,如疟原虫必须做显微镜检查。

  ④直方图有异常提示时,应做显微镜检查来寻找原因。

【查看全文】
    与血细胞分析仪应用相关文文章:
血细胞分析仪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