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荐:
仪器网

网站地图

(ge),英文名字是copernicium,是第112号化学元素,于1996年被合成出来,被正式命名为“Copernicium”,符号为Cn,中文译名为“鎶”。此名称是为了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Copernicus)而得名的。

鎶元素最早由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GSI)西格·霍夫曼(Sigurd Hofmann)和维克托·尼诺夫(Victor Ninov)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996年合成出来。他们在重离子加速器中用高速运行的锌原子束轰击铅靶获得一颗(另一颗被击散)半衰期仅为0.24毫秒的Cn原子。为金属元素,具有强放射性

鎶的发现历程

2002年重离子研究所重复相同实验再次得到一个鎶原子。2004年,日本一家研究机构也合成出了两个鎶原子。

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2010年2月19日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为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于2009年7月向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提出了上述命名建议,但该中心建议新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p”。由于“Cp”已有其他科学含义,为避免歧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经与发现第112号化学元素的研究小组协商,最终将新元素的元素符号定为“Cn”。该联合会选择2月19日为新元素正式冠名是因为这一天是哥白尼(1473年-1543年)的生日。

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于1996年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锌离子轰击铅靶首次成功合成了第112号化学元素的一个原子,2002年重复相同的实验又制造出一个第112号化学元素的原子。此后,日本的一个研究机构于2004年也合成了这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从而证实德国科学家的发现

鎶的名称由来

Cp这个名称未获得IUPAC的正式承认。IUPAC在此后6个月的时间内进行审议,听取科学界的意见,并于2010年1月公布审议的结果。2009年9月,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符号Cp曾是元素镥(Lutetium)的旧称(Cassiopeium),在配位化学中亦用于指环戊二烯(茂,Cyclopentadiene)配体。根据IUPAC对元素的命名规则,新元素的提议名称是不得与其他元素名称或符号重复的。考虑到上述情况,为了避免歧义,IUPAC已把提议中的符号Cp改为Cn(Copernicium)。

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离子研究所正式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所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在台湾,此元素之中文名称由国立编译馆化学名词审议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名词委员会开会讨论后决定命名为鎶。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12年1月确定了鎶的简体中文名称为“鿔”,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后进入国家规范用字,已可以正常输入。

鎶的衰变产物

原子

鎶有基态电子组态[Rn]5f6d7s,所以鎶应该属于周期表的12族,根据构造原理。因此,它应该表现为汞较重的同系物,形成强大的汞化合物与二元贵金属如金。实验探测反应性方面,鎶都集中在吸附的112号元素到金表面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以计算出吸附焓值。由于相对稳定的7S电子,鎶表现出类似氡的属性。实验是同时形成的汞和氡放射性同位素,允许比较吸附特性。

第一个实验使用了U(Ca,3n)Cn反应。 检测到自发裂变同位素与半衰期为5分钟。分析数据表明,鎶比汞更不稳定和似乎具有惰性气体的属性。然而,就合成Cn怀疑这些实验结果。由于这不确定性,JINR,FLNR-PSI团队在2006年4月5月做了探查这同位素的综合试验Pu(Ca,3n)Fl。在这个实验中,Cn的两个原子被明确标识和吸附性能表示鎶是一个更不稳定的汞同系物,由于与黄金形成弱的金属-金属键,它被置于周期表的12族。


最新鎶文章
鎶的理化性质
鎶的理化性质

鎶的物理性质名称, 符号, 序数:Cn、112 、Copernicium系列:过渡金属族,周期, 元素分区:12族,7, d颜色和外表 未知;原子量[285]相... [查看全部]

鎶的理化性质
鎶的理化性质
推荐访问:

鎶的物理性质

名称, 符号, 序数:Cn、112 、Copernicium

系列:过渡金属

族,周期, 元素分区:12族,7, d

颜色和外表 未知;

原子量[285]

相对原子质量:[285]

核内质子数:112

核内中子数:173

核外电子数:112

核电荷数:112

核内质子质量:1.87376E-25g

核内质子相对质量:112.784

所属周期:7

所属族数:IIB

摩尔质量:285g/mol

物质状态:常温下可能是液态或气态

价电子排布 可能为[Rn]5f¹⁴、6d¹⁰、7s²

电子在每能层的排布 2、8、18、32、32、18、2

鎶预测的化学性质

氧化态

鎶是6d系的最后一个过渡金属,是元素周期表中12族最重的元素,位于锌、镉和汞下面。科学家预测,鎶与其他较轻的12族元素在属性上有显著差异。由于7s电子轨域的稳定加上相对论效应,6d轨域较不稳定性,因此Cn离子的电子排布很可能是[Rn]5f6d7s,这和同族元素是不同的。在水溶液中,鎶很可能形成+2和+4氧化态,后者更稳定。在较轻的12族元素里,+2氧化态是最常见的,而只有汞能呈+4氧化态,但极少见。唯一一个已知的四价汞化合物(四氟化汞,HgF₄)也只能在极端条件下存在。类似的鎶化合物CnF₄、CnO₂预计将更加稳定。双原子离子Hg²⁺中汞具有+1态,但是Cn²⁺离子预计将不稳定,甚至不存在。

原子气态

鎶有基态电子排布为[Rn]5f¹⁴6d¹⁰7s²,所以根据构造原理,鎶应该属于周期表的12族。因此,它的属性应表现为汞的较重同系物,可与金等贵金属形成二元化合物。鎶的化学实验主要研究鎶在不同温度下在金箔表面的吸附作用,从而计算出吸附焓值。由于7s轨域电子相对稳定,鎶表现出类似氡的属性。实验同时形成了汞和氡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使科学家能够比较这些元素的吸附特性。

最初的化学实验使用了²³⁸U(⁴⁸Ca,3n)²⁸³Cn反应。实验检测到目标同位素的自发裂变,半衰

... 查看全文
与鎶的理化性质相关文章
鎶
鎶文章排行榜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