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问答社区

三酸两碱是指什么

熒兒 2006-07-26 02:53:20 726  浏览
  •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6条)

  • jhcy0123 2006-07-27 00:00:00
    盐酸 硫酸 硝酸 纯碱(碳酸钠) 片碱(氢氧化钠)

    赞(19)

    回复(0)

    评论

  • cjfzdq 2006-07-27 00:00:00
    硫酸、盐酸、硝酸、烧碱、苏打

    赞(10)

    回复(0)

    评论

  • 寂静尘埃 2006-07-27 00:00:00
    盐酸硫酸硝酸纯碱片碱

    赞(1)

    回复(0)

    评论

  • 1328726495 2006-07-27 00:00:00
    三酸指:盐酸,硫酸,硝酸 二碱指:[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2]

    赞(18)

    回复(0)

    评论

  • 光影v播 2006-07-27 00:00:00
    三酸指:盐酸,硫酸,硝酸 二碱指:纯碱[碳酸钠Na2CO3],片碱[氢氧化钠Na(OH)2]

    赞(18)

    回复(0)

    评论

  • oqmecsr56411 2017-09-27 18:03:39
    三酸两碱,即硝酸(HNO₃)、硫酸(H₂SO₄)、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₂CO₃。但碳酸钠不是碱,是盐,俗称纯碱、苏打,显碱性。 1、硝酸: 硝酸,别名硝镪水,化学式是HNO₃,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 物理性质: 硝酸易溶于水,常温下其溶液无色透明,但浓硝酸因溶有二氧化氮(NO₂),因此呈淡黄色。有窒息性刺激气味。其不同浓度水溶液性质有别,市售浓硝酸为恒沸混合物,质量分数为69.2%(约16mol/L),易挥发,在空气中产生白雾,是硝酸蒸汽与水蒸汽结合而形成的硝酸小液滴;质量分数足够大(市售浓度为95%以上)的,称为发烟硝酸。 化学性质: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除了性质较稳定的金、铂、钛、铌、钽、钌、铑、锇、铱以外,其他金属都能与它反应。硝酸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浓硝酸能使羊毛织物和动物组织变成嫩黄色。能与乙醇、松节油、碳和其他有机物猛烈反应。硝酸与盐酸的体积1:3混合可以制成具有强腐蚀性的王水。 工业制法: 硝酸在工业上主要以氨氧化法生产,用以制造化肥、、硝酸盐等; 原料:NH3 ,水,空气. 主要反应为:4NH₃+ 5O₂ =催化剂+强热= 4NO + 6H₂O [氧化炉中]; (反应条件:800度高温,催化剂铂铑合金作用下) 2NO + O₂ == 2NO₂ [冷却器中]; 3NO₂ + H₂O == 2HNO₃ + NO [吸收塔]; 4NO₂ + O₂+ 2H2O == 4HNO₃ [吸收塔]。 2、硫酸: 硫酸(化学式是H₂SO₄)是化学六大无机强酸之一。纯硫酸一般为无色油状液体,纯硫酸凝固点过高(283.4K),所以为了方便运输通常制成98%硫酸,因此人们把浓度低于98.0%而高于70%的称为浓硫酸,而浓度低于70%的称为稀硫酸。除此之外,将高浓度的SO3通入硫酸可制成发烟硫酸(H2S2O7)。有关发烟硫酸的浓度,人们通常以SO3的百分比作准或者是H2SO4的百分比作准,两者均可。一般所称的“发烟硫酸”的浓度为45%(含109%H2SO4)或65%(含114.6% H2SO4)。纯发烟硫酸为固体,熔点为36℃。 浓硫酸 物理性质: 浓硫酸(浓度98.0%),密度1.84 g/cm³,沸点337℃。浓硫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使自己浓度下降,所以浓硫酸可做实验室中干燥剂。 化学性质: 浓硫酸有酸性和强烈的氧化性,在加热时,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₂。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但常温下,浓硫酸会使铁、铝等金属钝化从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热的浓硫酸还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₂。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因为浓硫酸具有氧化性,所以实验室制取H₂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除此之外,浓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稀硫酸: 物理性质: 稀硫酸是无色无味透明液体。熔点较低。 化学性质: 1、稀硫酸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2、稀硫酸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3、稀硫酸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4、稀硫酸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5、稀硫酸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发烟硫酸: 发烟硫酸是无色或微有颜色稠厚液体,能发出窒息性的三氧化硫烟雾,是一种含有过量三氧化硫的硫酸。含三氧化硫50%以上的遇冷成结晶状。有很强的吸水性。当它与水相混合时,三氧化硫即与水结合成硫酸。相对密度约1.9(含20%三氧化硫)。凝固点随浓度变化很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含20%游离三氧化硫的发烟硫酸的凝固点2.5℃,随着游离三氧化硫含量的增加,当游离三氧化硫45%时,凝固点Z高达到35.0℃,再逐渐增加游离三氧化硫含量,凝固点则会迅速降低。遇水、有机物和氧化剂易引起爆炸。有强烈腐蚀性。 工业制法: 工业制硫酸的原料一般是黄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S₂。 将其磨碎,在燃烧炉中燃烧,生成Fe₂O₃和SO₂气体: 4FeS₂ + 11O₂ =高温= 2Fe₂O₃ + 8SO₂ SO₂在催化剂存在(一般为V2O5)的情况下继续氧化成SO₃: 2SO₂ + O₂ =催化剂= 2SO₃ SO₃用较浓的硫酸(略小于98.3%)吸收,就可生成硫酸: SO₃ + H₂O == H₂SO₄ 需制稀硫酸时再按照所需浓度用浓硫酸配制。 3、盐酸: 盐酸是氢氯酸的俗称,是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市售盐酸一般质量分数为37%(约12mol/L)。 物理性质: 一般的盐酸呈无色,但工业盐酸因为含有杂质(Fe3+)而呈黄色。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盛有浓盐酸的容器后能在其上方看到酸雾,为氯化氢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的盐酸小液滴。 化学性质: 盐酸为一元强酸,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时完全电离。 盐酸可以与指示剂相互作用使指示剂显色;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和水;可以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可以与大部分碳酸盐或碳酸氢盐(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盐酸还具有还原性。 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和化工原料,有许多应用,包括家居清洁、食品添加剂、除锈、皮革加工等。胃酸的主要成分也是稀盐酸。盐酸既是盐化工的重要产品,又是生产硅材料的重要原料。 工业制法: 工业上生产盐酸的主要方法是使氯气跟氢气直接化合,然后用水吸收生成的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是在合成塔里合成的。 H₂+Cl₂=点燃=2HCl 然后用水吸收, 在合成塔内完成。 4、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片碱、苛性钠。 物理性质: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且在空气中易潮解,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88K时其饱和溶液浓度可达16.4mol/L(1:1)。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丙酮、液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 氢氧化钠密度为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为1390℃。 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它具有碱的通性:能与指示剂相互作用使指示剂显色;能与任何质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其溶液能够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除此之外,氢氧化钠还可以与和酯反应,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氢氧化钠溶液与两性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也会与两性非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工业制法: 工业上生产烧碱的方法有苛化法和电解法两种。 苛化法按原料不同分为纯碱苛化法和天然碱苛化法;电解法可分为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法。 纯碱苛化法 将纯碱、石灰分别经化碱制成纯碱溶液、化灰制成石灰乳,于99~101℃进行苛化反应,苛化液经澄清、蒸发浓缩至40%以上,制得液体烧碱。将浓缩液进一步熬浓固化,制得固体烧碱成品。苛化泥用水洗涤,洗水用于化碱。 Na₂CO₃+Ca(OH)₂==2NaOH+CaCO₃↓ 天然碱苛化法 天然碱经粉碎、溶解(或者碱卤)、澄清后加人石灰乳在95~100℃进行苛化,苛化液经澄清、蒸发浓缩至NaOH浓度46%左右、清液冷却、析盐后进一步熬浓.制得固体烧碱成品。苛化泥用水洗涤,洗水用于溶解天然碱。 Na₂CO₃+Ca(OH)2==2NaOH+CaCO₃↓ NaHCO₃+Ca(OH)2==NaOH+CaCO₃↓+H2O 隔膜电解法 将原盐化盐后加入纯碱、烧碱、氯化钡精制剂除去钙、镁、硫酸根离子等杂质,再于澄清槽中加入聚丙烯酸钠或苛化麸皮以加速沉淀,砂滤后加入盐酸中和,盐水经预热后送去电解,电解液经预热、蒸发、分盐、冷却,制得液体烧碱,进一步熬浓即得固体烧碱成品。盐泥洗水用于化盐。 2NaCl+2H₂O=通电=2NaOH+Cl₂↑+H₂↑ 离子交换膜法 将原盐化盐后按传统的办法进行盐水精制,把一次精盐水经微孔烧结碳素管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再经螫合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使盐水中钙、镁含量降到0.002%以下,将二次精制盐水电解,于阳极室生成氯气,阳极室盐水中的Na+通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与阴极室的OH-生成氢氧化钠,H+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生成氢气。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室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盐酸以中和返迁的OH-,阴极室中应加入所需纯水。在阴极室生成的高纯烧碱浓度为30%~32%(质量),可以直接作为液碱产品,也可以进一步熬浓,制得固体烧碱成品。 5、碳酸钠: 碳酸钠,俗名苏打、石碱、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₂CO₃,含十个结晶水的碳酸钠为无色晶体,结晶水不稳定,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为强电解质,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物理性质: 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无气味。有吸水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 1mol/L水分(约15%)。碳酸钠易溶于水,甘油,20℃时100g水能溶20g碳酸钠,35.4℃时溶解度Z大,100g水中可溶解49.7g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 化学性质: 由于碳酸钠在水溶液中水解,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与水中氢离子结合成碳酸氢根离子,导致溶液中氢离子减少,剩下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 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与部分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氢氧化钠;和部分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碳酸盐和新的钠盐。由于碳酸钠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它与某些盐的反应则会推动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生成相应的碱和二氧化碳。 工业制法: 工业上主要采取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制纯碱。 diyi步,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 第二步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较小。经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 第三步,合成的碳酸氢钠部分可以直接出厂销售,其余的碳酸氢钠会被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重新回到diyi步循环利用。 根据NH4Cl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283K(5 ℃~10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赞(8)

    回复(0)

    评论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三酸两碱是指什么
 
2006-07-26 02:53:20 726 6
什么是酸,碱?
 
2006-11-05 11:18:38 377 5
什么是丙三酸
能食用吗??
2008-09-24 18:10:35 276 1
什么酸不是酸,什么碱不是碱,什么
 
2017-04-10 08:42:45 314 2
金属氧化物是能和酸反应还是碱还是两都行
 
2018-01-06 01:44:27 534 1
氨水是酸还是碱,氨水是酸还是碱知识
 
2017-12-16 12:42:55 373 1
什么叫软酸?软碱?硬酸?硬碱?
 
2013-07-11 19:00:58 981 2
茶是酸还是碱
茶是酸还是碱?肉呢?水果呢?
2010-04-25 01:38:24 292 5
HS-是酸还是碱?
 
2016-11-18 13:39:47 1840 2
氯化铵是酸还是碱
 
2012-04-28 05:16:39 894 4
消防安全三提示指什么
 
2017-09-24 00:40:32 350 1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氧化物,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盐
 
2018-12-05 13:35:09 356 0
酸与碱反应,是酸过量生成酸式盐还是碱过量
 
2018-11-26 00:20:25 382 0
什么是酸式电离?碱式电离又是什么?
什么是酸式电离?碱式电离又是什么?
2012-02-03 21:12:30 1202 2
高锰酸钾是酸,碱,还是盐
 
2008-02-23 00:34:22 642 5
什么是两型一化 两型三新 三通一标?(国家电网)
 
2016-02-20 13:31:53 344 2
天然高分子是指哪三大类
 
2018-12-09 11:32:00 395 0
酸和碱都与什么反应
如:酸可以与金属反应
2014-04-26 16:29:11 379 2
是酸还是碱书上 问我 它是碱 还是盐
 
2017-12-08 18:36:10 453 2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指什么?
A线粒体不能利用氧,也不能生成ATP B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C线粒体利用氧不完全,生成ATP减少 D线粒体膜破裂
2011-07-07 22:22:29 1064 4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