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数码显微镜

当前位置:仪器网> 知识百科>数码显微镜>数码显微镜的分类|优势

数码显微镜的分类|优势

类型:结构参数 2018-12-08 17:23:57 2098阅读次数

  数码显微镜应用范围极广,尤其在微量物证取证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发现率方面,还是提取率方面,又或者检验鉴定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数码显微镜的概念

  数码显微镜又被称之为视频显微镜,能将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相关实物图进行一定的数模转换,从而将影像显现在显微镜本身的屏幕上或者计算机的屏幕上。数码显微镜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不仅涉及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应用,而且涉及光电转换技术的应用,还涉及液晶屏幕技术的应用,不仅如此,还涉及影像处理和测量软件的应用,能够完成从图像观察到图像打印等一系列任务,工作效率非常高。

数码显微镜的分类.jpg

数码显微镜的分类

  按照数据显示方式方面的差异可将数码显微镜划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是自带屏幕的数码显微镜;二是通过计算机显示的数码显微镜。

  自带屏幕的数码显微镜又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台式、便携式以及无线式。台式具有极高的放大倍率,甚至能够和电子显微镜一较高下;便携式非常小巧,决出了“随处可显微”的理念;无线式借助2.4G无线传输开展工作,不仅快捷而且方便。

数码显微镜的优势

  1、观察对焦

  数字相机拍摄存在一定的不足,遇到体型微小或者反差较低情况时,对焦变成了一件较为困难的事通常需要采用裂像对焦屏,为保证对焦的准确性,一般采用手动对焦模式,不仅如此,有时候还需要借助目镜放大镜进行操作。

  利用数码显微镜成像技术时,能在15寸甚至更大的液晶屏幕上将图像直接、清晰地显现出来,可进行多倍放大,另外,帧频Zgao可达28格,所以,在观察过程中,很容易便可完成对焦操作。

  2、配光

  使用数字相机进行拍摄的过程中,需要对灯光角度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将样品或者待检物品高低不平的表观完整地显示出来,这对操作人员的配光经验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使用数码显微镜进行拍摄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带有照明光源,所以,对外部灯光条件要求不高,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全体照明”模式或者“局部照明”模式便能满足相应的照明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数码显微镜还具有光晕减少功能,能实现对高反射目标物光晕的良好YZ。

  3、景深

  使用数字相机做微距拍摄时,很容易受到景深较浅这一问题的困扰。在试验过程中将光圈调整至F22,从而有效解决了景深不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景深方面,相较数字相机而言,数码显微镜则更具优势。受景深较浅的制约,使用传统显微镜对那些表面不平整的待检物体进行拍摄时,通常只能采取局部对焦的方法予以实现。数码显微镜能从多个角度完成对高倍率(100倍以上)显微图像的对焦,并加以合成,如此一来,便得到了一个多角度的、全方位的对焦影像,实现了对景深合成功能的有效完善。

数码显微镜的优势.jpg

  4、比例精确性

  使用数字相机进行拍摄时,在操作方面很难协调好标尺和对焦物平面之间的关系,如二者的同一性以及平直度,该种情况下,如果按照标尺做后续的比例缩放处理,则将导致相对较大的误差,这对于Z终的检验鉴定的结果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数码显微镜没有上述缺陷,数码显微镜的软件中带有十分强大的测量功能,在使用之前仅需要进行简单的必要校正,便可实现对痕迹信息的精确测量,不仅能得到痕迹的实际长度,还能得到痕迹实际面积的大小。在比例精确性方面,数码显微镜要远远优于数字照相机以及其他传统照相方式。

  综上所述,数码显微镜在对焦、配光等操作环节更加简单、快捷、精确,不需加比例尺,无需图像传输过程,图像直接进入电脑成像,结果实时显示在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屏上,满意后可直接存贮打印,而且可通过USB接口输出处理。数码显微镜在操作便捷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数码显微镜在小型、微量痕迹物证的外观固定、显微照相等方面全面优于传统方法,广泛应用于痕检、文检、影像、理化等法庭科学领域。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4 11:51:19
关注 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