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问答社区

精彩不间断-流变应用测量小课堂本周继续开课

美国TA仪器 2020-04-20 16:45:45 223  浏览
  •        本月开始的流变应用测量小课堂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热烈反馈。为响应大家热烈的需求,继之前的YY制剂、日化品和压敏胶的流变测量课程之后,本周TA仪器流变应用专家李润明博士继续为大家推出《流变应用测量小课堂》系列课程,聚焦涂料和热固化的流变测量的话题。此课程将会陆续推出及更新,请大家密切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的公告哦!

           TA仪器一直以更好的协助国内客户复工复产为使命,虽然无法与您面对面提供支持及技术交流,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视频远程支持等给您带来Z优的技术服务体验!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精彩不间断-流变应用测量小课堂本周继续开课

       本月开始的流变应用测量小课堂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热烈反馈。为响应大家热烈的需求,继之前的YY制剂、日化品和压敏胶的流变测量课程之后,本周TA仪器流变应用专家李润明博士继续为大家推出《流变应用测量小课堂》系列课程,聚焦涂料和热固化的流变测量的话题。此课程将会陆续推出及更新,请大家密切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的公告哦!

       TA仪器一直以更好的协助国内客户复工复产为使命,虽然无法与您面对面提供支持及技术交流,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视频远程支持等给您带来Z优的技术服务体验!

2020-04-20 16:45:45 223 0
流变应用测量小课堂又双叒叕开讲了!!

       作为一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Z好的产品以及Z满意的服务的企业。疫情期间,TA仪器始终停工不停课,为大家奉献了精彩的”战疫情“网络直播课程,并顺利开展了网上直播培训课程,得到了广大用户的积极响应以及高度认可。

       为答谢大家对TA仪器的支持与厚爱,TA仪器流变应用专家李润明博士继续为大家推出《流变应用测量小课堂》系列课程。其中包含YY制剂、日化品、压敏胶、涂料、聚合物等等热门话题。此课程将会陆续推出及更新,请大家密切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的公告哦!

       TA仪器一直以更好的协助国内客户复工复产为使命,虽然无法与您面对面提供支持及技术交流,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视频远程支持等给您带来Z优的技术服务体验!


2020-03-27 18:41:47 221 0
本周课程预告---德国元素微课堂系列

德国元素微课堂系列

春风吹醒了草的荒芜,微笑点亮了春花烂漫,复学复工的脚步近了。在新春天的一个月里,德国元素都将陪伴您,助力您工作全面顺利上线。微课程将包含维护技能提升(用户)、应用方案显身手(欢迎所有人)两大内容板块。每周三、四,下午3-4点,连续四周。我们不见不散!课程全部免费,赶快扫描二维码,报名本周课程吧!

本周课程1--应用方案显身手

制药领域-总有机碳(TOC)测定的解决方案

涉及内容:

1.解析药典中制YY水总有机碳检测要求

2.解析GMP对清洁验证的要求,及清洁效率的验证方法

3.德国元素针对制YY水、清洁验证的测试需求,提供快、准、精的应用解决方案,助力制药行业客户解决总有机碳测试难点。


本周课程2--维护技能提升

Vario TOC的介绍和维护

涉及内容:

1.TOC仪器介绍

2.不同模式测样原理

3.仪器捡漏介绍仪和日常维护

4.仪器特殊样品测试




2020-03-25 15:27:29 286 0
BLT小课堂 | 蛋白芯片技术原理及应用

概念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在DNA芯片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项蛋白质组学技术。其原理是将大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如酶、抗原、抗体、受体、配体、细胞因子等)通过微阵列的形式有序排列在固相载体表面,利用蛋白质与蛋白质或者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获得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待测蛋白(如血清、血浆、淋巴、间质液、尿液、渗出液、细胞溶解液、分泌液等)的相关信息,便于我们分析未知蛋白的组分、序列,体内表达水平、生物学功能、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调控关系、药物筛选、药物靶位的选择等。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传统的凝胶电泳、Western blot和Elisa更为方便和快速研究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高通量,微型化和快速平行分析等优点,不仅对基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也在临床诊断、疗 效分析、药物筛选及新药研发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特点

①蛋白芯片具有高特异性、重复性、准确性。这是由抗原抗体之间、蛋白与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决定的。

②蛋白芯片具有高通量和操作自动化的特点,在一次实验中可对上千种目标蛋白同时进行检测,效率极高。

③可发现低丰度、小分子量蛋白质,并能测定疏水蛋白质,特别是膜蛋白质。

④蛋白芯片具有高灵敏性,只需0.5-5μL样品,或2000个细胞即可检测。




蛋白芯片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01 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基因的表达

由于基因转录产物mRNA数量并不能准确反映基因的翻译产物蛋白质的质与量,因此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基因的表达对于了解基因的功能非常重要。蛋白质芯片技术产生前,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规模上进行蛋白质表达研究的仅有方法,但这种技术操作繁琐而且难以快速检测样品中成百上千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蛋白质芯片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高通量等特点,在检测基因表达终产物蛋白质谱的构成及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2 高通量筛选抗原/抗体相互作用

目前蛋白质芯片检测利用最广泛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芯片检测中使用最广泛的生物分子。运用蛋白质芯片可以研究不同抗原/抗体的特异性作用,而且对于检测样品中极微量的抗原/抗体分子作用非常有利。


03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近年来基因组规模上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但存在体内操作、假阳性、假阴性和外源蛋白质折叠、修饰等局限。蛋白质芯片技术不依靠任何生物有机体而在体外直接检测目标蛋白质,实验条件可随意控制,同时实验步骤自动化程度高,一次分析的蛋白质数量巨大,因而成为目前除酵母双杂交系统外进行大规模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


04 酶/底物作用分析

耶鲁大学的Snyder小组用蛋白芯片对酵母基因组编码的119种蛋白激酶的底物专一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将蛋白激酶表达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融合蛋白,针对17种不同的底物,平行测定了119种GST2蛋白激酶融合蛋白的底物专一性,发现了许多新的酶活性,大量蛋白激酶可以对酪氨酸进行磷酸化,而这些激酶在催化区域附近有共同的氨基酸残基。也证明了蛋白质芯片可作为高通量筛选酶-底物作用的良好平台。

蛋白芯片的检测目前蛋白芯片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质谱技术为基础的直接检测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用激光解析电离的方法将保留在芯片上的蛋白质解离出来。具体过程为:芯片经室温干燥后,加能量吸附因子如芥子酸,使其与蛋白质结合成混合晶体,以促进蛋白质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中的解析和离子化,利用激光脉冲辐射使芯池中的分析物解析成荷电粒子,根据不同质荷比离子在仪器场中的飞行时间长短不一,通过飞行时间质谱来精确地测定出蛋白质的质量,并由此绘制出一张质谱来,以分析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相对含量。另一种为蛋白质标记法,样品中的蛋白质预先用荧光染料或同位素等标记,结合到芯片上的蛋白质就会发出特定的信号,用CCD照相技术及荧光扫描系统等对激发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与飞行时间质谱相比,该方法定量更加准确,操作也更加简便。与DNA芯片一样,蛋白质芯片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必须利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定量和解释。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荧光染料标记法,原理较为简单、使用安全、灵敏度高,且有很好的分辨率。可直接用广州博鹭腾 GelView 6000Plus进行拍摄。

GelView 6000Plus智能图像工作站


GelView 6000Plus 配备600万像素科学级制冷CCD相机,制冷温度为环境温度下 55℃,极低的暗电流,很大程度降低背景干扰。而且独有的红外感应开关,自动控制样品台的开启与关闭,同时也减少了实验时对仪器的污染。


2022-02-10 09:40:16 805 0
本周课程预告---德国元素微课堂系列第二期

德国元素微课堂系列


       感谢大家对德国元素Elementar微课堂的支持,diyi期微课堂得到了广大客户的热烈响应,本周空中课堂周三、四,下午3-4点;德国元素继续陪伴您,且将聚焦备受瞩目的明星产品元素分析仪;我们不见不散!课程全部免费,赶快扫描二维码,报名本周课程吧!


元素分析仪varioELcube使用与维护


涉及内容:

1:仪器检漏

2:球阀维护

3:校准介绍

4:........其他


元素分析仪在烟草行业的解决方案


涉及内容:

       1.简述烟草行业的测试需求以及现有测试方法

       2.元素分析仪与现有测试方法在样品制备、处理、测定、数据结果等方面进行全面比对

       3.针对烟草行业应用,德国元素的相应解决方案








2020-03-31 13:21:46 278 0
安泰小课堂之四线法测量介绍

四线测试法被认为是目前为止zui好的消除引线电阻引入误差(或将其将至最小的)的测试方案,作为初学者来说,除了了解测试方法,了解它的原理及优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安泰测试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四线法测量的原理及特点:

(一)、四线法原理介绍

四线法,我们也可以称为四端点测量技术、开尔文测量法,是一种电子线路中的阻抗测量法,主要用于电阻阻值的精确测量。

(二)、二线法测量的局限

当我们在使用二线法测量电阻时,根据欧姆定律R=U/I,不论是近距离还是远距离测量阻值,测量结果都会受到导线电阻的影响,导致电压下降,远距离测量时由于导线更长造成的压降(电压下降)更大而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在实际测量中受限于某些条件而只能远距离测量电压,此时由于远距离测量中大电流流经长导线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压降,而对测量电阻阻值造成影响。

(三)、四线法如何精准测量

四线式测量方法示意图

四线法测量由额外导线引至伏特计,则可避免测量电阻时受到导线电阻造成的压降影响。由于伏特计内电阻极大,流经伏特计的电流值相比于流经待测电阻电流值小到可忽略,所以额外导线产生的压降不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此时所测电压与安培计所测电流之比即可近似为被测电阻阻值。

(四)、四线法测量的优点

1、导线电阻产生的电压差几乎为零,不影响电压测量结果。

2、由于仅有极小部分的电流(小到可忽略)流经伏特计,故也不影响电流测量结果。

3、待测电阻为低电阻,同样可精准测量。

你对四线制测量方法了解多少呢?你会使用四线制测量吗?如果您在用四线制测量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欢迎访问安泰测试网。


2021-09-26 15:16:16 270 0
【百特小课堂】何为激光粒度仪的测量下限





2023-06-01 09:59:03 134 0
精彩回放|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流变表征

如何正确理解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它包含哪些表征技术?分子量分布对黏流曲线和对动态模量分别都有哪些影响?本次课程TA仪器李润明博士就将在这一节的流变小课堂当中为大家剖析多个相关知识点:



GPC法分子量的标定及分布曲线

零切黏度对分子量的关联关系

案例——动态模量法评估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


精彩片段





2022-09-14 13:25:16 182 0
【THUNDER小课堂】脑神经发育

整个小鼠胚胎的图像:(左)原始宽场成像结果和(右)应用Large Volume Computational Clearing(LVCC)后的成像结果。图片来源:A. Popratiloff和Z. Motahari,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THUNDER Imager 3D Cell Culture和Large Volume Computational Clearing(LVCC)对小鼠胚胎快速、高对比度成像,实现了对轴突生长和脑神经发育的研究。许多在发育早期阶段损害神经回路发育的遗传性疾病被认为会对行为造成干扰。用小鼠模型研究早期神经发育的细胞变化、定义与人类疾病相似的行为及潜在发育机制,是非常困难的。而鉴别发育的神经元回路中三叉神经(其参与面部感觉和运动机能)轴突生长的早期分化,使得这些困难迎刃而解。


人们普遍认为,很多遗传性疾病都通过损害神经回路发育的早期阶段来对行为产生干扰[1]。事实证明,在模型动物中分辨早期神经发育中细胞的此类变化具有一定的难度。用与人类遗传性疾病中临床显著缺陷相似的基因突变小鼠模型来定义行为、神经回路和潜在发育机制,是非常困难的[1]。检测单个神经元初始分化中的变化难以实现。这些挑战可通过确定发育的神经回路中三叉神经这一关键组分的轴突生长的早期分化来解决[1]。通过着眼于参与面部感觉及运动机能如哺乳、进食、咬、咀嚼和吞咽等的三叉神经(脑神经V),以及轴突生长和原生传导通路,可以对使用组织学处理可能会缺失的三维环境进行研究[1]。本文介绍如何使用THUNDER Imager 3D Cell Culture和Large Volume Computational Clearing(LVCC)[2,3]对小鼠胚胎快速、高对比度成像,以帮助进行脑神经发育研究。


如要以实用高效的方式对整个小鼠胚胎成像,快速、清晰的高对比度3D成像解决方案,对于重要细节展示和解析大有益处。相较于激光共聚焦成像,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性采集到完整胚胎的成像结果。传统宽场显微成像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但是对厚标本的成像,如小鼠胚胎,通常会由于非焦平面信号的影响,呈现模糊的成像结果,降低图像对比度[2,3]。


使用THUNDER Imager 3D Cell Culture对小鼠胚胎成像。使用抗βIII微管蛋白(Tuj1)抗体对胚胎的神经系统和脑神经进行染色。结合BABB透明化处理,即可对整个胚胎中的神经系统进行三维结构成像。图1中的图像使用数值孔径(NA)0.75、工作距离700μm的20x多浸液物镜采集。该图像由32个视野拼接组成,成像深度为672 μm(337层切),采集了完整的胚胎结构。数据采集总时长为18分钟。


通过LVCC和Instant Computational Clearing(ICC)将宽场成像固有的非焦面模糊信号清除[2,3]。之后,再使用徕卡自适应式反卷积技术来增强三维特征结构的分辨率[4]。这种成像模式便于观察胚胎的神经结构以及胚胎的整体布局中更有价值的神经元定位

图1:展示整个小鼠胚胎的俯视图,显示原始数据(A)与应用LVCC后(B)的差异。根据相对物镜深度进行颜色标识的胚胎的角度视图,其中zui大深度为672 μm。C)应用LVCC后的脑部侧视图,显示了沿Z轴方向的精密细节。图片来源:Anastas Popratiloff博士和Zahra Motahari博士,乔治·华盛顿大学纳米制造与成像中心(GWNIC),美国华盛顿特区。

结论

与传统的宽场成像不同,THUNDER技术Large Volume Computational Clearing(LVCC)[2,3]在对小鼠胚胎中的脑神经发育成像时,显著增强了图像对比度,对精密细节有更好的解析。


References:

1.Z. Motahari, T.M. Maynard, A. Popratiloff, S.A. Moody, A.-S. LaMantia, Aberrant early growth of individual trigeminal sensory and motor axons in a series of mouse genetic models of 22q11.2 deletion syndrome,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2020) vol. 29, iss. 18, pp. 3081-3093, DOI: 10.1093/hmg/ddaa199.

2.J. Schumacher, L. Bertrand, THUNDER Technology Note: THUNDER Imagers: How Do They Really Work? Science Lab (2019) Leica Microsystems.

3.L. Felts, V. Kohli, J.M. Marr, J. Schumacher, O. Schlicker,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Clearing: A New Method to Remove Out-of-Focus Blur, Science Lab (2020) Leica Microsystems.

4.V. Kohli, J.M. Marr, O. Schlicker, L. Felts, The Power of Pairing Adaptive Deconvolution with Computational Clearing: Technical Brief, Science Lab (2021) Leica Microsystems. 


相关产品

THUNDER Imager 3D Live Cell 和 3D Cell Culture


2023-04-04 15:58:48 194 0
Webinar | 安东帕流变测量

炎炎夏日,来线上学习,让知识来“降温”,本期推荐流变相关的在线研讨会,点击“主题”进行报名,一起来充电。


01

主题:聚合物薄膜的表征

时间:2020-09-03

15:00-15:45

主讲人:Jiří Nohava, PhD., Tobias Husemann, Dr. Gregor Plohl, Dr. Matthias Walluch


02

主题:食品的流动特性控制

时间:2020-09-15

09:00-09:30

主讲人:Markus Nemeth, Dr. Pablo Zardoya-Laguardia


03

主题:锂离子电池组件的性能表征和优化

时间:2020-10-15

11:00-12:00

主讲人:Dr. Martin Thomas


2020-08-21 15:03:23 499 0
原子荧光小课堂—关注检测细节

       随着食品中重金属超标案例的增多,人们对于食品中重金属检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食品检测所得到的数据的准确与否和检测中使用的检测方法、使用的仪器以及使用的试剂、称装试剂的器皿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检测时使用的试剂、称装试剂的器皿是在检测中Z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今天金索坤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使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砷、汞等重金属元素时,使用的试剂和器皿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

       首先是检测中使用的试剂:有一些实验操作人员会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已经扣除了空白值,所以试剂底值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空白的荧光强度100,漂移为5%,那么5个荧光强度的差值对测设的结果影响的确不是很大,但如果空白的荧光强度为1000,那么就会有50个荧光强度的差值,如果样品正好也是50个荧光强度,那么就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是不同的,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试剂也会有差异,甚至于同一厂家生产的相同批号的试剂也会因为不同的试剂瓶而不同。所以就需要通过空白试验来减少试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另外,检测过程中使用到的器皿也可能对检测产生影响。所以器皿在使用前需要用酸浸泡。Z好直接将酸倒入器皿进行浸泡,而不是直接将器皿浸泡在酸缸中,因为酸缸也可能被污染。配制标准溶液的时候加入重铬酸钾可以减少器皿对汞的吸附。另外,实验证明与玻璃器皿相比,塑料器皿对汞的吸附性更小。

       当然,除了检测时使用的试剂、称装试剂的器皿之外,检测中使用的检测方法、使用的仪器对检测结果同样也有很大影响。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为检测砷、汞等重金属元素的主要仪器,在食品检测中发挥很大作用。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原子荧光技术的领跑者,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倾心打造出检测元素多、测试速度快、技术指标好、安装省事操作省心节约耗材的新一代原子荧光光度计,提高食品中重金属检测的准确性。相信有了先进的检测仪器再加上对检测细节足够关注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检测任务.

金索坤新SK-盛析 原子荧光光度计产品特色

1. 增加快速建立标准曲线功能,简化操作,提高测试效率。

2. 无需动力,自动排废,提高反应稳定性,精简装置。

3. 电路上增加分道信号控制模块,可保证双道同测砷锑及砷汞同测时,效果更佳。

4. 氩气流量采用进口质量流量计的数字控制方式,提高仪器在长时间工作下的稳定性。

金索坤SK-盛析 原子荧光光度计




(来源: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19-10-28 09:22:25 298 0
LINSEIS小课堂:《STA 同步分析仪》

     同步热分析仪(STA)是将热重分析 (TG )与差热分析(DTA )或差示扫描量热 (DSC )结合为一体,在同一次测量中利用同一样品可同步得到热重与差热信息的仪器。

STA的应用范围

       具体研究:无机物、有机物及聚合物的热分解;金属在高温下受各种气体的腐蚀过程;固态反应;矿物的煅烧和冶炼;液体的蒸馏和汽化;煤、石油和木材的热解过程;含湿量、挥发物及灰分含量的测定;升华过程;脱水和吸湿;爆炸材料的研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发现新化合物;吸附和解吸;催化活度的测定;表面积的测定;氧化稳定性和还原稳定性的研究;反应机制的研究。

LINSEIS STA 优点

      1.同步测量样品质量、热量变化

      2. -150℃ 至 2400℃,可以同时搭载双炉体

      3. 适用氧化还原性气氛

      4.提供水蒸气,热红、热质联用等附件

STA 实验中注意事

       1、检查坩埚是否洁净、无破损或裂纹,应使用镊子夹取,避免用手触摸。干锅用完后需用超声处理,然后酒精清洗并干燥。

       2、定期清洁炉腔出气口,用无水酒精去除垢物,防止堵塞。

       3、通过惰性气氛下草酸钙的差热曲线定期检查仪器的气密性

tips:高精密仪器使用需要用户使用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与售后工程师的培训,定期的检修与故障排查能使仪器拥有更长久的使用寿命。LINSEIS专业售后团队,期待与您的合作。

2019-11-21 09:32:43 341 0
活动报道 | CytoFLEX SRT全国巡演行程过半,精彩继续

CytoFLEX SRT自上市后就凭借创新技术简化流式分选实验操作受到科学家们的喜爱,寒潮降临也挡不住大家现场了解CytoFLEX SRT的热情。近日,CytoFLEX SRT全国巡演杭州站、厦门站和长沙站相继举办,为大家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杭州站 2022年11月18日


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宋兴辉老师和来自西湖大学的丁熙来主任为我们带来实验第 一线的经验分享。宋兴辉老师介绍了如何通过三步策略提高单细胞分选的得率以及如何用流式实现小颗粒的定性定量分析和分离。丁熙来老师作为CytoFLEX SRT的首批用户,为我们介绍了CytoFELX SRT的使用技巧。两位作为在流式领域活跃多年的专家,提问环节为观众们解答了非常多流式实验和平台管理相关的问题,现场的讨论非常热烈。


厦门站 2022年11月19日


本次活动邀请了厦门大学许韧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他关于成骨不全症的思考,让我们对其疾病成因的基因缺陷和治 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许教授也呼吁我们对这种瓷娃娃罕见病报以关注。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海峡实验室的燕双仟教授让我们从纳米材料的角度看到流式在肿瘤治 疗中的应用,尤其是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来自厦门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的沈东炎主任技师为我们分享了自己对细胞治 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与挑战的理解,从产学研医多方面介绍了目前细胞治 疗的发展情况。


长沙站 2022年11月25日


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湖南大学的刘斌教授为我们带来仿生纳米药物递送体系应用研究,让大家对纳米材料的功能,尤其在肿瘤治 疗领域的应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了解流式在其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的“芙蓉学者”特聘教授蔡雄教授分享了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 疗研究。来自深圳湾实验室的李梦元老师,同样是CytoFLEX SRT的首批使用客户,为我们带来非常实用的CytoFLEX SRT使用经验分享。来自湖南大学交叉研究院的范家龙博士分享了流式细胞仪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活动中贝克曼库尔特北区流式经理申超,高级流式应用专家芶继龙也为大家介绍了CytoFLEX SRT流式分选仪的特点和应用,大家也现场感受CytoFLEX SRT智能与高效,体验创新技术如何让流式分选更加简单。


我们的巡演还在继续,敬请期待~



2022-12-01 20:12:23 483 0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