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专业分析仪器,检测仪器平台,实验室仪器设备交易网
科学实验室 心理实验室 高校心理实验室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高校心理实验室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近年来,高校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他杀事件频繁发生。无论是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杀人事件”,还是近期发生的复旦投毒案、江歌遇害案等,这一系列事件正为我们敲响警钟。本文从高校心理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出发,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心理咨询的重视度不够

(二)偏重适应性咨询,忽视发展性咨询 

(三)所配备的心理咨询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四)高校、家庭、社会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二、我国高校心理实验室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高校心理实验室的重视,争取多方支持 

心理咨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心理素质水平又直接制约着人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高校管理者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加大对这项工作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同时,不能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时间和场所全部寄托于高校,家庭和社会要同样重视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互通、资源互助的强大体系,为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采用有效的、学生易接触到的宣传方式,如心理健康选修课、心理健康讲座、学校宣传栏、网页,另外,还可以开展朋辈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纠正他们对心理咨询存在的错误认识。

(三)重视发展性咨询,加大对学SF展性问题研究 

目前,我国的心理咨询主要分为两类,即适应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高校应把ZD放在适应性咨询上,因为确实有一部分大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而导致适应不良,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但是,大学生并非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即使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某种情绪或行为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基本上也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因此,在高校心理咨询中,不仅仅是防御心理疾病,发展性咨询才是高校心理的Z高目标。 

(四)加强咨询人员专业培训,建立专兼结合队伍 

当前,高校内从事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教师专业水平普遍偏低,要改善这一状况,当务之急是对在职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可以采用短期培训和连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但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心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的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考虑在有条件的院校开办心理咨询专业方向的专门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以输出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咨询方式 

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别采用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其中个别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传统做法,其特点是效率高,但费时。团体咨询一般是将有类似心理困扰和发展需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辅导者带领小组成员针对共同关注的如人际交往、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问题,通过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训练,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能力发展。


2018-04-18      浏览次数:1057次
本文来源:https://www.yiqi.com/retiao/detail_1895.html
  • 最新资讯
  • 心理实验室
  • 心理实验室
  • 心理实验室
官方微信

仪器网微信服务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仪器网官方订阅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在线客服

咨询客服

在线客服
工作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企业专属客服
电话客服:  400-822-6768
工作日:  9:00-18:00
订阅商机

仪采招微信公众号

采购信息一键获取海量商机轻松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