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专业分析仪器,检测仪器平台,实验室仪器设备交易网
化学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类型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类型

推荐访问 化学反应

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可简记为AB+CD=AD+CB。既然是交换就要符合交换的规律:

  首先要满足交换的条件即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复分解反应中交换的阴(阳离子)化合价总和要相等;二是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其次是交换要有交换的场所。复分解反应的场所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为了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能正确地使用物质的溶解性。

  再次交换要有交换的结果,没有结果的交换是不成功的交换。复分解反应交换的结果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一沉淀、气体、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酸和碱性氧化物型:酸+酸性氧化物→盐+水

  可溶性酸和碱性氧化物一般条件下都能反应。如:

  Na2O+2HCl=2NaCI+H2O;CuO+H2SO4=CuSO4+H2O

  2、酸和碱型:酸+碱→盐+水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如:

  H2SO4+Cu(OH)2=CuSO4+2H2O;NaOH+HCI=NaCI+H2O

  3、酸和盐型:酸+盐→新盐+新酸

  反应物中酸必须是可溶的,盐可以不溶于水但必须溶于酸,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等弱电解质。如:

  ①如盐不溶,则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否则不发生。2HCl+CaCO3=CaCl2+H2O+CO2↑

  ②如盐可溶,则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BaCl+H2SO4=BaSO4↑+2HCl

  另外根据酸的挥发性不同也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CI(固体)+H2SO4(浓)→2HCI↑+Na2SO4

  4、盐和碱型: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只有铵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如:2NaOH+CuSO4=Na2SO4+Cu(OH)2↓;NaOH+NH4Cl=NaCl+NH3↑+H2O

  5、盐和盐型:盐(1)+盐(2)→新盐(1)+新盐(2)

  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必须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Na2SO4+BaCl2=2NaCl+BaSO4↓;CuSO4+Ba(OH)2=BaSO4↓+Cu(OH)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单凭这几个条件,遇到题目往往容易发生错误,例如将碳酸钡加入到硫酸钠溶液中,两种物质真的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如果只是考虑交换成分得到生成物,的确满足教材中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碳酸钡本身就是个沉淀,它无法和硫酸钠溶液发生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是针对生成物提出的,实际上两种化合物要发生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也有要求。鉴于复分解反应的类型较多,初中化学对酸、碱、盐的知识介绍有限,同学们对于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如果要发生复分解反应,除了要满足教材中提出的条件,还必须满足:有酸参加酸可溶,无酸参加都要溶。


复分解反应进行的依据

  复分解反应要进行,电离出的离子混合后,浓度要减小。若离子浓度不减小,则反应不能发生。例如,KNO3+NaCl≠NaNO3+KCl。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

  1、反应中有溶解度极小的物质生成(即产生沉淀,用“↓”表示)。

  例如:KCl+AgNO3→AgCl↓+KNO3

  2、反应中产生了气体物质(用“↑”表示)。

  例如:CaCO3+2HCl→CaCl2+H2O+CO2↑

  3、反应中有水生成。

  例如:NaOH+HCl→NaCl+H2O

  只要具备了上述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即可进行到底。

酸碱盐溶解性表记忆

  有些同学看到酸碱盐溶解性表就有恐惧感。其实只要通过观察,对比。溶解多的记不溶的、不溶解多的就记溶解的。

  溶解性表只要几分钟就能热记:钾、钠、铵的盐和碱都是溶于水的,硝酸盐也是全溶于水的,所以不要记。而碱里面除了钾、钠,铵之外要记钡,即氢氧化钡是除了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氨水之外能溶于水的碱。

  氢氧化钙是常用的微溶于水的碱。硫酸盐里记硫酸钡不溶,其余溶。其中硫酸钙、硫酸银是微溶于水的。

  关于硫酸钙微溶于水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选稀盐酸不选稀硫酸时已经知道;关于硫酸银的微溶于水在检验溶液中是否同时含有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也应该掌握。氯化物中记氯化银不溶;碳酸盐除了钾、钠、铵之外都不溶。


2018-09-12      浏览次数:119255次
本文来源:https://www.yiqi.com/retiao/detail_2581.html
热门标签:

看过《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类型》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 最新资讯
  • 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 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官方微信

仪器网微信服务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仪器网官方订阅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在线客服

咨询客服

在线客服
工作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企业专属客服
电话客服:  400-822-6768
工作日:  9:00-18:00
订阅商机

仪采招微信公众号

采购信息一键获取海量商机轻松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