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17:05:07碳排放交易
碳排放交易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政府设定碳排放总量上限,并将碳排放权以配额形式分配给各企业或单位。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碳排放情况进行买卖,若实际排放量少于配额,可将剩余配额出售;若超过,则需购买额外配额。这一机制旨在通过市场手段促进减排,降低碳排放成本,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碳排放交易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资源:9558个    浏览:16展开

碳排放交易相关内容

产品名称

所在地

价格

供应商

咨询

WD-PF1000便携式碳排放(碳通量)监测系统
国内 北京
¥1
沃德精准(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WD-CF1000碳排放(碳通量)监测系统
国内 北京
¥1
沃德精准(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水泥化工碳排放烟气排放监测
国内 上海
¥58000
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GLA331-MCEA1增强型多气体碳排放分析仪
面议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便携式碳排放检测仪
国内 山东
¥59000
青岛国瑞力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2022-04-01 15:03:49同位素 | 湿地土壤CO2和CH4排放及其碳同位素特征
CO2和CH4排放增加是全 球变暖的主要原因(IPCC,2013),人类活动导致大约44%和60%的CO2和CH4排放到大气中。人类活动如拦河筑坝干扰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引发大量土壤CO2和CH4排放。然而,目前对湿地水库CO2和CH4排放及其碳同位素特征的影响机制知之甚少。基于此,为了填补研究空白,在本研究中,来自云南大学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研究团队在三峡消落区原位条件下调查了4个海拔梯度(即不同淹水状态)(>175 m,160–175 m,145–160 m和<147 m)饱和和排干状态下CO2和CH4排放模式及其碳同位素特征,以及相关的控制因子。他们作出了如下假设:1)由于淹水下优势植物种的转变,土壤条件(例如土壤基质质量,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将会改变CO2排放以及CO2的δ13C值;2)CH4排放模式及其同位素特征对淹水更敏感,反映了土壤厌氧环境的增加;3)不同淹水状态下(例如饱和和排干状态下)将会导致酶表达和微生物属性的改变,进而极大影响CO2和CH4排放。图1 重庆忠县研究区位置(a);三峡消落区采样地卫星图像及沿海拔梯度详细的静态通量室放置图(b)。作者于2017年6-8月测量了土壤/水大气界面CO2和CH4的交换率。利用ABB LGR CO2同位素分析仪分析CO2的浓度及δ13C,并利用ABB LGR甲烷碳同位素分析仪分析CH4的浓度及δ13C。【结果】高海拔地区CO2排放明显较高,饱和状态和排干状态之间差异显著。相比之下,在整个观测期,高海拔地区(41.97 μg CH4 m-2 h-1)平均CH4排放量高于低海拔地区(22.73 μg CH4 m-2 h-1)。从饱和状态到排干状态,低海拔CH4排放降低了90%,在高海拔增加了153%。与低海拔和高地相比,高海拔CH4的δ13C更富集,饱和状态比排干状态更贫化。作者发现土壤CO2和CH4排放与土壤基质质量(例如,C:N)和酶活性密切相关,而CO2和CH4的δ13C值分别主要与根呼吸和产甲烷细菌活性有关。具体而言,饱和和排干状态对土壤CO2和CH4排放的影响强于水库海拔的影响,从而为评估人类活动对碳中和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不同海拔下土壤CO2排放的周平均值以及整个非淹水期土壤CO2排放量。不同海拔下CH4排放的周平均值以及整个非淹水期土壤CH4排放量。土壤饱和和排干状态下不同海拔CO2(a)和CH4平均排放量(b)。【结论】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CO2和CH4排放及其碳同位素特征的变化受周期性淹水的强烈影响,可以确定其CO2和CH4的源/汇强度。与高地相比,消落区土壤环境适宜,酶活性较高,土壤基质质量较低,因此CO2排放量较高。土壤呼吸CO2的δ13C值进一步证实了,基质质量和酶活性变化是CO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随着高地CH4吸收,消落区CH4累积排放量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区增加。基于CH4的δ13C值,作者得到的初步结论是饱和状态下较高的CH4排放以较强的厌氧环境中乙酸盐裂解过程为特征。因此,结果强调了拦河筑坝引发了周期性淹水,导致土壤质量、酶表达和微生物利用C的策略,以及甲烷氧化过程的转变,潜在的改变了CO2和CH4排放及其碳同位素特征。
415人看过
2025-04-28 12:30:14红外碳硫分析仪基本组成
红外碳硫分析仪基本组成 红外碳硫分析仪是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样品中碳(C)和硫(S)元素的含量。其的分析能力,使其在钢铁、化工、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基本组成,了解其核心技术与工作原理,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依赖于红外光谱技术,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光照射下的吸光度变化,来定量分析其中碳和硫元素的含量。分析仪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红外光源:该部分负责产生稳定的红外光束,作为仪器测量的基础。常见的光源有碳氘灯、钨丝灯等,它们能够提供所需的红外辐射。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红外光束引导至样品,并通过反射、透过等方式实现光路的调节。通常包括反射镜、滤光片、透镜等,确保红外光束能照射样品。 样品炉:样品炉是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用于加热样品。高温条件下,样品中的碳和硫会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CO₂)和二氧化硫(SO₂)气体。 气体检测系统:在样品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会通过气体检测系统被捕捉。通过红外光谱吸收的特性,检测系统能够精确测定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浓度,从而间接计算出样品中的碳和硫含量。 信号处理和显示系统:该系统将气体检测结果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终以数值的形式呈现在仪器的显示屏上,方便操作人员读取结果。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它负责设置温度、时间以及其他关键参数,确保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综合来看,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基本组成体现了光学、热力学和气体分析等多学科技术的集成。每一个部件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仪器能够高效、地完成对碳硫元素含量的分析任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碳硫分析仪在工业和科研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成为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检测工具。
24人看过
2025-01-02 12:15:12红外碳硫分析仪有哪些特点?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特点 红外碳硫分析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炭、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中碳和硫元素的快速检测。它利用红外吸收法对样品中的碳硫含量进行精确测量,以满足各类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需求。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外碳硫分析仪的主要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应用优势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碳硫分析仪主要基于红外吸收技术,通过分析样品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特征,确定其中碳和硫元素的含量。在操作过程中,样品在高温下燃烧,释放出的气体经过特殊装置与红外传感器接触,通过对吸收光谱的测量,精确计算出碳和硫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是目前分析碳硫元素含量的常用技术之一。 二、红外碳硫分析仪的主要特点 高精度和高灵敏度 红外碳硫分析仪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其传感器和光谱仪系统经过精密校准,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浓度的碳和硫元素,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红外吸收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微量的碳和硫成分,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检测需求。 快速分析 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红外碳硫分析仪具有显著的时间优势。其测试速度非常快,通常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一次分析。对于需要大量样品分析的场合,红外碳硫分析仪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自动化水平。 无需化学试剂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无需使用化学试剂。传统的碳硫分析方法通常需要化学试剂来促使反应,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实验中的潜在风险。而红外分析方法则仅依赖于红外光谱,省去了化学试剂的使用,降低了分析过程中的污染和误差,且使得仪器的维护更加简便。 操作简便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过多的专业背景。仪器配备了用户友好的界面和自动化的分析软件,使得从样品准备到数据输出的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简易的步骤完成。设备通常具备自动清洗功能,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适用性强 红外碳硫分析仪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无论是煤炭、钢铁、矿石,还是石油、化肥、化学原料,红外碳硫分析仪都能够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因此,这种设备在能源、冶金、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应用前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对原料及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确测量碳和硫元素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红外碳硫分析仪凭借其高效、无损、的特点,已经成为各大行业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红外碳硫分析仪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能够满足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检测需求。 结语 红外碳硫分析仪凭借其高精度、快速分析、无需化学试剂、操作简便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成为各大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碳硫分析仪将在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和科研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70人看过
2025-04-28 12:30:14红外碳硫分析仪的结构特点
红外碳硫分析仪是一种高精度、快速分析元素含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材料分析、矿产勘探及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外碳硫分析仪的结构特点,并解析其如何通过独特的设计提高分析效率与度。了解这些结构特点,不仅有助于科学工作者提升仪器的使用效果,也为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核心结构包括光源系统、样品室、红外检测器、光学系统和数据处理模块。每一部分都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从而确保仪器的高效运作和高准确度。光源系统通常采用稳定性较高的红外光源,这保证了分析过程中稳定的辐射输出。样品室的设计则考虑到样品的处理方式,常见的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不同类型的样品室,它们通过精密的控制,确保样品在红外光线照射下产生可靠的响应信号。红外检测器负责接收通过样品后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后续处理。整个光学系统则确保红外线能地照射到样品并实现佳的分析效果。 数据处理模块是红外碳硫分析仪的“脑部”,它负责对信号进行解析并输出相应的结果。该模块通常搭载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分析并得出碳、硫元素的含量比例。除此之外,分析仪器的结构设计还重视操作便捷性与维护的简易性。例如,模块化设计便于定期清洁与更新升级,降低了长期使用中的故障风险。 通过对红外碳硫分析仪结构的全面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其在保证精度的还考虑到了操作便捷性与长效使用。这些结构特点使得该仪器不仅能快速、准确地完成碳硫含量的分析任务,还能在多种应用环境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是现代分析化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28人看过
2025-04-30 13:15:19碳硅炉前分析仪测量原理是什么?
碳硅炉前分析仪测量原理 碳硅炉前分析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冶金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炼钢、铸造等工业领域。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和分析炉前物料中碳、硅含量,确保冶炼过程的控制,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碳硅炉前分析仪的测量原理,解析其工作机制、主要技术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为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理论支持。 碳硅炉前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碳硅炉前分析仪的核心功能是通过高精度的分析技术,实时监测炉前的碳、硅含量,保证冶炼工艺的顺利进行。其工作原理基于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分析原理。具体来说,分析仪通过将炉前物料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样本引入分析室,并通过激光或电磁波激发样本中的元素。在此过程中,不同元素会对激发波长做出不同的响应,从而通过光谱图或电化学信号,获取物料中的碳和硅含量。 光谱分析技术 光谱分析是碳硅炉前分析仪常用的测量手段之一。该技术通过激发炉前样品中的元素,使其发生特定波长的辐射,进而通过光谱仪对这些辐射进行捕捉与分析。根据不同元素的发射光谱特征,可以准确判断出炉料中碳、硅的浓度。该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优势,因此成为冶炼过程中实时监控和调控的重要工具。 电化学分析原理 另一种常用的测量原理是电化学分析法。在此过程中,碳硅炉前分析仪通过电极与样品之间的电流或电压变化,测定炉料中碳、硅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炉前环境中提供持续可靠的分析数据。 碳硅炉前分析仪的技术优势 实时性强:碳硅炉前分析仪能够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为生产过程提供即时反馈,优化操作决策。 精度高:通过精密的光谱和电化学分析,仪器能够达到极高的测量精度,确保冶炼过程中的碳硅成分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操作简便:现代碳硅炉前分析仪通常配备用户友好的界面,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人为误差。 适应性强:设备可在极端的炉前高温和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适用于多种冶炼作业需求。 应用领域 碳硅炉前分析仪在钢铁冶炼、铸造行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通过精确监控碳硅含量,可以优化冶炼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铸造行业则借助该仪器实现材料成分的控制,从而提高铸件的强度和耐用性。 结语 随着冶金行业对精确控制和高效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碳硅炉前分析仪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通过先进的光谱分析和电化学原理,为冶炼过程提供数据支持,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冶金行业来说,掌握并应用这一技术,将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14人看过
中国通信院
氢能源行业发展
风电检测系统
三维电镜显微镜
高耗能仪器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全球产业融合
海洋环境保护
生物医学实验室
智能仪器设备
算力基础建设
仪器信息安全
chatgpt
环芳烃测定
环保仪器产业
环保检测仪
国家卫健委
量子处理器
仪器精密性
生成式AI
光合成细胞
人脑计算机
无钴锂电池
现代航运发展
工程机械设施
黄曲霉素荧光测定
仪器仪表发展机遇
碳排放交易
金属变形研究
仪器行业迭代
氢能源发展
航运服务业
风电检测仪
内外贸一体化
生态环境保护仪
大数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