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01-24 09:34:44微米位移台
- 微米位移台是一种高精度的机械装置,用于实现微米级别的线性或旋转位移。它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检测、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用于精确定位、样品扫描或微小调整。微米位移台通常采用精密导轨、压电陶瓷或步进电机等驱动方式,具有高分辨率、重复定位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闭环反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资源:762个 浏览:13次展开
微米位移台相关内容
微米位移台产品
产品名称
所在地
价格
供应商
咨询
- CERES亚微米级3D金属打印
- 国内 广东
- 面议
-
深圳摩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高精度六轴位移台/六足位移台Hybrid Hexapod
- 国内 上海
- 面议
-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四维组合位移台
- 国内 北京
- 面议
-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四维组合位移台
- 国内 北京
- 面议
-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六维组合位移台
- 国内 北京
- 面议
-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微米位移台问答
- 2022-01-25 12:56:040.1微米颗粒检测方案
- 0.1微米液体颗粒计数仪产品介绍:0.1微米液体颗粒计数器、电子半导体清洁度检测仪可以对液体颗粒度、清洁度和污染物监测和分析;清洗剂、药液、纯净溶液和超纯水中不溶性微粒测试。0.1微米液体颗粒计数器、电子半导体清洁度检测仪采用英国普洛帝核心技术—“微激光测量颗粒”,并采用经典方法,内置用户所需多种标准。经典第七代应用软件平台,清洗、检测、校准和标定各模块可实现方便的设定和操作,内置阈值、粒径曲线和脉冲阻值,可设定任意设定通道粒径值。全新微电脑彩屏显示,内置操作系统和微型打印机,无需外接电脑和打印机可直接测试和打印。内置操作系统和微型打印机,无需外接电脑和打印机可直接测试和打印。具有标准串行RS232口,可外接计算机存储检测结果,方便数据分类、检索。提供校准物质,协助客户每年一次的校准计量工作。提供行业*的“OIL17服务星”签约式服务,365天无忧使用。0.1微米液体颗粒计数仪产品应用:0.1微米液体颗粒计数器、电子半导体清洁检测仪可以对清洗剂、半导体、超纯水、电子产品、手机玻璃、平板玻璃、硅晶片、手机零部件、电子、半导体、纯水机、纳米过滤、微米过滤等领域进行固体颗粒污染度检测,及对有机液体、聚合物溶液进行不溶性微粒的检测。
174人看过
- 2020-10-21 10:36:45Attocube公司低温纳米位移台在NV-色心前沿进展
- 近年来,金刚石NV色心(Nitrogen-vacancy defect centers)在科研界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重视。NV色心独特且稳定的光学特性使其拥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大力兴起的量子信息领域,NV色心可以作为单光子源用于量子计算。而且NV色心作为具有量子敏感度的传感器,还可应用于纳米级分辨率的磁场、电场、温度和压力的探测。在生物学领域,NV色心更是很好的生物标识物,具有光学性能稳定,细胞毒性低的优点。 德国attocube systems AG公司针对NV色心应用领域开发了多款低温纳米精度位移器及扫描器,为低温下的NV色心准确位移、旋转及扫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下我们总结了低温环境中(4K)NV色心研究的典型实验方案。1. 基于NV 色心的量子网络节点和寄存器设计 量子网络节点的实现是未来量子网络乃至量子互联网的基本要求。这样的量子寄存器在不干扰底层量子状态的情况下负责接收或发射信息。近期,美国哈瓦德大学(Cambridge,MA,USA)的Marko Loncar和Mikhail Lukin小组提出了基于金刚石纳米腔中硅空位色心的基本量子网络节点。课题组在稀释制冷机中采用德国attocube的极低温纳米位移器ANPxyz101和atocube的低温复色差物镜搭建的极低温mK共聚焦显微镜,对金刚石晶格中的光学活性点缺陷进行了表征。此外,作者还通过将系统耦合到入射光光子以及附近具有100 ms退相干时间的核自旋来演示作为量子寄存器节点的工作原理。使量子中继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多详情请点击: C.T. Nguyen et al, Phys. Rev. B 100, 165428 (2019)图一、基于德国attocube公司的极低温纳米精度位移台和低温消色差物镜搭建的共聚焦显微镜图二、系统原理图2. NV 色心在加压凝聚态系统中的量子传感 压力引起的影响包括平面内部性质变化与量子力学相转变。由于高压仪器内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梯度,例如金刚石腔,致使常用的光谱测量技术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巴黎第十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科研团队共同研发了一个新奇的纳米尺度传感器,研究者把量子自旋缺陷集成到金刚石压腔中来探测极端压力和温度下的微小信号,空间分辨率不受到衍射极限限制。 为此,加州伯克利大学团队使用与光学平台高度集成的闭循环德国attocube公司的attoDRY800低温恒温器来进行试验,attoDRY800中集成了attocube公司的极低温纳米精度位移台,以此来实现快速并且准确控制金刚石压强的移动以及测量实验。更多详情请点击:S. Hsieh et al., Science, Vol. 366, Issue 6471, pp. 1349-1354 (2019) M. Lesik, et al., Science, Vol. 366, Issue 6471, pp. 1359-1362 (2019)K. Yau Yip et al., Science, Vol. 366, Issue 6471, pp. 1355-1359 (2019)图一、实验示意图及测量结果3. NV 色心的自旋与光子的增强耦合研究 可靠的量子信息系统需要不同的量子系统结合它们各自的高特性来实现。光子作为局域量子比特之间的媒介提供了尤为灵活和普遍的可能性。因此,对固体量子比特与光子的有效耦合是量子计算的基本要求。氮空位ZX具有较长的自旋相干时间,其自旋可以通过光学初始化、操纵和检测。然而,只有大约3%的光子发射被跃迁到了零声子线中。这很大的限制了单光子的区分效率和自旋与光子的相干相互作用信噪比。德国萨兰大学(Saarbrücken, Germany)的Christoph Becher小组设计和制造了一个可调谐二维光子晶体腔(图1A),并报道了一个数量级的增强发射率(图1B)。通过激光诱导,实现了M0腔模式与NVZX零声子线共振的调谐。原位光学测量可控制实时的调谐过程。其制作优化和调谐结果是光学自旋读出结果是其信噪比的三倍。Christoph教授提出的制造工艺和实验装置,可以获得更高的信噪比。为未来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客观的前景,在此测量实验中使用的德国attocube公司制造的低温纳米位移器ANPxyz101,能够在极低温环境下,实现5 mm*5 mm*5 mm的行程,而且能够实现200 nm分辨率,1 μm精度的闭环反馈。更多详情请点击:T. Jung, et al; "Spin Measurements of NV Centers Coupled to a Photonic Crystal Cavity", arXiv:1907.07602 (2019)图一、A 实验制备的可调谐的二维光子晶体腔体;B 在637.4 nm处M0腔模式和NV-ZPL的相互作用4. 总体NV色心信号收集实验 将磁性样品覆盖在表面具有较多NV色心的块体金刚石衬底上。这个NV色心表面层通常由离子注入或在金刚石表面合成富氮表面层来实现。通常采用532 nm的激光激发NV色心到激发态,并在630-800 nm波长范围收集荧光信号。同时利用微波信号激发和探测NV色心的自旋态(ESR)。荧光信号由二维的CCD探测阵列收集成像并与样品相对应。与单个NV色心的研究不同,该实验方案采用大工作距离获得大视野范围的成像,从而实现大面积信号的采集。该实验方案中对于块体金刚石衬底及磁性样品的准确位移采用的是attocube公司的ANP341系列纳米精度位移台,该位移台可以在4K低温强磁场环境中实现20 mm超大行程的位移,位移步长小至20 nm@4K,垂直方向的载重达2 Kg,低温下采用电阻式传感器,可以实现200 nm的分辨率,1 μm的重复精度。 图一、 CCD与显微镜成像系统图二、 低温强磁环境兼容纳米精度位移台 ANP3415. 单个NV色心研究:样品表面的纳米金刚石 纳米金刚石的单个NV色心探测可以通过共聚焦显微技术来实现。该实验装置包括attocube的三维低温纳米位移台,Z方向可以准确调整样品到焦平面,XY可以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采用532 nm激光激发,对630 nm-800 nm范围的荧光信号进行采集。采用可调的微波信号对NV色心的自旋态进行激发,通过荧光信号的峰值位移来确定其自旋态。整个实验在4K低温恒温器中进行。为了研究感兴趣的区域,通常将金刚石粉末(20-30 nm)均匀的撒在样品表面,然后使用attocube三维纳米位移台来扫描样品并且对特定NV色心进行测量,并且可以通过单个NV色心观测较大温度范围内的样品性质。图一、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示意图 Tokura课题组成功的运用此技术研究了FeGe样品中的磁涡旋结构。更多细节请参考:Using NV-Center 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 (ODMR) as a Probe for Local Magnetic Dynamics in Transition Metals6. 扫描探针量子探测器(例如:扫描磁力显微镜) 将一个NV色心固定在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探针末端。可以通过在针尖上“粘贴”纳米金刚石,或采用纳米压印与O2刻蚀技术将块体金刚石加工成再用N-14注入来实现NV色心,现在甚至已经有商业化的针尖。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将激发光聚焦在扫描探针的NV色心上。实验中样品的准确扫描是通过attocube公司的低温纳米精度位移台进行。这样便可实现对样品表面的纳米级精度大范围成像测量。该技术理论上可以对多种与NV色心荧光相关的特性进行高精度显微学测量。图一、扫描探针显微镜示意图 Jayich课题组 (UCSB)运用这一技术在BaFe2(As0.7P0.3)2 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附近(30K)成功观测到了旋涡。这一技术在研究材料低温下的新奇性质方面前景广阔。更多细节请参考:Scanned probe imaging of nanoscale magnetism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with a single-spin quantum sensor.7. 基于NV色心显微镜对畴壁跳变的纳米级成像与控制 磁力线中的畴壁可能对未来的自旋电子器件是有用的,因此其纳米尺度的表征是迈向实用化的重要一步。正如法国科学家Vincent Jaques在《科学》杂志上所展示的那样,基于AFM/CFM的NVZX显微镜可以对1 nm厚的铁磁纳米线中的畴壁进行成像,以及单个畴壁钉扎位置之间的跳跃。同时,研究还表明,由于高的局部激光功率,畴壁可以通过局部加热诱导跳跃而沿导线移动。对实验结果起关键作用的是德国attocube公司的低温纳米位移台,其能够实现低温下纳米精度的样品位移、倾角、旋转和扫描等功能。更多详情请点击:Tetienne et al ., Science 344, 1366(2014)图一、实验装置示意图
455人看过
- 2020-10-19 10:39:41全新亚微米红外&拉曼同步测量关键技术助力多层薄膜内部组成分析
- 包装薄膜材料常使用传统红外光谱进行表征,但传统FTIR通常只能测单一红外光谱,不具备样品红外光谱成像功能或成像空间分辨率受红外波长限制,通常仅为5-10 μm。在实际应用中,层状材料越来越薄,这对常规FTIR技术的空间分辨率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全新光学光热红外光谱技术 光学光热红外光谱技术(O-PTIR)可在非接触反射模式下对多层薄膜进行亚微米级的红外表征,同时探针激光器会产生拉曼散射,从而以相同的亚微米分辨率在样品的同一点同时捕获红外和拉曼图像。基于光学光热红外光谱技术的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光学光热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将中红外脉冲可调激光器与可见探测光束结合在一起,克服了红外衍射极限。将红外激光调谐到激发样品中分子振动的波长时,就会发生吸收并产生光热效应。如图1所示,可见光探针激光聚焦到0.5 μm的光斑尺寸,通过散射光测量光热响应。红外激光可以在一秒钟或更短的时间内扫过整个指纹区域,以获得红外光谱。图 1. 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 红外和拉曼光谱的光束路径示意图。 红外&拉曼同步测量 传统的透射红外光谱通常不能用于测量厚样品,因为光在完成透射样品之前会被完全吸收或散射,导致几乎没有光子能量到达检测器。由于光学光热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技术,因此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可以对较厚的样品进行红外测量,极大地简化了样品制备过程,提升了易用性。在图2中,作者使用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针对嵌入环氧树脂中的薄膜样品横截面进行了分析。 图2线阵列中各点之间的数据间隔为500 nm。 由于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与传统FTIR光谱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使用现有的光谱数据库搜索每个光谱。对红外光谱的分析对照可以清楚地识别出不同的聚合物层,聚乙烯和聚丙烯,以及嵌入的环氧树脂。图 2.上:薄膜横截面的40倍光学照片;中:红外光谱从标记区域收集;下:同时从标记区域收集拉曼光谱。化学组分分布的可视化成像 当生产层状薄膜时,产品内部的化学分布是产品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独特地实现了高分辨率单波长成像,以突出显示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化学分布。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可以在每层的独特吸收带处采集图像,以此实现显示层的边界和界面的观察。图3展示了多层膜截面的光学图像。从线阵列数据可以看出,中间位置存在一个宽度大约为2 μm的区域,该区域与周围区域的光谱差异很大。红色光谱显示1462 cm‑1处C-H伸缩振动显著增加。图3. 上:薄膜截面的40倍光学照片;下:标记表示间距为250 nm的11 µm线阵列。 红外单波长成像使我们能够清晰地可视化层状材料的厚度和材质分布,如图4所示。从图像中可以看出,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红外显微镜可以在非接触状态下进行反射模式运行,以高的空间分辨率提供单波长图像。图4. 红外单波长成像层状材料的成分分布。总结 通过同时收集红外和拉曼光谱,科学家发现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可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多层膜。收集的光谱与传统的FTIR光谱显示出> 99%相关性,并且可以在现有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此外,使用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进行单波长成像可实现亚微米分辨率样品中组分的可视化。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薄膜材料的整体构成。总体而言,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首次提供了可靠且可视化的亚微米红外光谱,目前它已在高分子、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化工药品、微电子器件、农业与食品、环境、物证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623人看过
- 2020-11-19 15:54:57伯东离子刻蚀机 IBE 用于金铜镍银铂等材料微米级刻蚀
- Hakuto 日本原装设计制造离子刻蚀机 IBE , 提供微米级刻蚀 , 满足所有材料的刻蚀 , 即使对磁性材料 , 金铜镍银铂等金属及复合半导体材料 , 这些难刻蚀的材料也能进行微米级刻蚀 .伯东离子刻蚀机 IBE 组成主要包含真空刻蚀腔体 , 样品台 , 离子源等 . 其配置如下 :一. 真空腔体伯东离子刻蚀机 IBE 的真空刻蚀腔体配置的是德国 Pfeiffer 分子泵 .Pfeiffer 分子泵抽速范围 10 至 2700 L/S , 转速高 90,000 rpm , 极限真空 1E-11 mbar , 能满足各种各样真空度要求 . 伯东是 Pfeiffer Vacuum 德国普发真空产品授权代理商 , 销售维修普发 Pfeiffer 真空产品已超过 20 年 . 二. 离子源伯东离子刻蚀机 IBE 配置的美国考夫曼博士设立的考夫曼公司 KRI 考夫曼 离子源 .可选的离子源包括 :射频离子源 : RFICP380 , RFICP220 , RFICP140 , RFICP100 , RFICP40考夫曼离子源 : KDC160 , KDC100 , KDC75 , KDC40 , KDC10霍尔离子源 : eH3000 , eH2000 , eH1000 , eH400 , 线性霍尔离子源 eH Linear 伯东公司是美国考夫曼博士设立的考夫曼公司 KRI 考夫曼离子源亚洲总代理 . 三. 样品台伯东离子刻蚀机 IBE 的样品台可选直接冷却 / 间接冷却 / 水冷 , 而且可以 0-90 度旋转 .其中基片尺寸大小支持 Φ3 inch , Φ4 inch , Φ5 inch , Φ6 inch , Φ8 inch 等各种尺寸 . 伯东离子刻蚀机 IBE 优势 :伯东离子刻蚀机集好设备于一身 , 其性能也是优越于市面上绝大部分离子刻蚀机 .1. 刻蚀材料范围广, 提供微米级刻蚀 , 满足所有材料的刻蚀, 即使对黄金 Au , 铂 Pt , 合金等金属及半导体材料也能提供优质蚀刻2. 均匀性高 , 高达 ≤±5%3. 硅片刻蚀率可达 20 nm/min4. 样品台冷却方式多 , 可选直接冷却 , 间接冷却5. 样品台可 0-90 度旋转 伯东离子蚀刻机 IBE 包含小型离子蚀刻用于研究分析和大型离子蚀刻系统用于生产制造 , 已应用于半导体器件 , 集成电路制造 , 薄膜电路 , 印刷电路 , 手机背板镀膜 , 手机广角镜头镀膜等 . 伯东离子刻蚀机 IBE 可选型号有 : 20IBE-J , 20IBE-C , 10IBE , 7.5IBE
637人看过
- 2020-06-19 10:30:47探知电池材料的组成分布变化?非接触式亚微米红外光谱成
- 低能量边缘光致发光的研究对提高Ruddlesden-Popper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然而对其机制的研究却一直面临着巨大挑战:(1)材料的结构难以确定;(2)理论模型与观测结果始终不一致。因此,寻找可靠、有效的表征手段对于揭示相关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王志明教授课题组与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 Corp公司合作,使用新一代的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研究MAPbBr3在(BA)2(MA)2Pb3Br板边缘的分布情况。在此项研究中,所测试的(BA)2(MA)2Pb3Br10和MAPbBr3之间缺少BA,使其红外光谱有显著差异;同时无论是BA缺陷,还是BA对MA的比例都已有使用FTIR光谱研究的报道,因此具备良好的实验基础。进一步使用O-PTIR技术进行非接触式探测,有效避免了样品高度,探针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结果更加jing准。参考文献:[1] Zhaojun Qin, Shenyu Dai et al.,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2D/3D Heterostructures on the Edges of 2D Ruddlesden-Popper Hybrid Perovskite Cryst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DOI: 10.1021/acs.chemmater.0c00419.
520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