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10:31:37二氧化碳检测器
二氧化碳检测器是一种用于监测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专业仪器。它利用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测量并显示二氧化碳浓度值,帮助用户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该仪器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线、公共场所等多种场景,对于保障人员健康、优化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检测器通常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是环境监测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资源:3941个    浏览:15展开

二氧化碳检测器相关内容

产品名称

所在地

价格

供应商

咨询

红外二氧化碳检测器
国内 广东
面议
深圳市科尔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HH.CP-01W二氧化碳培养箱160L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
国内 上海
面议
广州沪瑞明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SD检测器
国内 上海
¥50000
上海三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海尔二氧化碳培养箱
国内 山东
面议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二氧化碳培养箱
国内 福建
面议
福建九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2025-04-10 14:15:14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清洁怎么做?
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清洁 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简称GC)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重要仪器,主要通过将样品气体分离并分析其成分来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FID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作为气相色谱仪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高灵敏度和广泛的应用范围。随着长期使用,FID检测器可能因积累的杂质和污染物而导致检测灵敏度下降或操作不稳定。因此,定期清洁FID检测器不仅能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深入探讨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的清洁方法及注意事项。 FID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FID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中常用的检测器之一,其原理基于样品通过火焰时,样品中的有机物会被氧化并释放出离子,这些离子被检测并转化为电信号。FID的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测各种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分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FID的高灵敏度也使其易受污染的影响,若长时间不清洁,可能导致信号干扰,进而影响分析结果。 FID检测器污染的常见原因 样品杂质:某些样品可能含有杂质或高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在火焰中燃烧后,可能会在检测器的电极和燃烧室中留下沉积物。 化学反应副产物:样品中某些成分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会生成有害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可能在FID内部附着,形成污染源。 操作不当:频繁更换样品、调节气体流速等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FID检测器内部污染。 FID检测器的清洁方法 定期检查与清洁:定期检查FID检测器的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清洁。通常建议每使用一定量的样品后,进行简单的清洁,如清洗燃烧室和电极。 清洗燃烧室:燃烧室是FID检测器中容易积累污染物的部分。清洗时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洗液,避免使用强酸或强碱清洗液,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害。使用清洁的气体(如氮气)吹净燃烧室内部,确保无残留物。 更换电极:FID电极因长时间使用会逐渐受到污染或氧化,需要定期检查是否有结垢或损坏。如果发现电极表面不光滑或电流不稳定,应及时更换。 清洁气体流量系统:FID的气体流量系统对分析结果至关重要。气体流量不足或过多可能导致分析信号的不稳定。定期检查气体的纯度和流量系统是否正常,确保气体系统的洁净和顺畅。 使用标准化的清洁工具:清洁时使用专用的工具和溶液,避免使用非标准工具或腐蚀性强的清洁剂,以免损坏FID检测器的部件。 FID检测器清洁的注意事项 避免频繁拆卸:拆卸FID检测器时需要特别小心,避免对检测器内部的细小部件造成损坏。拆卸时应严格遵循操作手册,确保所有零部件安全、正确地拆卸和组装。 控制清洁频率:清洁频率应根据FID检测器的使用情况和样品类型决定。对于高污染样品或频繁使用的情况,应适当增加清洁频率。 记录清洁日志:每次清洁操作后,建议记录清洁的时间、方法和检查内容,确保后续操作的可追溯性。 结论 FID检测器作为气相色谱仪中的关键部件,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定期清洁和维护FID检测器不仅能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提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科学、规范的清洁操作,避免污染物的积累,可以大程度地提高FID检测器的性能,为实验数据提供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7人看过
2023-10-08 10:38:02岛津fpd检测器遮光圈高度
安装岛津fpd检测器时候,在喷嘴部件顶部有个内螺纹的遮光圈,不知道这个遮光圈高度如何调节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87人看过
2023-06-05 13:43:36实验室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清洁方法
       培养箱必须先经过清洁才能实现消毒和灭菌的目的,许多杀菌剂只对经过清洁过的物品才具有杀菌活性。清洁时必须使用与以后使用的消毒剂或杀菌剂化学性质上相容的试剂进行清洁、消毒。  ①清洁箱体表面:先拂去表面的灰尘,再用湿的海绵或软布清洗,再用软布擦干。如果有污物则用低浓度的清洁剂清洗,然后擦干。  ②清洗箱体内部: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所有的物件和表面必须清洗,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再擦干或晾干。  ③清洗玻璃门:清洗箱内的玻璃门时使用的清洁剂和清洗培养箱内部时使用的相同。然后用蒸馏水漂洗,从而清除残留的清洁剂,最 后用软布把门擦干。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消毒和灭菌  消毒是指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手段,但不一定杀死其孢子。灭菌是指杀死所有微生物,当培养箱内细胞受到污染时则需要采取灭菌措施。一般,在培养箱内细胞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平均1-3个月消毒一次。的3种消毒灭菌的方式是:液体消毒剂、紫外和加热。  ①液体消毒剂:选择对培养箱无腐蚀性的液体消毒剂,并且液体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好坏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场所的温度、接触时间、pH、穿透能力、有机物的反应。这些因素中的一些很小的变化可能会造成去污剂的效力上大的不同。因此甚至在很有利的情况下,当最 终要求必须无菌时,液体去污剂也不是可信赖的去污方法。  ②紫外消毒:一般先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再用培养箱自带的紫外灯照射一天或者用手提式的紫外灯照射。因被遮挡时或距离远时都会削弱紫外灭菌的效果,紫外灭菌方式较为简单。  ③加热:湿热和干热被认为是杀菌的方法。在一般环境下,高压灭菌器加热到121℃快速产生蒸汽是的方法,但是二氧化碳培养箱无法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90℃湿热灭菌,但90℃因为温度过低,起不到100℃以上水蒸汽所带来的渗透性和高压力效果,所以灭菌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干热140℃-180℃,可以起到灭菌的作用。
136人看过
2023-05-25 17:30:40九圃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核心优势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细胞、组织、细菌培养的一种先进仪器,是开展免疫学、肿瘤学、遗传学及生物工程所必须的关键设备。       现有的二氧化碳培养箱要么采用紫外灯灭菌,要么采用80-90℃湿热灭菌,要想采用高于90℃的温度灭菌,就需要先拆下二氧化碳传感器。所以从来没有人想过,在不拆除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前提下,实现120~180℃的高温灭菌。我们突破了常规思维,攻克了在不拆除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前提下,采用120~180℃的高温灭菌,并且不会损坏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技术。1、在高温灭菌时,二氧化碳传感器外部的隔热装置,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减少箱体内部向二氧化碳传感器传递热量,防止二氧化碳传感器受损。2、二氧化碳培养箱使用过程中需要阶段性灭菌,可以实现120~180℃的高温灭菌的同时,无需拆除二氧化碳传感器,避免二次污染。3、从正面顶部的过滤腔进风,然后从进气腔的下腔到上腔,通过轴流风机平送往背部的循环气腔,背部向前吹出,实现循环流动,气流的流动性和均匀性好。4、过滤腔内装有过滤装置,可以对箱体内空气进行过滤,保证空气质量,防止空气质量影响箱体内的细胞培养,并且过滤装置容易拆卸更换清洗。5、内胆弧形边角,可以防止藏污纳垢,导致箱体菌落数增多,细胞培养的效率不高的问题,便于清洁。6、箱体的门上设置有透明玻璃窗,观察时,只需打开玻璃视窗门,无需开启箱体门,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对箱内培养物造成影响。7、散热风扇、风轮电机、电磁控制阀等设置在器件腔室层内,位于箱体外部,可防止箱体内的热量对散热风扇和风轮电机造成影响。 
161人看过
2023-04-18 10:25:01低真空下的高效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1. 文章信息标题:High-efficiency photoreduction of CO2 in a low vacuum中文标题: 低真空下的高效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页码:15389-15396DOI:10.1039/d2cp00269h               2. 期刊信息期刊名: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ISSN:1463-90842021年影响因子:3.945分区信息: 二区TOP(升级版)涉及研究方向: 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 3. 作者信息:作者是 Yuxin Liu (刘钰鑫) 。通讯作者为  Shuai Kang (康帅)、Zhuofeng Hu (胡卓锋)、Wenqiang Lu (陆文强)。4.实验仪器:CEL-SPH2N/PAEM文章简介: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催化反应制备绿色清洁能源是非常诱人的技术。加之,如今人们依赖化石能源给大气中排放了过多的CO2。将CO2在光的作用下转换成可燃烧的CO、CH4或者其他碳氢化合物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CO2是一个很稳定的分子,许多研究关注制备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来提高CO2还原性能,这些研究主要通过扩展光响应范围、加快电荷输运、增加活性位点、选择性吸附CO2等。但是,光催化CO2反应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不管用哪种催化剂,反应的产物还是太少,不能在现实中实施。然而,反应中CO2的实际用量很少,每克催化剂每小时大约只用毫摩尔级的CO2,但是绝大部分研究在大气压下纯二氧化碳中进行。我们认为,在合适的CO2含量中研究CO2还原反应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我们用常规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低真空下研究了光催化CO2的反应效率。如下图1,实验表明低真空气氛有助于提高光催化CO2反应性能。在低浓度CO2(10%)中,低真空下反应的CH4产率提高了100倍,纯CO2中的CH4产率也提高了大约18倍。通过质谱检测,反应生成的CH4来源于CO2而不是杂质等的其他物质。图1(a)不同气压下CH4产率,(b)-80kPa和大气压下CH4产率对比.(c)用13CO2反应得到的13CH4的质谱谱线.催化反应的稳定性在实际实施中举足轻重,我们测试了在低真空下反应四个循环(图2a)和连续反应24小时(图2b)的情况,实验表明,CH4产率和选择性均稳定。24小时后,CH4产率在低真空下是3.4umol,在大气压下是0.9umol.我们用XPS分析了在不同气压下的催化反应过程(图2c-d)。低真空下,反应3.5小时,催化剂表面COH*饱和,一直持续到反应24小时(有CH4生成);而在大气压下,反应3.5小时的COH*很少量,反应24下时催化剂表面的COH*才逐渐饱和(如图2e)。图2 低真空下光催化CO2反应的稳定性测试.(a)循环测试,(b)连续测试.测试前后催化剂表面COOH*和CO*的(c)C1s变化情况和(d)定量分析,(e)COH*的演变图.我们分析了低真空下光催化CO2反应的机理。如图3a,TiO2吸收了光子产生电子,这些光电子一部分与CO2反应生成CO和CH4。检测到的光电流是电子-空穴再结合和表面吸附物质导致的电子湮灭这两者的竞争结果导致。在低气压下,后者被抑制,体现出增大的光电流(如图3b),这有助于CO2的还原反应。另外,大气中的气体分子由于布朗运动能促进CO从催化剂表面的脱附,不利于CH4的生成(如图3c)。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也会占据催化剂表面的位点,导致CO-不易与-H结合,阻碍CH4的生成(如图3d)。图3低真空下光催化CO2反应的机理分析.(a)TiO2的能带结构,(b)不同气压下的光电流对比,(c)布朗运动对反应的影响,(d)活性位点抑制.为了验证低真空下光催化CO2反应性能提高,我们用Pt-TiO2催化剂研究了光催化CO2反应,结果如图4。低真空下,CH4产率是1.47umol,选择性是94.71%;而大气压下,CH4产率是0.83umol,选择性是81.14%。图4低真空下光催化CO2反应的验证.(a)Pt-TiO2的CH4产率,(b)不同Pt含量的CH4产率对比.总之,研究表明气压对光催化CO2还原反应有很大的影响,低真空下光催化CO2反应性能有所提高。不论在纯CO2中还是在低浓度CO2(10%)中,这个结论依然成立。性能增强主要来源于低真空下光电子能更好的聚集、布朗运动较弱、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我们认为这种从工程学角度来提高光催化CO2的反应效率是有效且普适的策略,能为光电催化CO2还原反应和其他反应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52人看过
氯气气体浓度检测仪
氢气气体检测器
在线式二氧化碳检测器
饲料能量测试仪
氮气分析仪
氮气气体分析仪
手提式可燃气体气体分析仪
在线式氢气检测器
可燃气体气体分析仪
泵吸式二氧化碳检测仪
二氧化碳分析仪
氮气气体检测器
二氧化碳气体浓度检测仪
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
饲料能量检测仪器
可燃检测器
氮气气体浓度检测仪
泵吸式氮气检测仪
在线式二氧化碳检测报警器
氯气气体分析仪
在线式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
氯气分析仪
二氧化碳检测报警器
手提式氢气气体分析仪
N4980A
误码检测器
氯气检测器
氮气检测器
二氧化碳气体检测报警器
手提式氮气气体分析仪
在线式二氧化碳检测仪
微波网络分析仪
二氧化碳检测器
氯气气体检测器
在线式氮气检测器
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
M2分析仪
自动超纯水仪
博纯FC100
二氧化碳分析仪
光斑分析仪
数据处理测长仪
气体电离室
吉天SA-5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岩心荧光扫描成相
104-15-4
岛津UV-1900i
气相色谱7890
骨密度仪三大品牌
PCR仪 T100
WQX1-3100
陶瓷密度计
氮气检测器
超声波连续流细胞粉碎机
取样装置 N3-PQY01
铝液测氢仪
在线式二氧化碳检测仪
自走式植物光合表型平台
二氧化碳检测器
钨灯丝透射电镜7700
大流量蠕动泵
DTS6004
粉末冶金密度计
质构分析仪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
一氧化碳检测仪
秒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磁振动筛
ASL001紫外鼠迹追踪仪
在线式氢气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