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芯片到光网络:平面光波导技术(PLC)的核心优势与应用前景
平面光波导技术(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PLC)是一种基于平面波导结构的光学器件制造技术。它通过在平面基底上制作光波导,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分路、耦合、调制等功能。PLC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光波导的低损耗和高集成度特性,将多个光学功能集成到单一芯片上。
随着AI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日益增加,小体积、多功能集成的光学器件是必然的趋势。其中,平面光波导封装是光子集成技术(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PIC)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激光器、耦合器、调制器、波分复用器等光路器件,实现了光的发射、传输、复用、调制等各种功能。
PLC技术特点
1.材料多样性
PLC技术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包括:
? 二氧化硅(SiO?):低损耗、高稳定性,常用于分路器和阵列波导光栅(AWG)。我们常用到的光纤,严格来说,也是一种小型圆柱光波导。
? 铌酸锂(LiNbO?):铌酸锂有大的透明窗口、低传输损耗、良好的电光/压电/非线性等物理性能以及优良的机械稳定性等,在实现波导传输损耗和片上电光调制功耗这两个指标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适用于高速调制器和光开关。
? III-V族半导体(如InP、GaAs):适合有源器件(如激光器、探测器)的集成。
绝缘体上的硅(SOI/SIMOX):适合高密度集成和CMOS工艺兼容。
? 氮氧化硅(SiON):折射率可调,适合多功能集成。
? 高分子聚合物(Polymer):聚合物材料可通过分子工程进行加工和剪裁,使其满足制备高性能光电子集成器件的要求,且材料种类繁多、加工工艺简单、价格低廉。
2.高集成度
PLC技术可以将多个光学功能集成到单一芯片上,实现器件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通过自定义设计波导形状、尺寸,实现多个功能,如光从芯片到光纤的耦合、光功率分配、光波长分配、调制信号码型、光斑光场控制等。
3.低损耗
通过优化波导设计和材料选择,PLC器件可以实现极低的光信号传输损耗。如边缘耦合(端面耦合)的模斑转换器在1550 nm可实现零点几db的耦合损耗。
4.可拓展性
PLC器件可以与其他有源器件(如激光器、探测器)或无源器件(如滤波器、耦合器)组合,形成复杂的光学系统。
基于PLC技术的典型器件或应用
1.分路器(Splitter)
用于将输入光信号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或把多个通道光合并到一路。常见的有1×N或2×N分路器。材料为二氧化硅(SiO?)。
2.可调光衰减器(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 VOA)
用于动态调节光信号的强度。多使用铌酸锂(LiNbO?)或硅基材料,利用材料的一些特性改变光在其中传输的折射率、偏振、或相干情况,实现传输功率变化。
3.光开关(Optical Switch)
用于切换光信号的传输路径。材料多使用铌酸锂(LiNbO?)或III-V族半导体。
4.光梳(Interleaver)
用于将多个波长信道分离或合并。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式是使用微环结构,微环的直径,圈数以及环形波导与直波导的耦合程度均会影响最终频率的峰值大小,滤波间距等。
5.阵列波导光栅(Array Waveguide Grating, AWG)
用于波长分复用和解复用。通常使用二氧化硅(SiO?)或硅基材料,利用罗兰圆原理,在波导上刻蚀圆形结构,使不同波长的光进入不同的通道实现波分复用。
6.光调制器
典型的调制器结构为MZI结构,这种结构简单(直波导),工艺简单容易控制。通过波导材料的电光、热光、磁光、偏振等效应,利用两条臂的干涉效果,实现想要的输出波形,进而实现编码。
7.生物传感
PLC技术可以用于制作高灵敏度的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细胞或环境参数。例如,基于PLC的微流控芯片可以用于实时监测生物反应。
8.量子技术
PLC器件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中也有潜在应用,例如用于量子光源和量子探测器的集成。因芯片尺寸极小,且器件结构多,常见的时域检测技术不能用在芯片级波导结构上(分辨率不够),国产自研的OFDR设备OCI对某量子芯片的检测结果如下:
PLC技术的发展趋势
1.异质集成
将不同材料(如硅、III-V族化合物、铌酸锂等)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2.智能化与可重构性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PLC器件的智能化控制和动态重构。
3.低成本与大规模制造
通过标准化工艺和材料优化,降低PLC器件的制造成本,推动其在大规模市场中的应用。
PLC技术的高精度检测设备
的白光相干检测仪OLI(又称光纤微裂纹检测仪)与光频域反射检测仪OCI,可实现百微米级别的距离精度及低于-100 dB的信号探测灵敏度,极大丰富了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检测需求,助力客户产线批量出货检测以及返回品失效检测。
平面光波导技术(PLC)作为光通信重要封装技术,通过多样化的材料选择和高度集成的设计,实现了光信号的高效传输和处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LC技术的应用市场将会越来越广泛。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从芯片到光网络:平面光波导技术(PLC)的核心优势与应用前景
- 平面光波导技术(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PLC)是一种基于平面波导结构的光学器件制造技术。它通过在平面基底上制作光波导,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分路、耦合、调制等功能。
-
- 从光到思维:共聚焦显微镜中的传感器和测量技术(上)
- 从光到思维:共聚焦显微镜中的传感器和测量技术(上)
-
- 从光到思维:共聚焦显微镜中的检测器和测量技术(中)
- 从光到思维:共聚焦显微镜中的检测器和测量技术(中)
-
- 锂电清洁度分析:从光镜到电镜(上)
- 目前对金属异物的管控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最核心的指标之一。
-
- 锂电清洁度分析:从光镜到电镜(下)
- ParticleX Battery?提供的不仅仅是分析数据,更是解决方案
-
- 光片显微镜技术:探索不同光片的特性与应用
- 光片小知识三
-
- 卓立汉光分享高速光谱与成像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框架(上)
- 超快现象能够反映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许多重要的机制,很多自然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中都需要对超快现象进行观测, 如激光诱导损伤中的冲击波,不可逆晶体化学反应, 生物组织中的光散射......
-
- 卓立汉光分享高速光谱与成像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框架(下)
- 时间分辨光谱与成像技术是现代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它们通过捕捉物质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为理解超快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提供了独特视角。瞬态时间分辨光学成像技术可为多次曝光和单次曝光两种方式。
-
- 操控大脑活动:光遗传技术让神经元控制从科幻到现实!
- 果看过电影《超体》的同学,想必一定对这一幕印象深刻——被强迫帮人送货的年轻女子露西,遭遇了穷凶恶极的黑帮头目一伙。她连同三个男人被张先生在腹部缝入了神秘药品,以此将药品偷偷带入不同国家。
-
- 免费网络研讨会|从手动滴定到自动电位滴定
- 免费网络研讨会|从手动滴定到自动电位滴定
-
- 电穿孔仪技术进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 电穿孔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医学治疗技术,已从基础研究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尤其在肿瘤治疗、基因治疗和药物递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
- 介电常数测试仪:创新技术与应用前景
- 介电常数是材料电学性能的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材料科学等领域。
-
- QPlate 拥有集成免维护平面电极技术的测定芯片
- QPlates经过专业设计,与QPatch Compact和QPatch配合使用。集成微流体通道设计和集成免维护电极为离子通道测定提供了一个稳定无损的实验环境,确保了实验数据的一致性和高质量记录。
-
- 光谱技术 | 辐射度量与光度量
- 光谱技术助你实现精确的光线控制与测量
-
- 从分子到制品:蛋白质离心与真空浓缩技术原理及应用
- 蛋白离心与蛋白浓缩是蛋白质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