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0条)
热门问答
- 聚合物多元醇的生产工艺类型及流程
- 怎样聚合物多元醇的固含量测定
- 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反应
- 聚醚多元醇是否有毒
- 我用了聚醚多元醇的空包装铁桶装了糖蜜,请问糖蜜通过高温后还能食用吗?
- 塑料花盆生产工艺和流程
- 本人想开间生产塑料花盆的厂.请问下怎么生产塑料花盆.要买些什么机器和材料.还有一些工艺流程.求内行人士帮帮忙.越具体越好.... 本人想开间生产塑料花盆的厂.请问下怎么生产塑料花盆.要买些什么机器和材料.还有一些工艺流程.求内行人士帮帮忙.越具体越好. 展开
- 低温多元醇聚醚是干什么用的
- 岩棉生产工艺及国家标准?
- 【求助】多元醇跑板用做什么显色剂
- 请简单介绍下塑料喷涂生产工艺一般流程
- 常用的聚合物流变仪有哪些类型
- 聚合物化学反应有哪些基本类型
- 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及意义
- 离子色谱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离子色谱 (Ion Chromatography)是GX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是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组分。现在范围更宽了,有机阳离子,有机阴离子,生物胺这些都可以用离子色谱来检测了,灵敏度高,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定量。
离子色谱仪操作流程:
1、先检查淋洗液系统,打开氩气气瓶开关,调节减压阀指示为0.2-0.3Mpa;打开淋洗液系统气源装置,调节减压阀,使指示表显示为3-6PSi。
2、分别按顺序打开主机 -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电源开关,对设备进行上电操作。
3、系统处理及控制系统上电接通后,进入操作界面,并进入系统操作面板,准备操作前的准备及管理工作。
4、打开泵。如色谱分析仪长时间不使用或更换淋洗液后,要先打开平衡泵头上的PRIME阀排气后再开泵,待泵压力稳定后再打开YZ器电源。
5、在进入色谱柱之前通过进样器将样品导入, 流动相将样品带入色谱柱, 在色谱柱中各组分被分离, 并依次随流动相流至检测器。
6、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送至数据系统,利用操作界面做完样后,选择检测标准进入数据处理,对采集数据进行记录、处理、打印或者保存等操作。
7、关机,系统关机需要根据检测样品不同选择不同关机步骤。对于阴阳离子,需要先将YZ器电流关掉,然后再关泵,ZH关主机。
使用仪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流动相瓶中滤头要注意始终处于液面以下,防止将溶液吸干。
2、 启动泵前观察从流动相瓶到泵之间的管路中是否有气泡,如果有则应将其排除。
排除方法如下:先将与泵相连的塑料流路接头拧下来,用洗耳球吸满去离子水,从与泵段相连的流路管中注入,将流路管中的气泡排除干净。然后再将流动相瓶(一般为去离子水瓶)抬高,再将流路接头与泵连接好。启动泵,打开泵内排气阀选钮,将泵内气泡排除干净,一般观察为流出液比较均匀,再将泵排气阀拧紧。(注意:此项操作时,整个流路是与色谱柱断开的)
3、 用去离子水或流动相清洗整个流路时,可以采用大流量清洗(一般可将流量设置为2.0ml/min,但不能再太大)以缩短清洗时间,但在通流动相接色谱柱时需要将流量调整为色谱柱使用流量条件。
操作如下:先将泵停止,再按动正号或负号,将光标调整至流量位置,按下确认键,再通过调节正负号将流量调节至色谱柱使用条件后,再按确认键。此时需要等待5s后再启动泵开关。
接色谱柱时注意先将接头在色谱柱前端抵上2-5s,将色谱柱前端气泡排除后再将接头拧紧。待色谱柱下端流出溶液后,在将色谱柱下端接头拧上。(注意:接头不能拧的太紧,防止将管路卡的太紧而造成系统压力增大,拧的程度以不漏液为宜)
4、 使用阴离子色谱柱检测,通流动相时注意将电流旋钮打开,调节至70±5mA,实验完毕,在关闭高压泵以前将电流关闭。
5、 进样时阀的扳动要注意,不能太快,以免损伤阀体; 也不能太慢,以免造成样品流失。在进样过程中,要严格按清洗程序操作,以减小前次样品残留对本次检测的影响。
- 氨基酸生产方法及流程...
- 请各位前辈简述一下:氨基酸生产方法及流程... 如L-丙氨酸,D,L-丙氨酸,L-天冬门氨基酸等。 高分感谢!
- 基站安装规范及流程
- 详细的安装流程 细节 Z好有图 不要给我网址 Z好有干过的帮忙给答案 都注意那些 还有Z容易忽略的地方 越全越好 谢谢拉
- 自行皮下注射流程及注意事项
- 如题 求解 谢谢
- 一步法硅烷交联电缆料造粒机 生产工艺及配方?
- 冷凝管类型及作用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