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3条)
-
- 勤奋的DRGUOGUO 2010-03-31 00:00:00
- O型圈因为是柔软性质,安装时略差一些没有问题,把它放在平面上肉眼看基本是圆的直接测量直径即可。
-
赞(19)
回复(0)
-
- 遂宁城市规划 2010-03-31 00:00:00
- O型圈是标准件,型号尺寸是固定的,只要测量出大概尺寸,就可以按照标准去找出和测量尺寸Z接近的标准尺寸了。
-
赞(3)
回复(0)
-
- ghuang20020702 2017-09-05 18:33:56
- O型圈是标准件,型号尺寸是固定的,只要测量出大概尺寸,就可以按照标准去找出和测量尺寸Z接近的标准尺寸了。 O形密封圈O形圈(O-rings)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因其截面为O形,故称其为O形橡胶密封圈,也叫O形圈。开始出现在19世纪中叶,当时用它作蒸汽机汽缸的密封元件。 因为价格便宜,制造简单,功能可靠,并且安装要求简单,O形环是Z常见的密封用机械设计。O形环承受几十兆帕斯卡(千磅)的压力。O形环可用于静态的应用中,也可以用在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的动态应用中,例如旋转泵的轴和液压缸活塞。
-
赞(11)
回复(0)
热门问答
- 如何准确测量O型圈外径
- O型圈处于自由状态,尝试了测量周长算出来,但是还是不准确,想请问各路高手怎样测量更准确?
2010-03-30 22:37:40
474
3
- o型圈如何区别内径和外径
2011-08-21 01:38:01
372
1
- o型圈外径18*2.4外径为多少
2015-03-24 21:04:05
463
5
- O型圈φ是内径还是外径
2012-10-09 08:09:16
1180
5
- o型圈表示内径还是外径
2014-09-27 00:56:17
731
1
- o型圈是量内径还是外径
- o型圈是量内径还是外径
2016-06-29 08:39:30
509
1
- o型圈知道内径怎么算外径
2018-01-21 18:51:50
310
1
- 长期使用过的O型圈如何准确测量它的线径?
2012-05-15 14:35:08
481
3
- 硅橡胶o型圈受压后外径变大怎么回事?
- 硅橡胶O型圈,径向静态使用,经过2Mpa受压后,外径就变大了,怎么回事?
2014-10-27 04:05:18
549
4
- O型圈如何合理设计O型圈沟槽尺寸
2016-11-17 09:19:27
476
2
- O型圈剪断后,测量周长后计算内径是否准确?
2014-12-28 13:16:31
532
1
- 我想知道o型圈内径58.7×1.9如何算出它的外径
2016-04-22 01:35:14
446
1
- 知道O型圈的沟槽尺寸,如何选择O型圈尺寸。
2017-10-11 19:01:11
603
1
- 该如何选择O型圈
- 我想用O型圈做水旋转密封,轴外径28mm,开槽宽3mm深2mm,该选择什么尺寸的O型圈呢。
2016-10-13 20:11:22
528
1
- 使用o型圈如何开槽
- 内径16,槽高1.6的铸件上如何采取多大的O型圈实现Z好密封、有没有计算方式?
2018-11-15 22:25:38
395
0
- 当o型圈外径小于孔径时,沟槽怎么设计
2017-07-31 18:16:11
327
1
- 外径55,线径3.5的O型圈重量多少
2012-06-17 10:43:10
478
1
- 油封 O型圈
- 请问下 经过介绍说是国产 湖南牛头比较好 进口的台湾TTO 比较好。 是灌装机上使用 用于饮料。 推荐一种油封和O型密封圈使用 目的长久耐用 普通橡胶就行。不需要氟橡胶
2011-11-10 02:32:01
346
4
- O型圈选用
- 关于O型圈选用问题,谁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O型圈选用方面的知识,或者提供个不错的密封方面知识网站... 关于O型圈选用问题,谁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O型圈选用方面的知识,或者提供个不错的密封方面知识网站 展开
2009-07-14 13:59:10
338
2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