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问答社区

德国生物膜反应器中菌种如何产生氮气的

七匹狼and*山 2016-07-03 00:13:40 436  浏览
  •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条)

  • abilityadult 2016-07-04 00:00:00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单级自养脱氮功能型菌群特性研究 基于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单级自养脱氮(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作为一种GX低耗的简捷脱氮工艺成为目前国内外高氨氮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工艺通过控制溶解氧(DO)浓度分别在生物膜的不同厚度形成好氧区和厌氧区,使好氧氨氧化菌(AOB)在好氧区将氨氮部分氧化成亚硝酸,产生的亚硝酸与部分剩余的氨氮在厌氧区发生ANAMMOX反应生成氮气。研究表明,包裹无纺布的多微孔炭管作为生物膜载体和供氧装置的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凭借其GX的氧传质速率、巨大的生物膜载体比表面积和内外分层的特殊生物膜结构在运行CANON工艺中具有更多的优势和更大的应用潜力。整个实验过程的关键是通过对曝气膜内腔压力的控制来调节生物膜内的溶解氧浓度,使生物膜形成好氧层和厌氧层共存的分层结构,从而使两类代谢条件完全不同的细菌能够和谐共生在同一个反应系统中,进而实现单级自养生物脱氮。 由于MA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生物脱氮过程主要是由好氧氨氧化菌群(AOB)和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群相互作用,协同代谢的过程,所以反应器出水中含氮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必然与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组成发生的规律性变化相关联。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功能性菌群在反应器运行的不同条件时的结构组成,来探讨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与反应器出水中含氮化合物浓度的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迄今为止,关于该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鲜见报道。 本试验利用特异性引物的巢式PCR(Nested-PCR)、PCR-DGGE和特异性探针FISH等分子技术,研究了单级自养生物脱氮系统中膜曝气生物膜上好氧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等主要功能型微生物种群的结构组成和动态变化,以期解释反应器单级自养脱氮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反应器运行条件和结构设计,增强反应器的脱氮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中启动反应器采用先培养驯化好氧氨氧化污泥,随后再次接种成熟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方式。首先接种普通硝化污泥启动反应器,通过对膜内腔压力的适当控制逐步降低反应器溶解氧浓度,实现亚硝酸盐的积累。然后再次接种取自升流式无纺布固定床反应器富集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使无纺布上形成好氧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稳定共存的膜曝气生物膜,从而实现单级自养生物脱氮。通过对反应器运行不同阶段的生物膜进行分析来研究生物膜内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⑴实验中,采用包裹无纺布的多微孔炭管为膜组件的MABR成功的运行了基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单级自养脱氮工艺。在TN容积负荷为960 mg L-1d-1, HRT为6 h,曝气膜内腔压力为0.015 Mpa,反应器温度35℃,pH值为7.8的条件下,容积总氮去除率可以达到0.766 kg N m-3 d-1。 ⑵膜曝气生物膜的批式实验结果显示,好氧氨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靠近曝气膜壁侧的生物膜内,厌氧氨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靠近水体侧的生物膜内。 ⑶用特异性探针EUB338 plus,NSO190,AMX820和PLA46对膜曝气生物膜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膜曝气生物膜内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生物膜内结合探针NSO190的好氧氨氧化菌主要分布在生物膜内靠近曝气膜/生物膜交界面的好氧区域,而结合探针AMX820和PLA46的ANAMMOX菌则主要分布在生物膜内靠近水体侧的缺氧或厌氧区域。这种以好氧氨氧化菌为主体的好氧层和以ANAMMOX菌为主体的厌氧层共同存在的生物膜分层结构,使两个微生物群落间在合作共生、代谢平衡,从而实现单级自养生物脱氮。 ⑷利用特异性引物的巢式PCR(Nested-PCR)和DGGE对不同运行阶段的膜曝气生物膜上的氨氧化菌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氧化菌群的DGGE条带在不同时期形状不同,揭示氨氧化菌群结构随着反应器溶解氧浓度的逐渐降低而发生变化。在稳定运行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MABR系统中,膜曝气生物膜内氨氧化菌群的种类不是很丰富,第101 d的生物膜样品的DGGE共含有三个明显的条带。切胶后测序显示,三个条带所代表的细菌和已报道的Nitrosomonas菌属的基因序列具有极高的相似性(>99 %);另一方面,巢式PCR(Nested-PCR)和DGGE对不同运行阶段的膜曝气生物膜上的ANAMMOX菌群结构进行研究显示,氨氧化菌群的DGGE条带在不同时期形状相似,揭示ANAMMOX菌群结构随反应器运行变化不大。在第101 d的生物膜样品的DGGE共含有两个明显的条带,它们所代表的细菌和已报道的Planctomycetes状菌的基因序列具有极高的相似性(>97 %)。

    赞(2)

    回复(0)

    评论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德国生物膜反应器中菌种如何产生氮气的
 
2016-07-03 00:13:40 436 1
活性污泥一生物膜一体化反应器特点有哪些
 
2016-12-27 22:51:47 443 1
如何测定生物膜的厚度
 
2016-12-25 20:48:02 891 1
包装中如何充入氮气
我们公司想在产品的包装中充入氮气,但不知如何操作,是有专用的包装机吗?如果是,这种包装机去哪里采购呢?还望大家指教!谢谢!
2010-07-25 02:20:06 324 2
氮气和氨水产生化学反应吗
氮气和氨水产生化学反应吗
2016-06-13 03:57:48 426 2
实验中产生的氮气可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吗
 
2017-04-23 06:52:10 871 2
气相色谱仪运行中氮气中断,后果如何?
 
2015-09-06 10:36:56 490 1
为什么潜水员下潜时血液中可能会产生氮气气泡
 
2017-09-21 05:32:15 515 1
温度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会不会大量反应,产生大量
 
2018-01-22 03:06:22 462 1
氧气和氮气混合产生什么反应
 
2016-12-15 19:58:37 759 1
氮气和液化石油气产生化学反应吗
 
2017-03-19 10:45:35 624 1
污水处理中氰化物是如何产生的?
 
2010-11-28 00:48:32 845 2
家用消毒柜中的臭氧如何产生
 
2014-01-17 07:57:17 404 3
生物膜专一性的概念
 
2014-05-21 03:36:35 370 1
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体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
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体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写详细点,再线等答案,好的家粉哦
2008-04-18 12:19:08 758 2
为什么生物膜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大多为
 
2018-11-18 01:45:11 244 0
如何对微生物菌种进行活化
 
2017-02-20 11:03:12 387 2
菌种和试管菌种有什么区别
 
2016-08-22 05:55:39 427 2
用氮气清洗液化气罐会产生什么气体
 
2016-09-08 12:34:31 390 1
氮气瓶如何使用?
我看上面有2个表2个阀,顶部还有1个个阀?各是什么作用?怎么充气?
2017-10-02 07:12:44 817 1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