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条)
-
- 风雨魔猫 2017-06-12 00:00:00
- 生产方法 乙烯、乙炔和混合烯炔法的特点如下: 乙烯氧氯化法 现在工业生产氯乙烯的主要方法。分三步进行: diyi?氯乙烯的生产步乙烯氯化生成二氯乙烷;第二步二氯乙烷热裂解为氯乙烯及氯化氢;第三步乙烯、氯化氢和氧发生氧氯化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①乙烯氯化 乙烯和氯加成反应在液相中进行: CH2=CH2 Cl2→CH2ClCH2Cl 采用三氯化铁或氯化铜等作催化剂,产品二氯乙烷为反应介质。反应热可通过冷却水或产品二氯乙烷汽化来移出。反应温度40~110℃,压力0.15~0.30MPa,乙烯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在99%以上。 ②二氯乙烷热裂解 生成氯乙烯的反应式为: ClCH2CH2Cl─→CH2=CHCl HCl 反应是强烈的吸热反应,在管式裂解炉中进行,反应温度500~550℃,压力0.6~1.5MPa;控制二氯乙烷单程转化率为50%~70%,以YZ副反应的进行。主要副反应为: CH2=CHCl─→HC呏CH HCl CH2=CHCl HCl─→ClCH3CHCl ClCH2CH2Cl─→2C H2 2HCl 裂解产物进入淬冷塔,用循环的二氯乙烷冷却,以避免继续发生副反应。产物温度冷却到50~150℃后,进入脱氯化氢塔。塔底为氯乙烯和二氯乙烷的混合物,通过氯乙烯精馏塔精馏,由塔顶获得高纯度氯乙烯,塔底重组分主要为未反应的粗二氯乙烷,经精馏除去不纯物后,仍作热裂解原料。 ③氧氯化反应 以载在γ-氧化铝上的氯化铜为催化剂,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为助催化剂。主反应式为: H2C=CH2 2HCL frac12;O2→CLCH2CH2CL H2O 主要副反应为乙烯的深度氧化(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和氯乙烯的氧氯化(生成乙烷的多种氯化物)。反应温度200~230℃,压力0.2~1MPa,原料乙烯、氯化氢、氧的摩尔比为1.05:2:0.75~0.85。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种形式,固定床常用列管式反应器,管内填充颗粒状催化剂,原料乙烯、氯化氢与空气自上而下通过催化剂床层,管间用加压热水作热载体,以移走反应热,并副产压力1MPa的蒸汽。固定床反应器温度较难控制,为使有较合理的温度分布,常采用大量惰性气体作稀释剂,或在催化剂中掺入固体物质。二氯乙烷的选择性可达98%以上。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乙烯氧氯化反应时,采用细颗粒催化剂,原料乙烯、氯化氢和空气分别由底部进入反应器,充分混合均匀后,通入催化剂层,并使催化剂处于流化状态,床内装有换热器,可有效地引出反应热。这种反应器反应温度均匀而易于控制,适宜于大规模生产,但反应器结构较复杂,催化剂磨损大。 由反应器出来的反应产物经水淬冷,再冷凝成液态粗二氯乙烷。冷凝器中未被冷凝的部分二氯乙烷及未转化的乙烯、惰性气体等经溶剂吸收等步骤回收其中二氯乙烷。所得粗二氯乙烷经精制后进入热解炉裂解。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利用二氯乙烷热裂解所产生的氯化氢作为氯化剂,从而使氯得到了完全利用。 乙炔法 在催化剂存在下,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 CH三CH HCL→CH2=CHCL 其过程可分为乙炔的制取和精制,氯乙烯的合成以及产物精制三部分。 在乙炔发生器中,电石与水反应产生乙炔,经精制并与氯化氢混合、干燥后进入列管式反应器。管内装有以活性炭为载体的(含量一般为载体质量的10%)催化剂。反应在常压下进行,管外用加压循环热水(97~105℃)冷却,以除去反应热,并使床层温度控制在180~200℃。乙炔转化率达99%,氯乙烯收率在95%以上。副产物是1,1-二氯乙烷(约1%),也有少量乙烯基乙炔、二氯乙烯、三氯乙烷等。此法工艺和设备简单,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原料成本高,催化剂汞盐毒性大,并受到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条件限制,不宜大规模生产。 混合烯炔法 该法是以石油烃高温裂解所得的乙炔和乙烯混合气(接近等摩尔比)为原料,与氯化氢一起通过催化剂床层,使氯化氢选择性地与乙炔加成,产生氯乙烯。分离氯乙烯后,把含有乙烯的残余气体与氯气混合,进行反应,生成二氯乙烷。经分离精制后的二氯乙烷,热裂解成氯乙烯及氯化氢。氯化氢再循环用于混合气中乙炔的加成。
-
赞(5)
回复(0)
热门问答
- 精馏减少氯乙烯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2017-06-11 00:25:33
440
1
- 白血板减少是什么原因,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013-12-05 11:21:48
386
1
- 在用线性内插法测定波长时,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测量误差
2017-05-04 11:29:25
331
1
- 当土壤同时受铬砷(Cd As)污染后,应采取什么措施?谢谢
2008-04-14 13:23:47
792
2
- 如果发酵罐ph回升,应采取什么措施
2017-04-23 11:35:36
355
1
- 射线探伤防护距离不够应采取什么措施
2016-07-30 23:41:35
401
1
- 为提高电桥测量的灵敏度,应采取哪些措施?为什么?
2013-12-04 21:06:31
880
1
- 要随时改变振荡器频率应采取什么措施
2018-11-14 00:23:54
331
0
- 水库采取哪些措施使水质越来越好
2017-08-04 10:10:41
376
1
- 企业员工接触粉尘,有毒气体危害因素时,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2015-11-17 06:42:49
495
1
- 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小信号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2012-09-17 07:02:58
246
3
-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2017-07-26 01:10:56
489
1
- 双汇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采取哪些措施
2011-04-11 14:27:10
434
3
- 进入反应釜,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2016-07-29 14:42:11
462
1
- 煤场内部温度过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自燃?
- 如题
2013-09-06 06:55:47
376
1
- 一般cod分析仪需采取哪些维护保养措施
2016-08-16 00:03:13
992
1
- 在农作物有害生物FZ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17-10-19 20:32:37
280
1
- 抽汽系统对防止汽轮机进水采取哪些措施?
2016-11-30 23:33:10
268
1
- 世界各国为节约用水采取的措施
- 拜托大家帮帮忙拉!承认自己刚新手出道,不是很有钱了!帮个忙吧!
2006-02-17 11:29:59
298
1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