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3条)
-
- 末*狼狱L 2012-08-14 00:00:00
- 一般是平板划线分离,在平板培养出单个细菌菌落后可以做镜检观察
-
赞(12)
回复(0)
-
- ok未来由我做主 2012-08-14 00:00:00
- 还是先说分离什么菌吧,根据菌的不同方法不同
-
赞(13)
回复(0)
-
- huitoushian510 2016-07-29 00:00:00
-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 方法1:稀释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悬液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方法2: 涂布平板法 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其做法是先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图1)。 方法三:平板划线法 Z简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即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连续划线(图2),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划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 方法四:稀释摇管法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严格厌氧菌有特殊性,如果该微生物暴露于空气中不立即死亡,可以采用通常的方法制备平板,然后置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培养,容器中的氧气可采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清除。对于那些对氧气更为敏感的厌氧性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则可采用稀释摇管培养法进行,它是稀释倒平板法的一种变通形式。先将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加热使琼脂熔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左右,将待分离的材料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试管迅速摇动均匀,冷凝后,在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将培养基和空气隔开。培养后,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进行单菌落的挑取和移植,需先用一只灭菌针将液体石蜡--石蜡盖取出,再用一只毛细管插入琼脂和管壁之间,吹入无菌无氧气体,将琼脂柱吸出,置放在培养皿中,用无菌刀将琼脂柱切成薄片进行观察和菌落的移植。 资料: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的简称,它是指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固体培养基的平皿。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固体培养基用琼脂或其它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Z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这种由Kock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Z常用手段。
-
赞(8)
回复(0)
热门问答
- 求细菌分离纯化的详细方法
2012-08-13 08:33:41
395
3
- 求蛋白质分离纯化论文
- 题目: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方法----蛋白质技术 要求:将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分离纯化常见方法做简单介绍,包括各方法的优缺点等,同时着重介绍常见凝胶色谱应用等方面一些新的方法。 Z好是一篇完整的论文
2018-11-19 07:15:32
207
0
- 蛋白质分离纯化常用方法
2011-05-17 14:52:02
493
3
- 血清脂蛋白分离纯化方法
2008-03-13 22:55:28
250
1
-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四种方法
- 论述题:请说出可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四种方法及原理?很急,望帮忙,谢谢!!
2017-09-03 09:20:39
2069
1
- 蛋白质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 蛋白质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2011-07-10 03:40:53
524
2
- 蛋白质分离纯化 英文版本介绍(详细)
2012-11-09 10:59:06
565
2
- 酶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是什么?
2012-03-20 10:21:32
400
1
- 如何评价分离纯化方法的可行性
2017-04-05 03:17:56
414
2
-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些
2018-12-09 07:23:45
313
0
-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有哪些?各方法适用分离什么菌种
2016-04-09 05:35:37
1172
5
-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有哪些?各方法适用分离什么菌种?
2018-03-10 10:45:56
3669
1
- 如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清蛋白请举出两种分离纯化的方法
2017-08-08 04:25:30
370
1
-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
2017-02-20 01:50:10
756
1
-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
2016-12-14 02:52:34
704
1
-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
2018-11-21 21:41:41
318
0
- 蛋白质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有哪些?
- 尽量完整一点,谢谢
2005-10-29 15:12:18
379
1
- 分离纯化(化学)
- 有机实验的论文 哪位大虾给点资料...网上找的很少又很散...拜谢orz...
2008-10-15 01:41:30
365
3
- 生物化学论述题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有哪些
2018-12-01 19:25:37
247
0
- 对于纳米材料本身,有没有好的分离纯化方法
2017-01-03 20:00:54
373
1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