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发酵罐接种、移种的问题
-
大家好,我想问一下,三级发酵罐50-500-5000L的发酵罐系统,50L到500L,500L到5000L的移液方式,是用泵还是用无菌的压缩空气。能用泵吗?用压缩空气是一次性把培养菌液都输送过去吗?500L的发酵罐的移液管即出料管怎么设计呢???有知情者赐教!
全部评论(1条)
-
- 伊w尛雅 2013-12-05 00:00:00
- 都是用空气移种的,移种管道消毒后,把种子罐压力升高,发酵罐压力降低,不能掉零啊!打开阀门,用压差就完成移种了。移种管道一般是从种子罐的底部到发酵罐的顶部,如果发酵罐很大很高,也有从发酵罐中部接入种子的,但是你5000L的发酵罐直接从顶部接入种子就可以了。一般移种都是一次性移完.如果你想分两次,工艺有这个要求,先移一部分,如果时间间隔不长可以用种子发酵液保压,但是Z好重新消移种管道。500L发酵罐的移种罐从500L发酵罐底部连接到5000L发酵罐顶部就可以了啊!
-
赞(9)
回复(0)
热门问答
- 三级发酵罐接种、移种的问题
- 大家好,我想问一下,三级发酵罐50-500-5000L的发酵罐系统,50L到500L,500L到5000L的移液方式,是用泵还是用无菌的压缩空气。能用泵吗?用压缩空气是一次性把培养菌液都输送过去吗?500L的发酵罐的移液管即出料管怎么设计呢???有知情者赐教!
2013-12-04 02:54:44
674
1
- 接种于发酵罐的种子是哪个时期的
2009-11-19 15:14:05
231
3
- 发酵罐移种管道蒸汽灭菌后,必须用空气保压吗
2018-12-02 19:35:26
177
0
- 为什么刚一接种 发酵罐的溶氧就下降
2018-12-05 19:59:15
292
0
- 生物制药发酵罐放大问题.
- 我是搞生物制药的,Z近在进行某品种的放大过程中发现问题如下:5吨罐发酵过程正常一般第3天进入代谢,但放大到20吨罐后,第3天并不进入代谢,倒是进入了2次生长直到第5,6天的时候才进入代谢,这就造成杂质升高,原材料浪费,周期加长,单位不高等问题. 请问有没某技术... 我是搞生物制药的,Z近在进行某品种的放大过程中发现问题如下:5吨罐发酵过程正常一般第3天进入代谢,但放大到20吨罐后,第3天并不进入代谢,倒是进入了2次生长直到第5,6天的时候才进入代谢,这就造成杂质升高,原材料浪费,周期加长,单位不高等问题. 请问有没某技术人员遇到过此类问题,求解决方法. 展开
2012-11-23 00:33:35
621
2
- 如何预防不锈钢发酵罐的腐蚀问题?
2017-05-15 12:19:12
544
2
- 急!急!急!关于发酵食品接种量的问题?
- 我先是将菌种活化,得到液体培养液,是要用来发酵纳豆的,接种量为3%。、 请问如何计算 这个接种量,是计算细菌的浓度还是重量,用什么方法确定我的接种液的浓度?
2010-09-19 01:17:10
359
1
- 给发酵罐配冷水机要注意哪些问题
2017-07-01 02:51:29
299
1
- 微生物三级取样中的三级是什么意思?
2017-11-21 17:14:10
1706
2
- “微生物三级取样”中的“三级”是什么意思?
2017-12-23 02:16:35
610
1
- 实验室培养的菌种进行发酵生产,接种时是将培养基一同倒进发酵罐吗?
- 培养基的成分和发酵原料相差很大啊
2018-11-18 04:35:23
254
0
- 斜面培养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穿刺接种法各有哪些差异?
- 斜面培养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穿刺接种法各有哪些差异?
2019-06-10 15:54:16
1278
1
- 对无菌接种室怎样做好接种前的灭菌工作?
- 对无菌接种室怎样做好接种前的灭菌工作?
2019-06-10 16:01:48
626
1
- 发酵罐放大后一般会带来哪些问题
2016-12-05 23:09:41
361
1
- 穿刺接种是什么?
- 穿刺接种是什么?
2019-05-24 10:27:59
719
1
- 浇混接种与涂布接种有什么不同?
- 浇混接种与涂布接种有什么不同?
2019-05-24 17:36:58
823
1
- 微生物接种环境有什么要求?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哪些
2015-10-27 09:31:28
775
1
- 封闭式发酵罐和开放式发酵罐的区别
2018-12-08 16:10:19
305
0
- 300立方米的发酵罐算是大型发酵罐么
2015-12-10 20:53:02
357
1
- 细胞接种是什么意思
2018-12-02 02:41:38
553
0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