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条)
-
- 淡然浅笑zz 2017-12-15 15:08:52
-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做蛋白质纯度的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时具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可以将分子大小相同而带不同数量电荷的物质分离开,并且还可以将带相同数量电荷而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其分辨率远远高于一般层析方法和电泳方法,可以检出10-9~10-12g的样品,且重复性好,没有电渗作用.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其原理是带大量电荷的SDS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克服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电荷的影响而得到恒定的荷/质比。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蛋白质分子量已经比较成功,此法测定时间短,分辨率高,所需样品量极少(1~100μg),但只适用于球形或基本上呈球形的蛋白质,某些蛋白质不易与SDS结合如木瓜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此时测定结果就不准确.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蛋白质定量。电泳后的凝胶经凝胶扫描仪扫描,从而给出定量的结果.凝胶扫描仪主要用于对样品单向电泳后的区带和双向电泳后的斑点进行扫描。4.琼脂或琼脂糖凝胶免疫电泳可用于①检查蛋白质制剂的纯度;②分析蛋白质混合物的组分;③研究抗血清制剂中是否具有抗某种已知抗原的抗体;④检验两种抗原是否相同.
-
赞(20)
回复(0)
热门问答
- 为什么电泳结果可以作为分析鉴定的可信依据
2017-12-14 15:30:10
383
1
- 为什么菌落特征可作为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依据?
2011-10-30 05:09:10
553
1
- 为什么菌落特征可作为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依据
2017-01-22 05:20:03
712
1
- 游标卡尺的鉴定依据是什么?
2012-08-19 20:08:12
498
1
- 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可信的依据是什么
2018-06-01 12:12:17
338
1
- 桩基低应变检测结果能否作为桩基工程结算依据
2012-09-01 14:13:35
480
3
- 精神病确诊的依据是什么?脑电图能否作为依据?
- 精神病确诊的依据是什么?脑电图能否作为依据?
2013-04-06 00:52:34
375
2
- 请教PCR高手解答电泳结果,分析错误原因
2016-12-29 10:34:36
440
1
- 等电聚焦电泳是依据蛋白质所带电荷对其进行分离或鉴定的
- 这句话是对是错
2014-01-13 02:01:32
538
1
- 检查地贫电泳结果
- 检查出地贫电泳结果有(疑似a-地中海贫血),有可能是白血病吗?
2018-02-07 21:57:54
301
1
- 为什么可以用检验氯离子作为沉淀是否洗涤完全的依据
2010-11-06 07:05:23
310
1
- 电泳法到底是纯化蛋白质还是鉴定蛋白质?为什么SDS能鉴定蛋白质?
2012-04-04 14:59:25
523
2
- 电信网上营业厅的测速结果可信吗?
2012-06-17 11:52:57
339
3
- UHMWPE为什么可以作为工程塑料
2015-11-30 05:26:32
327
1
- 己二胺为什么可以作为交联剂
2011-11-08 22:22:11
399
3
- 为什么蛋白质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
2018-11-10 23:17:51
217
0
- pUC19质粒用EcoRⅠ酶切后电泳结果分析
- 请问右边数第五条带中各个条带都是什么类型的DNA... 请问右边数第五条带中各个条带都是什么类型的DNA 展开
2012-11-19 09:24:05
592
2
- 质粒转化后得到的阳性克隆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定?并说明鉴定的依据。
2018-12-15 10:04:13
324
0
- 电泳结果不明显的原因是什么?
- 我做了几个不同品种供试材料的耐盐性试验,是一种豆科植物叶片蛋白的单向电泳,3个品种在一版胶上。结果出来,电泳带对比不明显,看不出差异。蛋末提样前在冰箱-20度下保藏了3个月左右。
2007-02-21 10:59:56
597
3
- 导热性能试验中为什么温差不变作为试验结束的判断依据
2015-11-09 01:28:19
348
4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