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条)
-
- 洪诗晗 2017-10-04 11:01:45
- 臭氧发生器产品(包括臭氧发生电源)的性能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 以空气为气源,露点不能高于零下450C。 在GMP空气杀菌的应用过程中,空调的加湿系统系统对进风加湿,加湿后的空气露点远远高于零下450C,一般只比室温略低。 因此,以空调机组的循环风为气源,不符合CJ/T3028.1标准对气源的露点要求。 ★ 上述两种放电管电极,即使在用氧气源的情况下,尚无法达到额定产量,如果用空气源就更少得可怜了。 ★ 电极是在高压放电状态下工作的,不宜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 否则,产量会大幅度的下降。 ★ 通过以上的测试不难看出: 以氧气源标定臭氧产量的设备,如果以空气做气源使用的话。其实际臭氧产量只有名牌标定 ,产量的1/3。即原设计为10ppm投加量,而实际仅仅投加了3.3ppm。 ★ 遗憾的是,说臭氧杀菌不如甲醛的人,用的就是这种机器。 B、ф41×300 mm管式陶瓷介质间隙放电电极。 用陶瓷管做介电材料,外壁镀金属镀层为外电极,金属管为内电极,管内通水冷却。 氧气从内外电极间的缝隙中通过。 通入氧气0.8M3/h,平均臭氧浓度50g/M3。 计算结果单管产量为 0.8M3/h×50g/ M3=40g/h 此管表面积为: 0.041M×3.14×0.260M=0.033M2 每平方米放电面积需用的放电管为:1M2÷0.033m2=30根。 因此得出30根此种电极,使用氧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1200克 臭氧。如果使用空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400克左右臭氧。 此种放电管远高于CJ/T3028.1-94第5.3.2的规定。 C、212CM2 板式陶瓷介质间隙放电电极。 电极风冷。通入氧气0.5M3/h,平均臭氧浓度50mg/L。 计算结果单组产量为 0.5M3/h×50mg/L×1000=25000mg=25g/h 此板表面积为:0.021M2,每平方米放电面积需用的放电板为:1M2÷0.021m2=47.6套。 因此得出47.6套此种电极,使用氧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1190克 臭氧。如果使用空气源每小时可以产生397克左右臭氧。 此种放电管符合CJ/T3028.1-94第5.3.2的规定。 有了以上的测试数据,你就只须通过了解气源的种类、放电电极形式、电源频率就可以对臭氧发生器的品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甚至数一数有几根电极就可以大致估算出有多少臭氧产量。 然后再根据你的需求去选择低档、中档、或是的臭氧发生器。
-
赞(10)
回复(0)
热门问答
- 臭氧发生器在潮湿环境下怎么工作
2017-10-03 12:21:18
570
1
- 超声波传感器在震动较大的环境下工作可以吗
2012-03-11 08:35:52
288
1
-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的探头可以在碱性环境下工作吗
2016-07-26 05:04:50
522
1
- 锂离子电池为何不可以放在潮湿环境里?
2007-02-11 04:48:30
453
4
- 在低温环境下,恒温动物耗氧量怎么变
2012-03-19 21:23:18
549
1
- 臭氧发生器下为何滴水
- 臭氧发生器下为何滴水
2015-08-11 13:22:35
272
1
- 在MATLAB环境下设计带阻滤波器的程序
2016-06-01 20:08:32
430
1
- 在无光环境下夜视仪还管用么?
- 各种夜视仪在一个无光环境下(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还管不管用?... 各种夜视仪在一个无光环境下(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还管不管用? 展开
2009-07-06 13:14:03
317
3
- 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012-06-09 03:47:14
368
5
- 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在密闭空间里工作有影响吗
2015-08-15 21:43:03
574
1
- 透射电子显微镜为什么在真空下工作
2017-12-15 04:10:57
937
1
- 激素在开水的环境下能否被破坏
2012-09-02 03:37:03
469
3
- POM在强氧化环境下会老化吗?
2018-06-13 05:17:48
895
4
- 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17-11-26 04:11:17
953
1
- 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18-11-28 00:13:00
475
0
- 臭氧发生器是怎样工作的
2018-11-28 00:17:19
354
0
- 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压了
- 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压力参数是0.95Mpa,但是厂家是将发生器出口阀门开度的大小来调节压力,也就是说关小出口门,在将压力憋起来。这样做对吗??
2015-08-30 19:40:48
1079
2
- 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17-12-26 03:03:41
365
1
- 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15-08-15 12:16:30
394
1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