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条)
-
- uxxuk0 2017-02-21 00:00:00
- 比热容测定,首先,DSC需要相应的软件来实现比热容的计算;其次,比热容的测定,先用空坩埚做一条空白曲线,然后用蓝宝石标样做一条曲线,再用待测物做一条曲线,空白、标样和待测物条件完全一致。 如果觉得结果有疑问,可以在做待测物之前同样的操作,空白、蓝宝石、和待测物类似的已知物质(比如正己烷),测完看看已知物测试的比热容和软件里提供的已知结果吻合度。如果误差很小,可以认定待测物结果可靠,一般来说,DSC测定比热容会有一定的误差。 至于比热测定的操作步骤,可以跟厂家工程师咨询,升温速率,一般好像2℃/min左右比较合适,当然,具体条件可结合实验摸索。
-
赞(9)
回复(0)
热门问答
- 已知dsc曲线,怎么样得到随温度变化的比热容和热焓
2017-02-20 08:45:59
642
1
- 请问镍的比热、导热系数以及焓随温度变化的值是多少?
- 做仿真用,温度变化范围很大,需考虑材料的热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
2009-03-23 21:26:16
1781
3
- 燃烧和热解的dsc曲线类似,为什么
2018-12-11 17:36:32
308
0
- 热膨胀和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吗
2018-11-21 16:20:10
263
0
- 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什么灯丝
2017-12-18 02:27:23
404
1
- 从分子运动来解释PET的DSC曲线变化
2012-12-15 13:16:25
237
1
-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怎样变化
2015-04-03 11:29:26
705
1
- 离子导电高分子的电导率为什么随温度变化
2017-06-03 20:48:54
299
1
- DSC曲线分析
2018-11-26 08:08:31
322
0
- DSC曲线含义
- 这是稀土对6063铝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试验中DSC曲线图。(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加工成直径5mm,厚度0.5mm的差热分析试样。 对固溶后的试样进行等速升温差热分析,试验设备是德国耐驰公司DSC 200 F3型号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将试样放入坩埚中,在氮气氛围的保护下... 这是稀土对6063铝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试验中DSC曲线图。(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加工成直径5mm,厚度0.5mm的差热分析试样。 对固溶后的试样进行等速升温差热分析,试验设备是德国耐驰公司DSC 200 F3型号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将试样放入坩埚中,在氮气氛围的保护下分别以2°C/min、5°C/min、10°C/min三种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到550°C,并测定差热分析曲线。) 这张图片中每个峰(谷)代表的是吸热还是放热呀?三条曲线对比各有什么含义呢?奖励分数不是问题。求解求指点呀!! 展开
2017-11-24 23:56:46
751
2
-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得到的荧光随时间的变化,但是数据怎么导出来
2017-03-20 12:03:24
454
1
- 25号变压器油的运动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表
- 25号变压器油的运动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表... 25号变压器油的运动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表 展开
2016-09-28 00:08:26
480
1
- 热重的DSC曲线峰向下是吸热还是放热
2017-02-18 09:18:14
485
1
- DSC为什么要两次升温(曲线,热历史,结晶,水分
2017-03-22 01:39:12
1428
1
- DSC曲线中的热流具体含义是什么?如何看DSC曲线
2018-05-15 18:48:08
2961
1
- DSC曲线怎么看熔点
2016-04-07 13:39:30
1299
1
- 如何看懂DSC曲线
2016-02-26 14:54:29
606
1
- 使用DSC差式扫描量热仪检测复合材料比热容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 使用DSC差式扫描量热仪检测复合材料比热容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016-03-28 18:38:20
517
1
- 怎样测材料的微波介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
2017-04-12 17:10:38
469
1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