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控制细胞表面蛋白“组合编码”
-
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是决定细胞命运、形态、和生理功能的中心指挥者,而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则通过与细胞环境的相互作用来执行这些指令。“转录因子→细胞表面蛋白→生理功能”的框架被认为存在于一切涉及细胞与环境交流的生物学过程中。例如在发育的神经元中,科学家们常常假设转录因子通过调节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来控制神经元之间连接,形成特定的神经环路。
2022年5月24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与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知名学者骆利群教授,带领团队在Neuron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用一个定义谱系的转录因子Acj6为例子,展示了转录因子如何“四两拨千斤”,通过调节不同组合的表面蛋白的表达,控制不同神经元类型的连接。骆利群实验室的博士生谢琦婧和李介夫博士为本文的共同***作者。
早在2003年,骆利群教授团队发现转录因子Acj6特异性表达在果蝇嗅觉系统投射神经元 (projection neuron,PN)的一个谱系(lineage)中,并控制这些神经元特异性的树突靶向。不过,当时由于缺少直接测量特定细胞群体表面蛋白表达的方法,无法进一步知道Acj6以及其他转录因子如何通过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控制神经连接的特异性。
直到2020年,骆利群教授、本文的共同***作者李介夫博士与合作者发展了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蛋白组学技术,在方法上实现了突破。这种技术使得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在完整果蝇大脑内对指定细胞类型的表面蛋白组进行高精度的生物素标记、富集和分析,也为系统地研究转录因子如何在多细胞生物的完整组织中塑造细胞表面蛋白质组提供了可能。
▲相关阅读:骆利群/Alice Ting联合团队《细胞》发文,创新技术找到多个神经连接调节因子
在此次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这种蛋白组学技术,首先找到了转录因子Acj6调节哪些细胞表面蛋白来执行它的命令。他们分别在野生态和acj6功能丧失突变体中,对投射神经元进行了表面蛋白组的定量分析,然后基于蛋白组学的数据进行体内筛选,由此揭示了许多执行Acj6连接指示的分子。
这些表面蛋白有一些正如作者的猜测,属于细胞粘附分子,但还有一些则令人意外。比如,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这种蛋白传统上被认为只介导神经元功能,但他们发现,失去机械敏感离子通道活性的Piezo突变体可以与野生型Piezo一样精准调控PN树突靶向。“这个结果***展示了Piezo独立于机械感觉离子通道的功能。”作者指出。
▲在PN中敲除Piezo导致树突错误的靶向(白色箭头)
接下来,为了建立转录因子Acj6与其调控的表面蛋白在树突靶向中的功能性联系,研究人员在表达Acj6的投射神经元中特异性地敲除了acj6,同时又在这些神经元中特异性地表达了Acj6促进表达的表面蛋白。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神经元类型中,Acj6通过调控不同组合的表面蛋白表达来指定这类神经元特异的靶向。
“在不同神经元中,一个转录因子是通过调节相同、还是不同的细胞表面蛋白以指定它们的特异连接,这个问题过去并不清楚。”研究人员指出,“发育神经生物学长期存在一种假设,认为神经连接的特异性可能是由表面蛋白组合编码(combinatorial code)控制,现在我们***为这一假设提供了实验证据,展示了表面蛋白间的遗传相互作用模式(加法、减法和协同)。”
▲Acj6在不同神经元类型中通过调控不同表面蛋白(cell-surface executor)的表达来控制神经连接特异性
正如科学家们在论文中提及的那样,这篇文章为未来研究转录因子功能与机理提出了一个新的策略和方法的原型。
RNA提取磁珠属于纳米生物磁珠的一种,主要作用是用于核酸提取过程中的RNA提取,粒径分布在500nm左右,是洛阳吉恩特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分子纳米磁性微球,该磁珠悬浮时间长,磁响应时间迅速,对DNA甲基化过程中的提取环节提供良好的支持,可明显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并在提取结果上保持稳定,配合核酸提取仪,更能实现快速的RNA提取。
全部评论(0条)
热门问答
- 转录因子控制细胞表面蛋白“组合编码”
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是决定细胞命运、形态、和生理功能的中心指挥者,而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则通过与细胞环境的相互作用来执行这些指令。“转录因子→细胞表面蛋白→生理功能”的框架被认为存在于一切涉及细胞与环境交流的生物学过程中。例如在发育的神经元中,科学家们常常假设转录因子通过调节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来控制神经元之间连接,形成特定的神经环路。
2022年5月24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与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知名学者骆利群教授,带领团队在Neuron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用一个定义谱系的转录因子Acj6为例子,展示了转录因子如何“四两拨千斤”,通过调节不同组合的表面蛋白的表达,控制不同神经元类型的连接。骆利群实验室的博士生谢琦婧和李介夫博士为本文的共同***作者。
早在2003年,骆利群教授团队发现转录因子Acj6特异性表达在果蝇嗅觉系统投射神经元 (projection neuron,PN)的一个谱系(lineage)中,并控制这些神经元特异性的树突靶向。不过,当时由于缺少直接测量特定细胞群体表面蛋白表达的方法,无法进一步知道Acj6以及其他转录因子如何通过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控制神经连接的特异性。
直到2020年,骆利群教授、本文的共同***作者李介夫博士与合作者发展了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蛋白组学技术,在方法上实现了突破。这种技术使得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在完整果蝇大脑内对指定细胞类型的表面蛋白组进行高精度的生物素标记、富集和分析,也为系统地研究转录因子如何在多细胞生物的完整组织中塑造细胞表面蛋白质组提供了可能。
▲相关阅读:骆利群/Alice Ting联合团队《细胞》发文,创新技术找到多个神经连接调节因子
在此次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这种蛋白组学技术,首先找到了转录因子Acj6调节哪些细胞表面蛋白来执行它的命令。他们分别在野生态和acj6功能丧失突变体中,对投射神经元进行了表面蛋白组的定量分析,然后基于蛋白组学的数据进行体内筛选,由此揭示了许多执行Acj6连接指示的分子。
这些表面蛋白有一些正如作者的猜测,属于细胞粘附分子,但还有一些则令人意外。比如,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这种蛋白传统上被认为只介导神经元功能,但他们发现,失去机械敏感离子通道活性的Piezo突变体可以与野生型Piezo一样精准调控PN树突靶向。“这个结果***展示了Piezo独立于机械感觉离子通道的功能。”作者指出。
▲在PN中敲除Piezo导致树突错误的靶向(白色箭头)
接下来,为了建立转录因子Acj6与其调控的表面蛋白在树突靶向中的功能性联系,研究人员在表达Acj6的投射神经元中特异性地敲除了acj6,同时又在这些神经元中特异性地表达了Acj6促进表达的表面蛋白。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神经元类型中,Acj6通过调控不同组合的表面蛋白表达来指定这类神经元特异的靶向。
“在不同神经元中,一个转录因子是通过调节相同、还是不同的细胞表面蛋白以指定它们的特异连接,这个问题过去并不清楚。”研究人员指出,“发育神经生物学长期存在一种假设,认为神经连接的特异性可能是由表面蛋白组合编码(combinatorial code)控制,现在我们***为这一假设提供了实验证据,展示了表面蛋白间的遗传相互作用模式(加法、减法和协同)。”
▲Acj6在不同神经元类型中通过调控不同表面蛋白(cell-surface executor)的表达来控制神经连接特异性
正如科学家们在论文中提及的那样,这篇文章为未来研究转录因子功能与机理提出了一个新的策略和方法的原型。
RNA提取磁珠属于纳米生物磁珠的一种,主要作用是用于核酸提取过程中的RNA提取,粒径分布在500nm左右,是洛阳吉恩特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分子纳米磁性微球,该磁珠悬浮时间长,磁响应时间迅速,对DNA甲基化过程中的提取环节提供良好的支持,可明显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并在提取结果上保持稳定,配合核酸提取仪,更能实现快速的RNA提取。
- 流式细胞术是不是只能检测细胞表面蛋白
- 流式细胞术是不是只能检测细胞表面蛋白
- 流式细胞术是不是只能检测细胞表面蛋白
- 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转录因子有哪些
- 什么是细胞内毒素因子
- 什么是细胞内毒素因子... 什么是细胞内毒素因子 展开
- 怎样用signal scan分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 细胞中纯化一种新的未知蛋白因子,如何研究其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 详细点,尽快~谢谢
- 《细胞》子刊发现两种控制大脑的蛋白非常关键
大脑中各种化学分子就充当着调控信号的角色。***近,《细胞报告》的新研究又找到了两种参与大脑信号调控的蛋白RIM1和SRPK2,它们主要负责控制突触部位的信号传递。
突触作为一个信号中转站,有的信号在抵达时就能够往下游传输,有的信号则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传递。根据新研究,具体哪些信号需要释放,哪些需要等待,就依赖RIM1来完成。
其中关键的是突触中许多充满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这些小泡会在突触一侧等待,当接收到合适信号时它们才会被释放。“这些突触小泡释放的数量,以及受体对其作出的反应都是严格控制的,”德国波恩大学的神经科学家Schoch McGovern博士表示。
McGovern博士和同事曾在果蝇中发现,RIM1在这一过程中会比较活跃。不过,更加***的生物是否会有更复杂的调控机制仍然不清楚。为此,他和同事将这一研究扩展到了小鼠层面。
▲SPRK2会修饰RIM蛋白来影响突触信号传递过程
在新研究的分析中,他们发现突触小泡释放过程中,名为SRPK2的酶会不断地往RIM1的一些氨基酸上添加磷酸基团,而与此对应的,特定氨基酸的磷酸化则会提升突触小泡的释放数量。
“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突触小泡的数量,就要看是哪些氨基酸被磷酸化了,” McGovern博士解释道。他们还不清楚被磷酸化的RIM1在执行功能之后会怎么处理,有可能还有其他的酶会对其进行修饰,完成后续调控工作。
RNA提取磁珠属于纳米生物磁珠的一种,主要作用是用于核酸提取过程中的RNA提取,粒径分布在500nm左右,是洛阳吉恩特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分子纳米磁性微球,该磁珠悬浮时间长,磁响应时间迅速,对DNA甲基化过程中的提取环节提供良好的支持,可明显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并在提取结果上保持稳定,配合核酸提取仪,更能实现快速的RNA提取。
- 流式鉴定细胞表面标记是什么原理啊(原理,细胞表面
- 生态因子的土壤因子
- 如何计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增强因子 EF
- 如何计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增强因子 EF
- 基因转录的DNA的转录
- 流式细胞仪如何测细胞蛋白的磷酸化
- 量子点进入细胞表面要做什么修饰
- 流式鉴定细胞表面标记是什么原理
- 为什么有些芯片分析的转录水平有的是分析的非编码rna
- 转录组测序的转录组测序平台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激光粒度仪 #
- 电压击穿试验仪:藏在实验室里的“闪电制造者”...电压击穿试验仪:藏在实验室里的“闪电制造者”硬核真相:这台设备能在几秒内让绝缘材料“原地爆炸”!通过模拟极端高压环境(可达300kV以上),它用一道闪电般的电弧,揭穿材料绝缘性能的极限。魔鬼测试流程:温柔起步:以100V/s缓慢升压死亡凝视:实时监测微小漏电流致命一击:在击穿瞬间记录峰值电压(整个过程比科幻大片更刺激)安全玄机:• 防爆油箱:把击穿爆炸锁在40mm钢化玻璃后• 幽灵电压消除:放电后自动归零,防残余电击• 智能逃逸:检测到有毒气体自动启动排风反常识现象:某些纳米复合材料被击穿后会“自愈合”干燥空气的击穿电压≈3kV/mm,但SF₆气体可达89kV/mm
- 市场中的检测zeta电位的一种技术叫CF-P...市场中的检测zeta电位的一种技术叫CF-PALS,他是真的相位分析光散射吗?这种余弦拟合位相分析法,为什么叫"位相",而不是传统的“相位"?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