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条)
-
- 何姣莲HE 2013-06-30 00:00:00
- 红外对射作为一种主动红外探测器,具有探测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安防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两对红外对射,可以组成简易的人数识别系统,在槽式卫生间的冲水控制中,已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有的厂家将这种简易的人数识别系统移植到室内的人数识别上,进而对照明灯具等进行精确控制,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下面对红外对射人数识别系统的误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就会得到一些十分有用的结论。 一、 基本原理 红外对射式人数识别系统无论采用的是硬件电路,还是单片机的软件方式,其基本原理采用的都是可逆计数器技术。这种技术在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绕线机和机械鼠标中早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到人数识别上就是利用人体通过两束对射光线的时间不同和遮挡光线的脉冲个数来识别人体的运动方向和人员数量。 系统由安装在间隔为L的两套红外收发电路和可逆计数器及判断执行电路等组成,对射光线选择在人员出入必须经过的地方。如果没有人员出入,对射光线没有被遮挡时,接收电路输出高电平;而当有人员等物体通过时,光线被遮挡,接收电路就输出低电平。 当人员外出时,波形与上述过程相反,B路先输出检测脉冲,A路后输出检测脉冲。从两路检测脉冲的先后顺序,可以判断出人员运动方向;再由检测脉冲的个数,可以计算进出的人数。进入时计数器加1,外出时计数器减1,通过累计就可以计算出室内人员的数量。这就是红外对射式人数识别系统的基本原则。 二、 系统组成 红外对射式人数识别系统的组成不管采用的是纯硬件电路还是单片机电路,其基本组成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可逆计数器和判断执行电路部分,是由硬件完成还是由软件来完成的而已。 在发射机中,低频振荡器输出的频率为Fo信号, 对38KHz的副载波进行振幅键控调制(ASK),这主要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与光电接收前端电路的特性相一致而设置的。调制后的信号送到发光二极管,变成检测光信号。近距离一般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近距离则采用红外激光器作为光源。接收机中光电二极管和放大滤波解调等电路组成前端电路,一般采用vishay公司的一体化红外遥控接收电路HS0038,它解调出低频信号Fo。再通过检测电路对Fo信号的检测,就可以得到识别信号A和B。如果检测到Fo信号,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将A、B两路识别信号送到可逆计数器,计数器就能够根据两路信号的时间先后顺序和脉冲个数计数出进入和外出检测区域的人数,进而累计出室内总人数的多少。判断执行电路再根据设定的不同人数,执行不同的控制策论。如有多少人开启多少灯具等。 根据对Fo信号检测电路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遍包络检波和用NE567低频锁相环(PLL)组成的锁相解调两大类。基本原理相同,都是检测Fo信号的有和无,输出相应的高低电平给计数器。区别在于分析误差时,还需考虑后者的锁定时间ts。 在实际的红外对射系统中,发射和接收电路都带有孔径为D的镜头。由于光电前端电路都带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因此,只有人体将光线全部挡住的瞬间,接收电路才能输出一个有效的低电平脉冲信号。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对射光束简化成对射光线来进行分析。
-
赞(11)
回复(0)
热门问答
- 红外对射系统的系统组成?
- 有知道的说一下,谢啦!
2013-06-29 08:58:15
359
1
- 红外对射
2014-08-19 04:23:45
211
3
- 安全气囊系统的系统组成
2018-11-14 05:58:13
275
0
- 红外对射探测器
- 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什么要有距离区分呢?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理由一,50米的跟250米的价格是一样的。 理由二,250米的也能当作50米的来用。 理由三,既然价格一样,又能当50米用,干嘛还造出50米的呢?
2012-02-08 19:56:02
426
4
- 红外对射的介绍
2018-11-17 08:29:38
250
0
- 红外对射的分类
2018-11-19 02:16:14
436
0
- 如何区别主动红外对射和被动红外对射?
2017-11-25 13:45:11
404
1
- 红外对射 红外栅栏,红外对射探测器,红外栅栏感应器 哪里有卖?
- 二、四、六 光束红外对射探测器 产品特点: 1.有线,总线兼容,现场全息实时报告。 2.可拆分双系统, 可编程多模式、设置三光束遮拦报警或六光束遮拦检知式。 3.数字模糊人工智能识别:四频段的调频,采用人工智能模糊判断,误报率降至Z低。 4.智能功率... 二、四、六 光束红外对射探测器 产品特点: 1.有线,总线兼容,现场全息实时报告。 2.可拆分双系统, 可编程多模式、设置三光束遮拦报警或六光束遮拦检知式。 3.数字模糊人工智能识别:四频段的调频,采用人工智能模糊判断,误报率降至Z低。 4.智能功率发射:自主开发的芯片能够自动的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状况来自动调整对射的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发射管的使用寿命,也降低电能。 5.绿色环保:带有可控的功能显示,安装调试完毕后,可关闭显示,大大节约电能。 6.红外收发方式:互射式和接力式可选。 7.专用DSP芯片,ZL多维容错,真检测报警技术。 8.独有位移接收,大功率发射器件,功率余度达90%。 9.全功能诊断,环境自适应,故障锁定。 10.ZL的平衡检测,独特的数字滤波,抗邻频光达IP85。 11.采用长寿命无触点,低电压,微工耗固态继电器。 12.四段频率可选。 WLT-30 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30m/室程90m WLT-40 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40m/室程120m WLT-60 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60m/室程180m WLT-80 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80m/室程240m WLT-100 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00m/室程300m WLT-150 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50m/室程450m WLE-100 三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00m/室程300m WLE-150 三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50m/室程450m WLE-200 三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200m/室程600m WLE-250 三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250m/室程750m WLH-50 四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50m/室程150m WLH-100 四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00m/室程300m WLH-150 四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50m/室程450m WLH-200 四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200m/室程600m WLH-250 四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250m/室程750m WLL-100 六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00m/室程300m WLL-150 六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50m/室程450m WLL-200 六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200m/室程600m WLL-250 六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250m/室程750m WLL-300 六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300m/室程900m WLU-30 装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30m/室程90m WLU-60 装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60m/室程180m WLU-80 装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80m/室程240m WLU-100 装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00m/室程300m WLU-150 装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50m/室程450m WLO-20 灯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20m/室程60m WLO-40 灯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40m/室程120m WLO-60 灯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60m/室程180m WLO-80 灯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80m/室程240m WLO-100 灯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00m/室程300m WLO-150 灯饰型双光束红外对射、室外射程150m/室程450m 对 展开
2007-12-04 02:57:32
477
1
- 金相显微镜的系统组成
2018-11-16 18:54:50
323
0
- 蠕动泵的系统组成
2018-11-18 04:25:15
313
0
- 冷凝器的系统组成
2018-12-03 06:57:53
307
0
- 红外对射信号线连接
- 今天刚接了个小工程,谁知道红外对射的受光器的信号线是如何串联的。 说明白就给分。
2017-09-10 20:03:16
645
2
- 红外对射探测报警器
- 一个厂区要安装红外对射探测报警器、总共6对,但是距离太远大概800米左右,该怎么办?那么远的距离会报警器还有没有用?还有6对就是3条主线到报警器这样成本太高 算下来就2400米的线不划算,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018-11-14 15:21:45
229
0
- 红外对射报警报警系统
2013-11-15 02:04:36
405
2
- 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基础知识
2018-12-06 02:31:06
293
0
- 红外对射的应用优点
2018-11-20 05:25:57
393
0
- 防爆红外对射与防爆红外对射探测器是一样东西吗
2010-07-16 19:47:01
338
1
- X射线谱的系统构成
2018-11-28 11:28:17
343
0
- 微波对射探测器和红外对射报警器哪个好
2017-05-01 23:11:10
297
1
- 对地观测系统的组成
2018-12-11 20:18:07
266
0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