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培养箱使用注意事项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现代大中型医院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分布于医院各个实验室。它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来对组织、细胞、细菌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
二氧化碳培养箱使用前准备工作
1、二氧化碳培养箱应由专人负责使用,操作盘上的任何开关和调节旋扭一旦固定后,不要随意扭动,以免影响箱内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湿度的波动,同时降低机器的灵敏度。
2、箱子的放置要水平,避免阳光直射和灰尘等,要保证仪器周围的气流循环,后部及侧面应留出5cm的空隙。
3、加装稳压电源保证电源电压波动不超过220V±10%。
4、所加入的水必须是蒸馏水或无离子水,防止矿物质储积在水箱内产生腐蚀作用,经常检查箱内水是否足够,水位应加至“水位指示灯”灭灯时为止。
5、使用前箱内应用消毒酒精或碘溶液彻底擦洗,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导致实验失败。
6、在房间安装空调,使环境温度保持在25℃左右。
7、所使用的二氧化碳必须是纯净的,否则降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污染二氧化碳过滤装置。
二氧化碳传感器正确充气
二氧化碳培养箱箱内气压由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控制。二氧化碳传感器正常反馈要求进气压为0.06MPa。当箱内气压降低时,二氧化碳传感器在低压刺激下有节奏地开闭,向箱内慢慢充气,当进气压达0.1MPa时,自动停止调节。
如充气方法不当,使进气压力增大,当超过0.1MPa甚至0.2MPa压力,会损伤二氧化碳传感器。开始这种损伤效应不明显,不易察觉,反复错误操作,二氧化碳传感器损伤累积Z终致命损坏,使气压调节失灵。
因此,二氧化碳传感器寿命与二氧化碳进气压大小有关,只要做好进气压调节,就能保护二氧化碳传感器性能。二氧化碳传感器价格昂贵,更换不易,所以一定要做好进气压调节,延长二氧化碳传感器使用寿命。
二氧化碳培养箱湿度
箱内湿度对于培养工作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然而又经常被忽略的因素。因为饱和湿度环境可以避免培养液中二氧化碳逃逸,培养液中pH值稳定,有利于细胞生长,足够的湿度水平并且要有足够快的湿度恢复速度(如在开关门后)才能保证不会由于过度干燥而导致培养失败。
所以二氧化碳培养箱使用过程中,在箱内托盘中放一定量的灭菌水(3/2至全盘),使箱内成为饱和湿度环境。如使用者忘记补加水,使培养细胞处于低湿度甚至干热环境中,培养液二氧化碳气体易挥发,液体pH值升高,影响细胞生长,在工作中要力求避免此问题发生。
样本多时,箱内分区存放,培养物用筐或瓷盘存放,这样存取快速,缩短开门时间,减少箱内气体和湿度变化,节省气体,稳定了细胞生长环境。
二氧化碳培养箱箱内消毒
二氧化碳培养箱污染是导致细胞培养失败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要减少和防止污染的发生,主要途径是尽量减少微生物可以生长的区域和表面,采取消毒措施。
例如,针对箱内湿热环境易滋生细菌等问题,采用在1000mL水中加2mL新洁尔灭液,定期用酒精和紫外线消毒箱内空气,培养物酒精擦拭入箱内,盘里的水至少要一周换一次,控制污染,可以维持适应的蒸发作用,减少箱内微生物滋生速度。
为了培养箱免受污染并且保证仪器箱体内的生物清洁性,有些二氧化碳培养箱设计了自动排除污染装置来有效防止污染的产生。目前有多种消毒灭菌方式,如带有紫外消毒功能的CO2培养箱。
还有的设计生产了HEPA过滤器能过滤培养箱内空气,可过滤除去99.97%的0.3μm以上的颗粒,此外,还有设计了能使箱内达到高温湿热的环境从而杀死污染微生物,达到消毒灭菌目的的培养箱。
二氧化碳培养箱零点飘移
培养箱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零点会发生自然飘移现象,这种现象不能在箱面气体显示框中表现出来,使用者也不易觉察到飘移结果。二氧化碳零点是否飘移,可通过二氧化碳气体测试仪,从控制盘上的采样口可以采到培养箱内的气体,然后用气体色谱仪就可以测到二氧化碳浓度了。
二氧化碳培养箱零点的调整的步骤(一般以空气为标准来校零,每半年进行一次,以Thermo 3111型为例):
1、把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设为零,目的是不让钢瓶中二氧化碳进入箱内。
2、打开所有的门5min,往水盆内加上水,关上所有的门,稳定12h以上。
3、等温湿度充分稳定后,观察二氧化碳浓度显示值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校正至零(按Mode键至Cal档,按左键或右键选择至显示“CO2 CAL XX.X”,用上键或下键把数值调为零,然后按Enter键确认)。
4、重新把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设回(如5.0%)。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二氧化碳培养箱使用注意事项
-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现代大中型医院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分布于医院各个实验室。它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来对组织、细胞、细菌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
-
- 二氧化碳培养箱维护保养
-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一种能使细胞在人工环境中正常生长的科学实验装置。细菌培养,尤其是苛氧菌的培养,需要37℃、5%的浓度和饱和湿度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为细菌提供生长环境。
-
-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清洁
- 二氧化碳培养箱用途广泛,主要用来培养细胞、组织和某些特殊微生物,为它们提供良好的体外环境,广泛应用于细胞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组织学实验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因此,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消毒和维护尤为重要。
-
- 二氧化碳培养箱故障分析
- 二氧化碳培养箱可以使细胞等在人工环境中生长。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培养、肿瘤、心脏疾病研究、细菌培养、遗传工程及试管婴儿等。就以下8例故障现象及维修方法对二氧化碳培养箱故障分析与维修进行介绍。
-
- 二氧化碳培养箱工作原理
-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细胞、组织、细菌培养的一种先进仪器。也是是开展免疫学、肿瘤学、遗传学及生物工程所必须的关键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农业科学、医疗实验的研究和生产。
-
-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校准
-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进行组织、细胞、细菌培养的一种仪器。它是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为了保证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准确,就必须经常测量和校准CO2培养箱内的浓度,以确保实际浓度与设定浓度的一致性。
-
-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选购
- 全世界的用户对二氧化碳培养箱都有两条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求二氧化碳培养箱能够对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提供最精确稳定的控制;二是要求二氧化碳培养箱能够对培养箱内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有效的防范。
-
- 为什么大多数细胞培养需要二氧化碳培养箱?
- 细胞培养箱是提供稳定的温度(37°C)、稳定的CO2水平(5%)、恒定的酸碱度(pH值:7.2-7.4)、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95%),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
-
-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两种加热方式
-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提供稳定的温度(37°C)、稳定的CO2水平(5%)、恒定的酸碱度(pH值:7.2-7.4)、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95%),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
-
- CO2培养箱的类别和使用注意事项
- 培养箱是能够达到稳定的温度(37°C)、稳定的CO2水平(5%)、恒定的酸碱度(pH值:7.2-7.4)、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95%),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
-
- 恒温培养箱的使用
- 恒温培养箱是经过在培育箱箱体内,模仿构成一个相似于细胞在生物体内的成长环境,如安稳的温度、稳定的酸碱度、较高的相对湿度,来对细胞进行体外培育的一种设备。
-
- 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注意事项
- 本文将讨论恒温恒湿培养箱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便帮助用户更好地维护设备并优化实验效果。
-
- 二氧化碳同位素分析仪参数
- 这类仪器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环境监测、碳足迹分析等领域。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二氧化碳同位素分析仪的使用需求不断增长。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碳同位素分析仪的关键参数、技术原理及其在科研和工业中的应用,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仪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 二氧化碳分析仪应用
- 一旦在封闭半封闭场所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将严重危害人体和动植物的健康,在故生产生活中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浓度监测和控制。于是二氧化碳检测仪成为各种行业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设备,可以广泛应用
-
- 二氧化碳分析仪操作
- 二氧化碳分析仪在温室、地下车库、粮仓等众多场所用于测定二氧化碳含量,对保障人和动植物的安全健康有重要作用。那么二氧化碳分析仪如何使用呢,怎样操作才可以测出二氧化碳在相应区域的浓度呢?
-
- 二氧化碳分析仪原理
- 这就是二氧化碳光学测量方法中的一种即非发散性红外线测量,这也是主流二氧化碳分析仪所依据的检测原理。三种红外检测原理基于非发散性红外线气体检测原理的测量方法主要有3种:单光束单波长测量
-
- 二氧化碳分析仪安装
- 当CO2含量达到10%时,就会使人或动物呼吸逐渐缓慢,最后窒息死亡。因此,对于封闭半封闭的场所,我们必须通过安装二氧化碳分析仪,来做好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和控制。
-
- 植物光照培养箱
- 植物光照培养箱是具有模拟自然光条件的多功能培养箱,适用于植物的生长组培养、种子发芽试验、植物的栽培与育种、微生物、抗生物的培养、保存及其他恒温、光照实验。
-
- 色度仪使用注意事项
- 色度仪为用于油墨吸收值的测量、试样的不透明度、透明度、光散射系数和光吸收系数的测量等的仪器。其在制盐、粮食、建材、纺织印染、化工、陶瓷、印刷、造纸等行业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
-
- 弹簧试验机使用注意事项
- 弹簧试验机为专门用来对弹簧进行测试的仪器,在将弹簧生产出来以后,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才可以投入使用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