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仪的使用说明
近红外光谱仪简介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是90年代以来发展Z快、Z引人注目的分析技术之一。随着 NIR 分析方法的深入应用和发展,已逐渐得到大众的普遍接受和官方的认可。1978年美国和加大就采用近红外法作为分析小麦蛋白质的标准方法,1998 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制订了近红外光谱测定多元醇(聚亚安酯原材料)中羟值含量的ASTM D6342 标准方法。2003年,在我国也正式实施了近红外光谱方法测定饲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的国家标准 GB/T 188682002。
由于近红外光在常规光纤中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且其仪器较简单、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和样品制备量小、几乎适合各类样品(液体、粘稠体、涂层、粉末和固体)分析、多组分多通道同时测定等特点,成为在线分析仪表中的一枝奇葩。近几年,随着化学计量学、光纤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包括农牧、食品、化工、石化、制药、烟草等在内的许多领域,为科研、教学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使用空间。
近红外光谱仪从分光系统可分为固定波长滤光片、光栅色散、快速傅立叶变换、声光可调滤光器和阵列检测五种类型。滤光片型主要作专用分析仪器,如粮食水分测定仪。
近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步骤
(1)将烟叶样品全部经60目旋风磨处理,待测;
(2)开机(要求在18—24℃范围内启动),持续预热1.5小时;
(3)扫描背景,一般要求四次样品扫一次背景。在环境要求变化不大时可适当放宽要求;
(4)用烧杯量取待测样品约75ml(仅对粉末而言)放入样品杯,样品装填均匀,用压紧器(可做成铜块)压紧样品,要求底部没有裂缝;
(5)将样品杯放入样品室,开始扫描;
(6)扫描结束后,取出样品杯,清扫样品;
(7)重新装样,进行第二个样品的扫描;
(8)样品全部扫描结束后,分析结果;
(9)试样测试完成后,首先应退出FT-IR软件,关闭电脑,Z后关闭主机电源。
近红外光谱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1 、保持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在50%以下。KBr窗片和分束器很容易吸潮,为防止潮解,务必保持室内干燥。同时操作的人员不宜太多,以防人呼出的水气和CO2影响仪器的工作。
2 、维持室内温度相对稳定。温差变化太大,也容易造成水气在窗片上凝结。
3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定期对仪器用N2进行吹扫。
4 、尽量不要搬动仪器,防止精密仪器的剧烈震动。
近红外光谱仪分析原理
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 ASTM 定义的近红外光谱区的波长范围为 780~2526nm (12820~3959cm1),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
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记录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X=C、N、O)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不同团(如甲基、亚甲基,苯环等)或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近红外吸收波长与强度都有明显差别,NIR 光谱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息,非常适合用于碳氢有机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测量。但在 NIR区域,吸收强度弱,灵敏度相对较低,吸收带较宽且重叠严重。
因此,依靠传统的建立工作曲线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困难的,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数学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如果样品的组成相同,则其光谱也相同,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建立了光谱与待测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分析模型),那么,只要测得样品的光谱,通过光谱和上述对应关系,就能很快得到所需要的质量参数数据。
分析方法包括校正和预测两个过程:
(1)在校正过程中,收集一定量有代表性的样品(一般需要80个样品以上),在测量其光谱图的同时,根据需要使用有关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测量,得到样品的各种质量参数,称之为参考数据。通过化学计量学对光谱进行处理,并将其与参考数据关联,这样在光谱图和其参考数据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映射关系,通常称之为模型。
虽然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样本数目很有限,但通过化学计量学处理得到的模型应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对于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校正方法视样品光谱与待分析的性质关系不同而异,常用的有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Z小二乘,人工神经网络和拓扑方法等。

显然,模型所适用的范围越宽越好,但是模型的范围大小与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校正方法有关,与待测的性质数据有关,还与测量所要求达到的分析精度范围有关。实际应用中,建立模型都是通过化学计量学软件实现的,并且有严格的规范(如ASTM6500标准)。
(2)在预测过程中,首先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待测样品的光谱图,通过软件自动对模型库进行检索,选择正确模型计算待测质量参数。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而定量分析则是为了确定物质中某些组分的含量或是物质的品质属性的值。与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不同,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间接分析技术,是用统计的方法在样品待测属性值与近红外光谱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关联模型(或称校正模型,Calibration Model)。
近红外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技术本身的成套性,即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各项性能长期稳定的近红外光谱仪,是保证数据具有良好再现性的基本要求;
(2)功能齐全的化学计量学软件,是建立模型和分析的必要工具;
(3)准确并适用范围足够宽的模型。
这三个条件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用户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购买仪器时必须对仪器提供的模型使用性有足够的认识,特别避免个别商家为推销仪器所做的过度宣传的不良诱导,为此付出代价的厂家有之,因此,一定要对厂家提供模型与技术支持情况有详细了解。
近红外光谱仪分析技术优势
样品无须预处理可直接测量:
近红外光谱测量方式有透射、反射和漫反射多种形式,适合测量液体、固体和浆状等形式的样品,因此,用途很广。Zda的优点就是无须对样品进行任何预处理,如汽油可直接倒入测量杯中或将光纤探头直接插入汽油中进行测量,操作非常方便,几秒钟内完成光谱扫描。
光纤远距离测量:
近红外光可以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可以实现距光谱仪以外的远距离测量,可将测量探头或流通池直接安装到生产装置的管线,实现在线测量,或环境苛刻以及危险的地方的现场测量。一台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可以外接多路(2-10 路)光纤回路,实现同时对生产装置的多个测量点的物料在线测量。在线测量数据可直接输送到 DCS 或先进控制系统,为生产的优化及时提供油品的质量参数。与其它在线测量仪表提供的参数(如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变量)相比,在线近红外分析提供的数据(如组成或性质)是直接质量参数,对生产的优化提供更准确和有益的参考信息。
近红外分析与常规的标准分析方法配合使用,起到双方互补的作用,不仅能够及时向生产控制部门提供分析数据,同时也节省了大量分析化验费用(包括人力、设备,和试剂等);在线近红外分析与 DCS 连接,直接给控制系统提供数据,据此进行生产优化得到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与其它在线仪表相比,近红外光谱仪运行故障率和消耗均很低。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近红外光谱仪的使用说明
- 近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步骤: (1)将烟叶样品全部经60目旋风磨处理,待测; (2)开机(要求在18—24℃范围内启动),持续预热1.5小时; (3)扫描背景。。。
-
- 近红外光谱仪的使用
- 近红外光谱仪主要广泛应用于对液体状样品的化学、物理性质作定量分析,由于仪器在常规光纤中有良好的传输性,且仪器简单、分析速度快、对样品不会造成破坏、测试时对样品需求小等优点,在在线分析中得到广泛使用。
-
- 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
- 近红外光谱仪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已成功应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生物、医学、石油化工和工业流程检测等方面,对推进生产和科研领域的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
- 近红外光谱仪的特点
- 近红外光谱仪是近年来发展较快,涉及面较广的分析技术仪器之一。随着其分析方法的深入应用发展,促使近红外光谱仪不仅获取了大众的普遍认可更是获得了诸多用户的肯定。
-
- 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
- 近红外光谱仪除可用于实验室分析外,还可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检测,包括品质分析和质量控制,如原料的快速鉴定,复杂混合物的多组分定量分析。相应的附件或利用专用的在线分析仪,可以实现在线过程分析。
-
- 近红外光谱仪的注意事项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近红外光谱仪在分析、快速检测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为了确保仪器性能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时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因素,本文将就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时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探讨。
-
- 近红外光谱仪原理
- 近红外光谱仪目前在各个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也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近红外光谱仪使用起来也并不困难,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可以简化很多的工作程序,既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保持准确性。
-
- 近红外光谱仪简介
- 近红外光谱仪可分为固定波长滤光片、光栅色散、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四种类型。光栅色散型根据使用检测器的不同又分为扫描式和固定光路式两种。
-
- 近红外光谱仪优点
- 近红外光谱仪具有较简单、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和样品制备量小、几乎适合各类样品分析、多组分多通道同时测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包括农牧、食品、化工、石化、制药、烟草等在内的许多领域。
-
- 近红外光谱仪性能参数
- 近红外光谱仪的选型或使用过程中,考虑仪器的哪些指标来满足分析的使用要求,这是分析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一台近红外光谱仪进行评价时,必须要了解仪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 近红外光谱仪作用
- 近红外光谱仪作为测量不同材料的能量或者透射内容的主要设备,自问世以来就备受重视,尤其近些年来其的生产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促使近红外光谱仪的综合功效也有了大幅的提升,应用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
- 近红外光谱仪分类
- 近红外光谱仪现在种类有很多,我们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可以分成好几种。较为常用的分类模式是依据仪器的分光形式进行的分类,可分为滤光片型、色散型(光栅、棱镜)、傅里叶变换型等类型。
-
- 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历程
- 从近年来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近红外光谱仪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本文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 近红外光谱仪的分析原理
- 近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快速、高效、适合过程在线分析的有利工具,近红外光谱仪从分光系统可分为固定波长滤光片、光栅色散、快速傅立叶变换、声光可调滤光器和阵列检测五种类型。
-
- 旋涡混合器的使用说明
- 旋涡混合器造型新颖、体积小、耐腐蚀、操作简便、效率高著称。它的使用十分便捷,只需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细节问题即可:1、使用环境要求:工作台面要牢固平整洁净;环境中无腐性气体存在;要保持通风环境良好。
-
- 制冰机的使用说明
-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下面我简单介绍下制冰机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
- 振动筛的使用说明
- 本文是笔者在多年工作中发现的业内在使用振动筛时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将其梳理总结,供同行参考。如果大家在日常使用中多加注意,相信一定会对提高国产振动筛的可靠性和竞争力有所帮助。
-
- 冷水机的使用说明
- 冷水机是一种水冷却设备,在多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今天我来具体介绍一下冷水机操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应用产品。
-
- 洗板机的使用说明
- 洗板机是一种精密的仪器设备,规范洗板机的操作程序,可以保证洗板机的正常状态。而且正确的操作使用不仅能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还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那么,如何正确操作使用洗板机?
-
- 近红外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原理、应用与优势分析
- 近红外光谱仪(Gas Chromatography,GC)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物分析等多个领域。近红外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热导检测器)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检测器。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