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速递 | 行业盛会+权威认证!解锁疫苗领域双重大事
亮点直击
Show Report
· 海尔生物医疗携智慧疫苗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行业盛会;
· 海尔生物医疗荣获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行业首个AI疫苗储发接种系统(医用冷藏冷冻工作站)医疗器械注册证。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前线,一起看看吧~~~
2025疫苗与健康大会作为国内公共卫生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行业峰会之一,吸引了全国超500家疾控机构、临床医疗机构、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参会。
展会现场,海尔生物医疗智慧疫苗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并携多款颠覆性AI明星产品重磅亮相,成为全场焦点。通过沉浸式交互体验、动态数据可视化,向全国疾控用户展示了AI技术如何重塑疫苗智慧管理全链路。
AI+疫苗数据决策大脑
让决策“更智慧”
该系统实现疫苗数据全域联通,依托AI算法实时分析疫苗流通、库存、接种等海量数据,动态预测区域需求并智能调配资源
AI终端预约助手
让服务“零等待”
支持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理解用户的多种表达方式,并快速给出准确回答。无论是查询疫苗种类还是接种时间,都能在系统内轻松找到答案。
AI疫苗储发接种系统
让门诊“更高效”
通过融入高速传输控制等技术,实现了从补苗、存储、出苗、盘苗的全流程智能化。此外,该产品采用小型化设计,能够实现更小体积、更大容量,整库存储能力≥1000支*,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由中国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文件,其主要作用是确认医疗器械是否符合中国相关法规标准,是医疗器械进入中国市场的必备证件
近日,海尔生物医疗荣获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行业首个AI疫苗储发接种系统(医用冷藏冷冻工作站)医疗器械注册证。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公众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为了满足疫苗接种更安全高效的需求,AI疫苗储发接种系统(医用冷藏冷冻工作站)应运而生。
作为创新引领者,海尔生物医疗在行业中率先获得此证,这不仅标志着海尔生物医疗技术创新实力得到行业认可,同时也为整个行业数智化规范化转型树立了标杆,助力公共卫生服务优化,保障公众的健康福祉。
优势1:海量储苗,告别频繁补苗
通过容量的不断扩容,医护人员不必频繁补苗,既节省护士时间,也降低工作强度;而且采用的分区存储模式,设置多人份暂存区,便于多人份疫苗存用。
优势2:冻藏分储,专温专护
配备了疫苗2~8℃双系统恒温存储,以及-25℃冷冻存储,能满足不同疫苗不同储温要求。
优势3:存种一体,高效接种
采用的是冷链区与接种区一体化设计,这样就避免频繁往返存取疫苗,集中接种情况下,让工作更高效省时。
优势4:自动发苗,精准匹配
单次出苗13~16s,按需自动出苗到桌面,减少人工操作;一次一人份,保证单次出苗唯一性。
从行业盛会的亮眼表现到专业认证的实力加冕,海尔生物医疗用技术与创新书写疫苗领域新篇章。未来,海尔生物医疗将持续为公众健康筑起更坚实的防护屏障,推动公共卫生事业迈向新高度。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疫苗速递 | 行业盛会+权威认证!解锁疫苗领域双重大事
- 疫苗速递 | 行业盛会+权威认证!解锁疫苗领域双重大事
-
- 疫苗速递 | 行业盛会+权威认证!解锁疫苗领域双重大事
- 2025行业盛会权威认证双重喜讯\x26amp;nbsp; \x26amp;nbsp;一探究竟亮点直击Show Report· 海尔生物
-
- 热点大事 | 打卡超酷AI接种门诊,带你解锁打疫苗新姿势~
- 热点大事 | 打卡超酷AI接种门诊,带你解锁打疫苗新姿势~
-
- 疫苗研发风头不再?哪些创新疫苗仍在悄悄布局
- 2020 年初,疫情对全 球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医疗产业却逆势而上。但今年以来,医药行业的市场表现有所回落。今年的医药行业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光环”吗?
-
- 展后速递 | 2022 VacFuture 峰会落幕,“疫苗国产化”故事仍在继续
- VacFuture 2022 RNA疗法与新型疫苗产业峰会(广州站)于8月16日在广州翡翠希尔顿酒店顺利召开。50余位疫苗研发/核酸药企业专家、科研专家及领军企业负责人,800+位专业听众汇聚一堂,共论行业政策新趋势,聚焦探索中国RNA疗法的突破及下一代疫苗国产化蓝图!
-
- HPV九价疫苗扩龄!疫苗研发:是一场伟大的战役
- 说起细胞培养,VACUUBRAND也能为HPV疫苗的研发献出一份力,那就是:液体的“大力搬运工”——BVC真空吸液系统。
-
- 疫苗佐剂及实验测试
- 疫苗佐剂(Adjuvant)是能够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佐剂能够诱发机体产生长期、高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保护能力,同时又能减少免疫物质的用量,
-
- 2022新型疫苗研发峰会
- 2022新型疫苗研发峰会将于5月14-15日在上海召开。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