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在疫情逐步可控的情形下,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将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对冠状病毒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认识。我们此次调研了基于Orbitrap超高分辨的代谢组学,脂质组学,以及药物ZL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致敬白衣天使和深耕医学研究的学者。
目前的研究显示,新型病毒进入细胞的路径与SARS冠状病毒一样,均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细胞受体入侵宿主。但入侵之后,作为从基因到蛋白作用下游的小分子,其发生的变化尚未可知。
那么,针对这些代谢物组和脂质组的研究会给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什么帮助呢?
如我们所熟知的大数据模拟,通过模拟各种措施所产生的后果,以“上帝”视角为国家提供**方案;而针对病患人员来说,基于“整体”观的组学技术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实现系统研究的目的。通过宿主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了解其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加速开发新的更有针对性的疗法或疫苗。
新的研究思路
近几年来,基于Orbitrap 的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为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长足发展。同时针对病毒学免疫应答,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代谢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案例一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免疫应答的过程
如前所述,我们采取的措施就像机体的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这场战役的胜败。研究表明,小分子代谢物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功能息息相关。2017年发表在Cell 杂志的一项研究,整合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代谢反应是人类对带状疱疹病毒疫苗的免疫反应有效性的基础。
研究人员开展了病毒疫苗接种在健康成人身上的纵向研究,分别收集接种前和接种后的血液进行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接种疫苗后第1天起,嘌呤代谢、亚油酸代谢、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糖磷脂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亚油酸酯和甘油磷脂代谢的途径可能是抗原呈递细胞的主要媒介,这些发现与转录组学结果密切相关。通过构建MMRN网络,结合接种者年龄、性别和病毒载量相关的网络来预测有效性,揭示甾醇代谢整合了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而磷酸肌醇代谢提供了代谢表型,影响免疫结果。
通过此项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进行情境分析,确定影响LX的相关因素,同时为免疫反应提供新的生物学见解,促进未来的生物标记物研究和疫苗开发。
案例二
基于Orbitrap的多组学技术挖掘病毒
——宿主相互作用
一项针对于MERS-CoV研究,整合基于Orbitrap 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的多组学研究发现:通过对蛋白和代谢富集分析,感染MERS-CoV的细胞,包括氧化磷酸化,糖酵解/糖异生,嘌呤等5条代谢途径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中的几乎所有蛋白质在MERS-CoV感染期间的丰度都降低。底物葡萄糖积累表明,糖酵解比糖异生途径更可能受到病毒感染的影响。
进一步结合脂质组学的数据发现,在MERS-CoV感染期间,脂肪酸和鞘脂类发生了广泛的变化。有报道显示,鞘脂在病毒的摄取,复制,成熟和出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富含神经酰胺的膜结构可通过改变膜液流动性和增强囊泡融合来促进包膜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触发宿主细胞凋亡,进一步恶化病情。
案例三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挖掘病毒感染宿主后代谢动态变化情况
2019年发表在Viruses杂志上的另一篇文章,采用基于Orbitrap 的非靶标和靶标代谢组学方式研究了麻痹病毒(Cric-ket paralysis virus, CrPV)感染昆虫Bm5细胞后宿主代谢的动态变化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CrPV感染导致Bm5细胞的代谢具有显着和特定阶段的变化。比如,CrPV持续感染过程中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水平均显着升高,随后在致病期急剧下降。不同代谢产物的丰度和途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病毒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定代谢特征。为病毒感染宿主后的致病过程,疾病分期,以及药物治LX果提供理论依据。
新兴传染病往往是人畜共患疾病,可以从动物传播给人类。通过蛋白、代谢和脂质等多组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还原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为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Orbitrap技术作为蛋白质组学的金标准,其高灵敏度、高精度,高通量等特性在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研究中同样表现出色,可以帮助研究者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多种组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案例四
病毒感染宿主药物ZL研究
目前新型病毒的诊疗方案发布第五版,同时各医院所进行的“一人一方案”的救治方式,体现了“极ng准医学”的核心思想。老药新用的磷酸氯喹临床上已经显示出明确的LX;备受瞩目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临床实验已正式开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振奋人心的消息。
临床试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就是生物样品分析,通过受试者血浆,血清等生物样本的分析,提供药物在体内药代动力学信息,目前Z主要的分析手段是通过液相-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同时,因新冠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同的患病人群如孕妇、儿童等的ZL方案存在的不同,液质联用技术可提供ZL药物监测数据,帮助医生调整用YF案和剂量。
本文介绍了利用UPLC-MS/MS(Transce-nd TLX1-TSQ Altis)同时定量人血浆中阿扎那韦等14种抗逆转录病毒 药物和2种联用增效药物Cobicistat and Ritonavir,该方法在6分钟内即可完成对所有化合物的定量检测,并已根据欧洲药品管理局的指导原则进行了充分的方法学 。
16种分析物的化学结构
根据药物在体内浓度进行考察,确定该方法的定量下限为2.5 ng/mL至10 ng/mL不等。准确度和重现性是生物分析中Z重要的2项指标,采用此方法,所有药物的日内及日间的精密度满足生物分析要求,部分化合物重现性RSD% 低至0.2%,且所有药物的准确度均<13%。
16种分析物的叠加提取离子流图
低、中、高浓度QC准确度和重现性评估结果
临床上抗病毒ZL方案中,药物联用是重要的ZL手段之一,因此一个方法中包含多化合物检测是必要的。Transcend TLX1联合TSQ Altis提供的快速样本制备,所有化合物的快速检测,对生物样本分析的时效性提供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非常适合于临床药代动力学和ZL药物监测研究。
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全国上下正在积聚力量,攻克新型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赛默飞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努力行动,为全力战胜新型病毒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 Li S, Sullivan NL, Rouphael N, et al. Metabolic Phenotypes of Response to Vaccination in Humans. Cell. 2-017;169(5):862–877.e17. doi:10.1016/j.cell.2017.04.026
2. Li H, Bullock K, Gurjao C, et al. Metabolomic adaptations and correlates of survival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Nat Commun. 2019;10(1):4346. Published 2019 Sep 25. doi:10.1038/s41467-019-12361-9
3. Nakayasu ES, Nicora CD, Sims AC, et al. MPLEx: a Robust and Universal Protocol for Single-Sample Integr-ative Proteomic, Metabolomic, and Lipidomic Analyses. mSystems. 2016;1(3):e00043-16. Published 2016 May 10. doi:10.1128/mSystems.00043-16
4. Burnum-Johnson KE, Kyle JE, Eisfeld AJ, et al. MPLEx: a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pathogen inactivation a-nd extraction of samples for multi-omics profi领. Analyst. 2017;142(3):442–448. doi:10.1039/c6an02486f
5. Wang LL, Swevers L, Rombouts C, et al. A Metabolomics Approach to Unravel Cricket Paralysis Virus Infe-ction in Silkworm Bm5 Cells. Viruses. 2019;11(9):861. Published 2019 Sep 16. doi:10.3390/v11090861
6. Gouget H, Noé G, Barrail-Tran A, Furlan V. UPLC-MS/MS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bictegravir and 13 others antiretroviral drugs plus cobicistat and ritonavir boosters in human plasma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19 Dec 24]. J Pharm Biomed Anal. 2019;181:113057. doi:10.1016/j.jpba.2019.113057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赛默飞全行业解决方案,或关注“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公众hao,了解更多资讯+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直播预告】面向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代谢组学及脂质组学质谱技术研讨会
- 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多位临床专家和组学质谱应用科学家分享前沿技术进展和临床实践成果。
-
- 沃特世发布全新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软件
- 沃特世发布全新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软件
-
- 直播预告 | 空间组学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创新应用
- 直播预告 | 空间组学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创新应用
-
- 【组学新刊精读】 定量脂质组学等方法揭示穴居鱼类的神经和全身脂质代谢途径的洞穴适应
- 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了脑转录组的基因集富集分析 (GSEA) 以研究金线鲃地表鱼和洞穴鱼两个种群之间 KEGG 通路的差异。
-
- ZenoTOF™ 7600系统:揭开脂质结构神秘面纱,提供组学研究精确视角
- 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已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手段,然而脂质分子的精 准结构阐释、低丰度代谢物的准确定性和定量,依然存在挑战。
-
- 新应用 | 使用新型多反射Q-Tof平台探索单细胞脂质组学
- 新应用 | 使用新型多反射Q-Tof平台探索单细胞脂质组学
-
- 空间脂质组学—激光显微切割质谱联用技术助力脑组织微区研究
- 徕卡显微系统采用高精确度的光学部件并借助棱镜沿着组织上所需的切割线对激光束进行操纵,可垂直于组织实施切割,从而获得切割精确、无污染的分离体。
-
- “质”的飞跃:Orbitrap Astral革新修饰组学研究
- 修饰组研究新突破:Astral分析仪极速触达鉴定新深度!
-
- 直播预约 | 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定量分析
- 直播预约 | 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定量分析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