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疗设备性能计量检测方法和标准装置研制”通过绩效评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日前,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超声医疗设备性能计量检测方法和标准装置研制”项目,顺利通过课题绩效评价现场检查考核。该课题开展超声声场检测装置与超声测温系统的研制和研究工作。项目的研究结果实现了医疗超声诊断类和治疗类探头的声学性能评价,对超声探头的声焦距、声功率、声强分布及声压波形等参数进行综合计量与检测。
“超声医疗设备性能计量检测方法和标准装置研制”项目由浙江大学、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及中国计量大学共同完成。
超声声场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医学科研仪器,于2015年5月29日启用。配有声场测试软件,能实时绘制,制作FDA报告。能准确设置、定位,并实时扫描。声场测试软件能兼容windows7、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超声声场测试系统可检测超声诊断系统、胎心仪、超声治疗设备的超声声场分布情况。通过声场的测量,该系统可按标准GB16846、IEC60601-2-37,UD2的标准要求计算出被测设备的热指数、机械指数、超声输出功率等参数。
超声声场分布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电子与通信技术领域的特种检测仪器,于2011年11月30日启用。11微米的步进精度,三维时域扫描,频域扫描。超声探头的声场分布测试。
声波测温原理是基于声波在气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该气体组分和绝对温度的函数。
一个完整的声波气体温度测量系统由四个主要的硬件和两个软件组成:
l 2-8个或更多的3020TR声波发射接收器—这些装置被安装在石化加热炉、锅炉或加工单元上,测量产生的声音信号(声波发射器),并且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声波接收器),用于绘制空间温度分布图。
l 放大器箱用于放大声波发射接收器产生的信号,并传送PCU进行处理。
l 过程控制单元(PCU)—这是一个电子集成,包括一个微计算机、内存、和接口/控制电路。进行信号处理与通过算法重建二维温度场。
l 个人计算机用于显示和储存测量的温度信息。
l 声波气体温度测量系统集成了声波温度测量系统管理软件和绘图软件TMS-2000,提供了声波气体温度测量系统需要设置和维护必须的设施和用户界面,同时TMS-2000控制着产生、示范、温度信息的档案,包括等温图。
利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所用超声波频率多在800~1000kHz之间。人体组织结构不同,声阻各异,并在不同组织间构成许多界面。超声波在均匀的人体组织中的传播路径呈直线,但遇上界面则发生折射或反射。传播过程中,超声波对组织产生明显的机械作用和热作用,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理化变化,故能调整人体功能,改善或消除病理过程,促进病损组织恢复。超声波可用多种方式进入人体,人体对超声波反应的大小取决于超声波的能量大小和人体的功能状态。
超声治疗还可以与其他物理因子治疗方法合用,如与其他同时应用(如超声间动电疗法、超声中频电疗法),或配合应用(如先行超声疗法,随后进行体育疗法),以提高疗效。超声药物透入疗法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临床上应用效果良好。超声加温治癌、超声碎石、超声手术(利用超声的振动能和局部转换的热能切割组织,见手术)也属超声治疗范围。
超声对人体作用主要有:
①机械作用为超声对人体的基本作用。超声在组织中直线传播并无反射时称为行波,它使介质中的质点交替地压缩和伸张,产生巨大加速度或减速度。超声在人体组织中传播遇界面则产生反射,若超声发生器晶片与反射界面的距离为1/2波长的倍数,则直射波与反射波相遇形成驻波,其最大振幅为二波振幅之和,最小振幅为二波振幅之差。它使介质中的不同质点受到不同大小的压力和张力,从而使受力质点发生不同速度的运动,具有不同速度的质点间将产生摩擦力。上述两种机械作用对细胞产生细微的按摩,增强了细胞膜的透性,促进细胞内胞质的流动,改善组织的代谢功能,有利于病理变化的恢复。
②热作用。超声使组织生热,这是声能转换为热能的结果。影响这种能量转换的因素有超声的强度、作用于人体的方式、组织的密度和粘稠度、组织声阻差的大小,以及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状态等。实验证明超声波作用下神经组织最易生热,肌肉次之,脂肪组织生热最少。骨与其周围组织的声阻相差很大,故在其界面上生热较多。
③其他理化作用。超声的机械和热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或诱发组织内其他理化变化。超声有弥散作用,能改变膜系统的透性,使局部组织内物质的构成比例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离子浓度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超声对高分子化合物有分解聚合作用,使较大分子分解为较小分子,改变分子的作用,影响理化过程。超声亦可破坏一些物质的化合键,形成活性较大的自由基,而引起聚合反应。超声可使体内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故可治疗肌肉、肌腱和韧带的退行性变化,改善其脱水状态,增强其弹性。一般组织液在超声作用下pH值升高,呈碱性,故可减轻炎症所致的局部酸中毒反应。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超声医疗设备性能计量检测方法和标准装置研制”通过绩效评价
- “超声医疗设备性能计量检测方法和标准装置研制”项目由浙江大学、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及中国计量大学共同完成。
-
- 山西计量院环境检测 计量检测 火花实验装置通过专家审评
- 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3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并顺利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
- 上海计量院“5kA可调直流电流比例标准装置的研制”通过专家验收
- 2021年11月下旬,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承担的“5kA可调直流电流比例标准装置的研制”项目完成的技术指标优于计划任务书要求顺利通过验收。
-
- 制造 充电 医疗三项计量检测能力项目成功通过专家组验收
- 3项科技厅院所扶持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民企民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 华东大区计量标准装置改造项目“医用测听设备检定装置”通过验收
- 近期,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承担的华东大区计量标准装置改造项目“医用测听设备检定装置”顺利通过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项目验收会。
-
- 《医用内窥镜系统校准装置研制》等两项科研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
- 近期,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医用内窥镜系统校准装置研制》和《基于计量业务系统的客户服务app系统开发》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
- 福建省计量院研制“黑体辐射源标准装置”等检测设备
- 标准黑体作为标准辐射源,主要用于校准辐射温度计、红外温度计和辐射温度传感探测器。
-
- 团体标准《康复训练机器人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通过审定
- 该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形成统一的电磁兼容标准规范,促进了康复训练机器人产业稳定、有序地发展,保障民生安全。
-
- “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校准装置”等2项标准通过建标考核
-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新建计量标准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校准装置和数字式量热温度计检定装置顺利通过计量标准考核,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
- “智能化活塞式压力计辅助平衡检测装置的研制”等3个项目通过验收
- 日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承担的3项科研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
- 国家地质测试中心组织研制52种土壤标准物质通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终审
-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组织研制的30种农用地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和22种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标准物质,通过了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终审。
-
- 中国成功研制激光干涉仪标准装置 对相关仪器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 多自由度激光干涉仪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工具,在科学研究与精密制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能够有效检测并校正工业母机的空间误差,从而大幅提升产品加工精度。
-
- “工业过程在线分析检测仪器开发与应用”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 过程工业也称流程工业,是指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进行的生产过程。其原料和产品多为均一相(固、液或气体)的物料,而非由零部件组装成的物品。
-
- 空天院“高光谱导模共振成像生化分析装置研制”项目通过测试验收
- 近期,空天院承担的“高光谱导模共振成像生化分析装置研制”通过测试验收和综合验收。
-
- 甘肃计量院新建三项装置计量标准 成功通过现场考核
-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进程的加快,这3项新建标准的顺利通过,有效填补了甘肃省在医疗卫生、环境监测领域溯源空白,为服务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撑。
-
- 引伸计与轮胎压力表检定装置新建计量标准顺利通过验收
- 安徽省计量院申报的引伸计检定装置、轮胎压力表标准装置两项新建计量标准顺利通过现场考评。
-
- 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检定装置等3项标准通过新建标考核
-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建计量标准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检定装置、电容法和电阻法谷物水分测定仪检定装置、容重器检定装置顺利通过计量标准考核,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
- 沈自所“软件定义的工业异构网络融合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通过绩效评价
- 科研团队研制了工业SDN交换机、工业SDN管理器、异构协议转换装置等关键设备,构建了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SDN网络系统,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技术和特色的工业软件定义网络整体解决方案。
-
- 湖南计量院通过“离子色谱仪检定用标准物质研制”等3个项目验收
- 三个项目组提交的验收资料齐全、完整、规范,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