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部印发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为深入贯彻习 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落实《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充分体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区”)在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培育低碳新业态、提升绿色影响力等措施,以产业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宣传推广、项目示范为抓手,在“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的基础上,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实施路径,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示范园区先于全社会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示范园区产业结构向低碳新业态发展。按照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原则,限制和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开展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实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改善,同时积极引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点的低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二)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转化。充分利用示范园区中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开展能源替代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工艺降碳技术、低碳管理技术等有利于促进碳达峰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示范园区层面建立低碳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低碳技术的产业化。
(三)构建双碳目标管理平台。在示范园区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智慧化和大数据技术,增加和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功能,按照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理念,对示范园区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续调整改善示范园区能源结构所产生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进行有效地的跟踪和评估,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四)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宣传教育。加强示范园区内企业员工、居民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公众在生产、生活和消费行为模式中向减碳降碳方向转变,力行低碳出行、使用低碳产品。
三、现阶段工作安排
(一)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1.在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所有示范园区均应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路径举措。
2.上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举措落实情况作为示范园区创建、验收和复查评估的重点考核评价内容。
3.在各示范园区年度报告中,应认真总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下一年度的具体目标和落实举措。
(二)摸清底数,开展示范园区碳排放现状调查
开展示范园区碳达峰现状摸查,请创建园区和命名园区于2021年9月30日前报送2016-2020年的《园区年度碳排放基础数据表》(模板见附件1,每年度填一张表)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编制《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
充分响应“3060”双碳目标要求,请创建园区和命名园区于2022年报送年度评价报告时一并提交《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编制大纲见附件2),回顾“十三五”时期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分析碳排放和碳汇现状,评估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差距,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路径,提出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拟开展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工业园区,提交的示范园区创建申请材料应包括《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
四、材料报送要求
上述材料均报送至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与财务司),纸质版材料一式三份加盖园区管委会公章,同时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电子邮箱,科技与财务司将组织对报送材料质量开展评估审查。材料编制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咨询技术支撑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一)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 刘勇华、王帅
电话:(010)65645390、65645386
传真:(010)65645400
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电子邮箱:touzichu@mee.gov.cn
(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苑雯
电话:(010)84920976
(三)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陈梅
电话:(025)85287269
附件:1.《园区年度碳排放基础数据表》模板
2.《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编制大纲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代章)
2021年8月27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相关园区所在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环科院、南京所。
附件1
附件2
《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编制大纲
一、背景介绍
(一)园区概况(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四至范围,社会经济环境现状,土地利用现状,自然资源禀赋等)
(二)国家、省、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
(三)“十三五”及之前园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的相关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回顾
二、现状评估
(一)园区碳排放和碳汇现状测算
(二)园区碳达峰现状评估(是否已达峰,达峰差距分析)
(三)园区碳达峰实现的基础、优势和问题分析
三、目标预测
(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析
(二)主要目标及指标(达峰中和年限、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等)
四、实施路径
(一)碳达峰碳中和总体实施计划
(二)重点任务(含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节点)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政策保障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 为发挥标准在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我部编制完成了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
- 碳循环、碳达峰、碳中和——二氧化碳(CO2)的监测方案
- 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
-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 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
-
- 《郴州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
- 碳达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实施“10+4+10”行动方案
-
- 浙江省科技厅开展海洋强省与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资源调查工作
- 本次科技资源调查主要包括科研单位、研究领域和方向、人才团队、研发平台、科技成果和技术攻关等相关情况。
-
- 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环保计量仪器产业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等
-
-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开征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需求
- 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需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官方解读:《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
-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 研究目标:重点突破海上风电场效能提升、新一代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关键技术,为本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指导意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
- 2021年两会 热议“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应对温室效应
- 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的后果。“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
-
- 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