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 | 微生物曲线测定方法的革命
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MGC-200是一款完全自动化的仪器,可以在不同生长温度、不同培养基成分、不同气体构成(O和CO浓度)、不同光照组合下实现对微生物生长状态的实时检测,自动绘制生长曲线,为微生物研究提供强大助力。全过程无需人员值守、无需频繁取样、彻底杜绝污染风险,真正解放人力。
高能量长寿命氙灯
氙灯作为光源具有能量高、无需预热的优点,为高分辨率、高灵敏性、快速检测奠定基础,同时该光源稳定性好、寿命长,不用频繁更换。
先进的气路控制系统
可提供高精度的气体控制(MGC-200pro),同时检测O和CO浓度,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生长提供低氧环境。
精 准的检测方式
采用单孔多点检测,比传统的中心读数提供更准确、重复性更佳的检测数 据。
高速震荡
最 高震荡速度可以达到1250rpm,使得小体积内液体也能充分混匀,可实现96孔板内微生物震荡培养。
高通量
具备两个培养板位,多种适配器可兼容不同规格的培养板,最高可同时处理 192个样本。
高性能光吸收检测
可对300-850nm波长范围内任意波段进行吸光度检测,为多种生物量定量检测提供解决方案。
光照功能
具有RGBW四色光照设置功能,可用于研究光照周期、光照波长、光照强度等光照因素藻类生长的影响。
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
具有标准预设程序,操作简单,数据处理方便。同时支持客户自定义模板,可进行个性化操作设定及数据分析。
先进的去噪算法
优化的算法去除背景噪音,获得更加准确的生长曲线。
全光谱扫描
可实现300-850nm波长范围内全光谱扫描,自动分析适合待测样本的最 佳波长。
高精度温度控制
具有热盖防冷凝设计,具有制冷和制热模块,在室温条件(25℃)下温控范围为15-60℃。微生物培养中途可改变温度,便于特定代谢产物积累。
多
适用范围广
可实现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酵母、噬菌体、变形虫、细胞和藻类等等的在线监测培养。
快
有效解放人力
1.自动测量,避免熬夜;
2.自动绘制曲线,减少繁杂的计算绘图;
好
过程安全 结果精 准
1.封闭培养与检测,可保证样品不受污染,实验环境安全;
2.无需取样检测,相比于取样检测,不损耗样品,实验 结果更精 准;
省
节省试剂耗材
节省50%以上试剂;
节省90%的吸头;
节省100%的培养皿;
新芝生物简介
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685)始创于1989年,公司总部位于宁波市国家高新区,是全 球知名的生物样品处理设备提供商,也是国内超声波技术应用探索的先行者。
公司目前拥有宁波、杭州两地研发中心,拥有高水平研发人员数十人,专 利60余项。多次承担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
公司高度重视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公司在全国各地建有30余个办事处,办事处均配备销售工程师和售后工程师,可随时满足客户需求。全 球超过15,000家实验室在使用新芝生物的产品,各类仪器设备市场保有量超过几十万台套,产品远销美、英、法、俄、日、韩等36个国家。
新芝人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坚定以新致心,凭着“发展生物科学技术,振兴民族高新产业”的理念,坚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创新让我们走的更远,致心让我们的心更贴近用户。让“发展生物技术,服务人类文明”的新芝梦渐变现实。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颠覆传统 | 微生物曲线测定方法的革命
- 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MGC-200是一款完全自动化的仪器,可以在不同生长温度、不同培养基成分、不同气体构成(O和CO浓度)、不同光照组合下实现对微生物生长状态的实时检测
-
- 颠覆传统!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全新革命即将开启!
- 颠覆传统!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全新革命即将开启!
-
- DeepSeek眼中颠覆传统的测量神器
- DeepSeek眼中颠覆传统的测量神器
-
- ALIO颠覆传统六轴位移台的创新型设计“点精度”
- 当今的机器人行业受到对更小组件和零件的追求的驱动,这些组件和零件通常具有亚微米级的功能,更可靠、可重复和准确的制造工艺。
-
- 全新爆款上线——微生物生长曲线仪
- 还记得那些年熬夜做的发酵实验吗?
-
- 全光开关处理器有望颠覆芯片行业 芯片仪器如何做好革命准备
- 芯片仪器行业需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 全光开关处理器的应用将涉及整个芯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因此,芯片仪器企业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全光开关处理器的发展。
-
- 新芝MGC-200|利用生长曲线筛选环境污染治理微生物
- 生长曲线应用案例分享~
-
- 食品表面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
- Elsevier最新论文关于食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在未来开发有效的抗菌化合物以改善卫生和全球食品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