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李晓雁教授课题组《PNAS》:基于极小曲面的微纳米点阵材料的优异力学性能
作为一种新兴的力学超材料,三维微纳米点阵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模量、高强度、高能量吸收率和良好的可恢复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极大地拓展了已有材料的性能空间。如何通过拓扑结构设计获得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三维微纳米点阵材料是固体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微纳米点阵材料通常由具有特定结构的单胞在三维空间中周期阵列形成。根据组成单胞的基本元素的种类,可以将三维微纳米点阵材料分为基于桁架(truss)、平板(plate)和曲壳(shell)三种类型。目前,基于桁架的微纳米点阵材料已经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但其节点处的应力集中限制了其力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基于平板的微纳米点阵材料可以达到各向同性多孔材料杨氏模量的理论上限,然而其闭口的结构特点为其通过增材制造的手段进行制备带来了挑战。相比之下,具有光滑、连续、开口特点的曲壳结构则在构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微纳米点阵材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近期,清华大学李晓雁教授课题组采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设备(microArch S240,摩方精密BMF)制备了特征尺寸在几十至几百微米量级的多种桁架、平板和曲壳微米点阵材料。所研究的结构包括Octet型和Iso型两种桁架结构、cubic+octet平板结构以及Schwarz P、I-WP和Neovius三种极小曲面结构。其中,cubic+octet平板结构是早先研究报道的能够达到各向同性多孔材料杨氏模量理论上限的平板结构。
该团队通过原位压缩力学测试研究并对比了多种不同结构的微米点阵材料的变形特点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对密度较大时,I-WP和Neovius曲壳微米点阵材料与cubic+octet平板点阵材料类似,在压缩过程中呈现均匀的变形特点。而Octet型和Iso型两种桁架点阵则在压缩过程中形成明显的剪切带,发生变形局域化。相应地,I-WP和Neovius两种曲壳点阵和cubic+octet平板点阵具有比桁架点阵更高的杨氏模量和屈服强度,这与有限元模拟的结果一致。有限元模拟同时揭示了曲壳和平板单胞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原因在于其在压缩过程中具有更均匀的应变能分布,而桁架单胞节点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其节点处及竖直承重杆件的局部应变能甚至可以达到整体结构平均应变能的四倍以上。该研究表明,基于极小曲面的点阵材料能够表现出比传统的桁架点阵材料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其光滑、连续、无自相交区域的特点使得其在构筑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微纳米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119536119
图1. (A-F) 多种桁架、平板及曲壳单胞结构;(G-L)采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制备的多种不同结构的聚合物微米点阵材料
图2. 利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制备的聚合物微米点阵材料原位压缩力学测试结果。(A-F)工程应力-应变曲线;(G-L)不同结构的点阵材料在加载过程中的典型图像(标尺为2 mm)
图3. 周期边界条件下不同单胞结构单轴压缩的有限元模拟结果。(A-B)归一化杨氏模量和屈服强度随相对密度的变化;(C-H)不同单胞结构的应变能分布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提供稿件(微纳3D打印相关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学术交流)。投稿邮箱:bmf@bmftec.cn。
该文章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我司联系,我们将在第 一时间删除内容!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清华大学李晓雁教授课题组《PNAS》:基于极小曲面的微纳米点阵材料的优异力学性能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基于平板的微纳米点阵材料可以达到各向同性多孔材料杨氏模量的理论上限,然而其闭口的结构特点为其通过增材制造的手段进行制备带来了挑战。
-
- 清华大学李晓雁教授课题组《Small》:混合多层级点阵材料的构筑设计与力学性能
- 对于多层级点阵材料而言,研究其各向异性的程度并设计出各向同性的多层级点阵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如何测试微球的力学性能?
- 美国FTC质构仪除了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还可以用于制药、化工、和材料等领域的力学特性分析。
-
- 香港城市大学陆洋教授课题组《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基于3D打印的仿生高韧机械超材料
- 通过利用摩方精密开发的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技术(摩方精密nanoArch P130, S140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实现了仿生机械超材料单元在微米尺度的高分辨制备。
-
- 通过材料“尺寸效应”实现对微纳3D打印结构的力学性能调控
- 以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为例,目前高精度光固化三维(3D)打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快速制造具备微纳特征尺寸的高分辨率聚合物模板结构,用于规模化成形制造特征尺寸小至几微米甚至百纳米级别的定制化3D微晶
-
- 清华大学课题组连发3篇Nature研究论文、Science!
- 2023年9月13日,清华大学刘玉乐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methyl-salicylatemediated plant airborne defe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水杨酸甲酯(MeSA)、水杨酸结合蛋白-2 (SABP2)、转录因子N
-
- BCEIA2023系列专访第五期 | 驻会主持工作副理事长刘成雁教授
- 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将于2023年9月6-8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
-
- 李永舫课题组首次报道了适用于非卤溶剂加工的巨分子受体光伏材料
- 有机太阳电池因具有轻、薄、柔以及可溶液加工等突出优点,在可穿戴和便携式能源、建筑光伏一体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基于A-DA’D-A型小分子受体的高效有机太阳电池主要采用氯仿和氯苯等有毒的卤素溶剂进行加工。当利用非卤溶剂对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进行加工时
-
- 中科院理化所高云华教授课题组《DRUG DELIV TRANSL RE》:阿司匹林微晶沉积于微针针尖制备大剂量针尖载药的微针制剂
- 阿司匹林是一线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40-50%。口服阿司匹林需要大量和频繁地给药。阿司匹林在胃肠道和肝脏中水解,变成水杨酸。
-
- 上海交大杨晓伟/同济赵晓莉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研究层状二维材料膜智能运输微观机制
- 在生物系统中,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和糖等)通过生物通道进行可控传输,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
- 南洋理工大学Hu Xiao教授课题组《Int. J. Mech. Sci.》: 3D打印板晶格机械超材料的卓越压缩性能
- 机械超材料是一类人为设计的微观物理结构组成的、具有特殊机械性能的超材料。
-
- 材料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小反应材料表面的什么性能
- 材料表面润湿性已经量运用材料工程例:润滑利用润滑油于物件表面润湿性形层保护膜减摩擦力作用达润滑效;底材润湿性涂料能够更粘接铺展;各种防水材料利用材料表。
-
- 前沿技术|聚焦安徽大学李亮教授课题组二维PdSe2晶体研究成果
- 光热电效应(PTE)是一种独特的光电流机理,能够将光、热、电之间进行能量转化,通过热载流子扩散形成温度梯度来产生电能。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