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祝贺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源碳汇观测技术与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祝贺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源碳汇观测技术与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来源: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成果 2022-09-21 14:50:46 778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2022年9月6日,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源碳汇观测技术与学术交流会在线上成功举办。


       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学校的1000余位专家学者及业务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各平台访问次数达10000余次。


2.png


       9月6日8:30会议正式开始,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为会议致开幕辞,孙总简要介绍了此次会议的基本情况,欢迎前来参会的各位老师,在教师节及中秋即将来临之际,祝此次参会的专家学者节日安康,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在上午的报告中,福建师范大学陈镜明 加拿大皇 家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广胜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温学发 研究员、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郑宁 博士、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 总经理分别介绍了碳中和对植被遥感的挑战、陆地碳源汇的观测、模拟与展望、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碳监测系统的数据综汇管理方案、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等方面的研究。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在下午的报告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秦晓波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孔维栋 研究员、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胡勇博 博士、北京大学朱彪 研究员、国际竹藤中心栾军伟 研究员分别就农业碳减排及碳交易市场激励机制、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与机制、Picarro分析仪在温室气体及稳定同位素测量方面的应用、高寒草甸土壤碳动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分解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如何应对环境胁迫与干扰--对森林土壤碳汇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8.png


9.png


10.png


11.png


12.png


       本次交流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各位老师通过共享屏幕、语音及文字对话等方式,快速进行问题答疑。培训过程中大家专心听讲,面对其中的难点,积极参与线上交流,学习氛围良好,互动热烈。


此次线上会议还有直播抽奖环节,共抽取

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5名)

四等奖(7名)

没有填写地址的同学请尽快到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哦!



13.png


关于此次会议PPT是否可以分享

工作人员还在与各位老师沟通当中

我们会将可以分享的PPT逐步在公众号内进行推送


       通过此次交流会的学习和交流,相信各位老师、同学对不同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如您有任何需要,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将竭诚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务。扫描二维码,点击左下角直播课堂,观看回放。


15.png



标签: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源碳汇观测技术与学术交流会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14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