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这事,肠道激素和脂肪说了算
我们机体含有两类形态和功能截然不同的脂肪: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BAT)。其中,白色脂肪堆积在皮下,负责储存多余热量,引发肥胖;而棕色脂肪会燃烧脂肪将其转变为热量,是哺乳动物保持体温的关键。
《Cell》期刊发表这一篇题为“Secretin-Activated Brown Fat Mediates Prandial Thermogenesis to Induce Satiation”的文章,揭示了BAT还有一个新功能,那就是调控饱腹感。
来自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Martin Klingenspor团队发现,肠道、大脑以及棕色脂肪之间有着复杂的监管体系,用于控制能量平衡。“棕色脂肪不仅仅只是一个‘产热器官’。” Martin Klingenspor强调道。
除了棕色脂肪,这项研究的另一“主角”是一种肠道激素——促胰液素(Secretin)。这一激素发现于1902年,负责刺激yi腺,后者会分泌碳酸氢盐,进而帮助小肠中和酸、消化大量营养物质。
一百多年后的今年,科学家们发现这一激素还存在另一个被低估的作用,即激活棕色脂肪,促使后者产生饱腹感信号。
研究人员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发现,他们以饥饿的小鼠为模型,发现人为注射促胰液素可以抑小鼠的食欲,且增加棕色脂肪产生的热量。然而,当小鼠携带不活跃棕色脂肪(突变)时,即便注射促胰液素也不会产生食欲抑制感。
除了研究促胰液素对于小鼠棕色脂肪的影响,研究团队还对17名志愿者进行了促胰液素水平的测定。具体而言,研究人员采集了受试者隔夜空腹、餐后30-40分钟的血液样本,从中检测了棕色脂肪耗氧量、脂肪酸吸收。结果显示,血液中促胰液素水平越高,棕色脂肪代谢更为活跃。
Martin Klingenspor表示,“任何诱导棕色脂肪生热的刺激都可能带来饱腹感。促胰液素的分泌对于营养物质很敏感,所以选择某类食物能够有助于促进饱腹感,从而减少对食物***和摄取量。”他认为,棕色脂肪在控制饥饿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肥胖的新目标,比如说,通过促胰液素靶向棕色脂肪,有机会改变肥胖以及其他代谢类疾病的营养或者药物干预模式。
核酸提取磁珠作为新冠病毒RNA提取的重要原料,是吉恩特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分子材料,将均一的分子材料的粒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加入磁性,再引入配基,从而使分子材料具备磁响应性和生物吸附性能,在核酸提取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应用,尤其是GNT-108磁珠,更是对新冠病毒的RNA提取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提取结果可直接应用与下游定量检测。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吃饱了”?这事,肠道激素和脂肪说了算
- Martin Klingenspor表示,“任何诱导棕色脂肪生热的刺激都可能带来饱腹感。促胰液素的分泌对于营养物质很敏感,所以选择某类食物能够有助于促进饱腹感,从而减少对食物***和摄取量。”
-
- qCMOS技术行不行,实例说了算!
- 高速模式下出类拔萃的低噪声
-
- 分娩日期竟是由宝宝说了算?
- 在生物学上,2号染色体上的这个小区域特别有趣,因为它含有一组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的所谓白细胞介素-1家族的基因。
-
- 行业应用 | RapidOxy 100 脂肪和油脂的氧化安定性测定
- 行业应用 | RapidOxy 100 脂肪和油脂的氧化安定性测定
-
- 免疫力不好,原来是肠道在作怪,70%的免疫细胞在肠道
- 很多人免疫力低下,经常生病,可能和肠道有关。我们知道,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但它也是对免疫力***重要的器官。肠道容纳了100万亿个微生物细胞(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群),是人类细胞数量的10倍,人体70%
-
- 吃货太难|新版添加剂征求稿发布,面包放心吃
- 针对此类情况,建议采用高比表面积、高含碳量的ShimNex CS C18色谱柱,高效分离,短柱即可实现目标物和基质干扰的有效分离,具体方案如下:
-
- 这种激素让减肥不再是梦
- 基于这种餐后反应,研究人员将人们分为无反应者或反应者。餐后LCN2没有增加的无反应者,其腰围较大,且代谢疾病的标志物较高,包括BMI,体脂,血压升高和血糖升高。
-
- 精准狙击你的脂肪!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到2025年约五分之一的成年人将患上肥胖[1]。肥胖本身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又与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密切相关,正因为其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
- MicaCam课堂 第3集 | 探究大分子(如激素和蛋白)如何在组织内运输
- 探究大分子(如激素和蛋白)如何在组织内运输
-
- 牙膏很重要,选错伤肠道
- 研究人员将特定的肠道微生物酶,尤其是肠道微生物β-葡萄糖醛酸酶 (GUS)与TCS联系起来,并表明这些酶会促进TCS在肠道中造成严重破坏。
-
- 低聚海藻酸钠和花青素-3-O-葡萄糖苷协同改善小鼠肠道屏障功能
- 肠道除了是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外,也是免疫系统最大的器官,为防止细菌、毒素和抗原进入体内提供了天然屏障。 因此,功能良好的肠道对于维持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现代饮食的过度精细化,让肠道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研究表明,肠道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食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 直播预告 | 中国药典 2025 版新变化全面解析
- 达万德福DWKJWORLD声学成像仪:工业隐患的“声纹捕手”与客户价值
- 盲盒待启,盛会将至!卓立汉光邀您共赴2025武汉光博会
- 展位预定倒计时!500+优质企业云集,西部地区不容错过的电子行业盛会!
- 青春心向党·奋斗促发展 | 广州办五四主题活动圆满举行
- 议程首发!2025第二届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发展大会邀您直达生产力前沿
- 暨南大学选购我司HS-STA-001同步热分析仪
- 达万德福DWKJWORLD声学成像仪:工业隐患的“声纹捕手”与客户价值
- 邀请您|参加第十九届POPs论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
- 快速温变试验箱助力工业自动化仪表检测:保障测量准确性
作者榜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