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技术沙龙】潜行释能—“免疫细胞治疗攻克实体瘤技术研讨会”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 疗技术突飞猛进,以CAR-T为代表的基因修饰细胞产品获得突破性进展,为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的治 疗带来新希望。细胞治 疗药物的开发也成为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最为火热的领域之一,是继小分子、大分子靶向疗法之后的新一代精 准疗法,引领生物制药的新一轮浪潮。
截止到4月底,FDA已经批准上市了28种细胞与基因疗法(CGT),其中包括15种细胞疗法和13种基因疗法。国内也相继批准上市了2款CAR-T产品,但截止目前为止,无论我们国家还是其他国家批准上市的免疫细胞治 疗产品,大多都是针对血液系统肿瘤的。而肿瘤患者中90%为实体瘤,免疫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的治 疗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免疫细胞治 疗的靶向性、肿瘤微环境以及免疫细胞运输和浸润等。
丹纳赫生命科学联合火石数链将于2023年5月19日在广州举办“潜行释能—免疫细胞治 疗攻克实体瘤技术研讨会”,盛情邀请多位业界专家分享。研讨会将围绕细胞治 疗实体瘤的挑战和研究进展展开讨论、交流和分享,诚挚邀请业界同仁参会交流。
会议时间:2023年5月19日 (周五) 13:30-16:50
会议地点:
广州翡翠希尔顿酒店 一楼 白兰厅
广州市科学城中心区凝彩路28号
报名参会
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主讲嘉宾介绍
周鹏辉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 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获免疫学博士,在哈佛大学医学院 (Harvard Medical School)完成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肿瘤免疫治 疗转化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实体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肿瘤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实体肿瘤抑 制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制,从中发现新的治 疗靶标,建立高效治 疗实体肿瘤的细胞治 疗技术。同时通过鉴定肿瘤特异的免疫细胞,尤其是识别肿瘤抗原的T细胞,建立个性化TCR-T细胞治 疗,并研究其机理。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Cell、Cell Research、PNA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等期刊。完成了多项专利转让,部分研究结果已经转化到临床,开始了I期临床试验。
赵悦 博士
广州呈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副总裁
2011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于范德堡大学Ingram癌症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专注于白血病治 疗相关的转录组调控机制。累计发表SCI论文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60。
2016年回国后于广州基准医疗担任研发总监,从事利用DNA甲基化高通量测序手段进行肿瘤早筛技术开发工作。2017年加入RootPath,主要负责RootPath广州团队的运营和研发工作,专注于大规模基因合成技术开发和个性化抗肿瘤T细胞受体的发现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区研发副总裁。多年国内外科研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高通量测序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
王丙寅 博士
IDT埃德特(上海)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及创新高级经理
于2015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加入IDT后,先后于美国总部和中国区分公司担任应用科学家,市场发展经理和商务拓展经理,负责包括功能基因组学和二代测序在内的多条产品线的应用支持,产品管理和市场推广工作。
周景辉
丹纳赫生命科学
高级技术市场科学家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分子生物学硕士。现任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高级技术市场科学家,主要负责生命科学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线下课程培训和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院应用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等工作。曾任职于凯杰生物科技、德国艾本德等企业负责技术支持。在转化医学、基因检测等行业拥有丰富经验,尤其在二代测序、定量PCR有多年实践经验。
石磊
徕卡显微系统
应用专员
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现任职于徕卡显微系统,负责高端宽场、共聚焦显微成像的应用支持工作,在生命科学研究的显微成像领域中拥有丰富经验。
主办单位:
丹纳赫生命科学
火石数链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肿瘤免疫新动态:中国首款实体瘤CIK细胞疗法获得重要审批进展
- CIK疗法再次走向公众视野
-
- CAR-T细胞再次全新升级,或将根除致命实体瘤
- 为了建立增殖基因开关,研究人员使用TMX诱导型synZiFTR来调节超级IL-2的表达,有效地在体内和体外对治疗相关基因进行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控制。
-
- 台湾高技精彩亮相光电技术赋能工业制造智能化线下沙龙
- 本次的活动是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CIOE中国光博会和深圳自动化学会共同策划“光电技术赋能工业制造智能化”线下沙龙
-
- 【会议预告】细胞治疗质量和控制主题沙龙
- 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大酒店苏州工业园区国宾路1号
-
- 基因编辑在免疫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 慢病毒载体运用过程中RCL的不同检测方法的运用,为相关医药产品特别是近年来热门的CAR-T细胞产品制备过程中的RCL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
- 【线下沙龙邀请】被看见的力量:罕见遗传病的分析与诊断技术沙龙
- 罕见病大多数是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低,种类繁多且表型复杂多样,导致临床上难以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诊断。解决罕见病患者诊断难、治 疗难的问题不仅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迫切需求。随着分子
-
- 常州相约!FCM沙龙|高通量筛查技术研讨会
- 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常州)携手迪马科技于2024年07月25日(周四)在常州共同举办“高通量筛查技术研讨会”。
-
- 让创新落地-细胞治疗产业化研讨会
- 让创新落地-细胞治疗产业化研讨会
-
- 赛默飞诚邀 - 北京IGC第九届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
- 赛默飞诚邀 - 北京IGC第九届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
-
- 【邀】2023 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与质控技术交流会——北京站
- 随着精 准医学的进步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基因治 疗和细胞治 疗药物正成为当下和未来极具前景的新型治 疗药物,其热度在行业中不断攀升,备受瞩目。
-
- 【邀】2023 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与质控技术交流会——北京站
- 随着精 准医学的进步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基因治 疗和细胞治 疗药物正成为当下和未来极具前景的新型治 疗药物,其热度在行业中不断攀升,备受瞩目。
-
- 创新2024|CTS StemScale革新PSC扩增技术,开启细胞治疗生产新篇章
- 新品上市,开启悬浮培养新维度
-
- 创新2024 | CTS StemScale革新PSC扩增技术,开启细胞治疗生产新篇章
- 新品上市,开启悬浮培养新维度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 沥青检测界的“破解者”——超高温沥青软化点检测再无盲区,上海昌吉SYD-2806M系列高温软化点焕新上市
- 预算300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 采购X射线衍射仪
- 预算29.79万元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 采购凝胶纯化液相色谱仪
- 预算17.8万元 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医院 采购蒸汽发生器、压力蒸汽生物自动阅读器
- 防静电控制台激活指挥中心新能级
- 安捷伦智能 MRM 方法编辑器,开启 12 个月免费试用体验啦!
- 行业震撼:耐寒耐湿热 FPC 折弯机,掀起 FPC 加工新革命
- 安捷伦重磅推出 Seahorse XF Flex 分析仪:开启 3D 组织与类器官研究新纪元
- 震撼行业:耐寒耐湿热 FPC 折弯机,推动产业生态优化
- 一机辨万象,智护民生安全线——AI 赋能,精准监管新标杆
作者榜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