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nar 预告: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应用网络研讨会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对天然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造,并设计与构建新的标准化的生物元件、组件与系统的新兴学科。生物学组件的设计和组装即使采用合理的设计,也很难预测将外源 DNA 引入细胞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巨大而多样的基因库,那么基因库筛选就成为了合成生物学工作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因此,高通量筛选平台的搭建成为了合成生物学发展的一大助力。
本次合成生物学创新应用论坛,将重 点探讨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的在合成生物学中的相关应用以及 DNA 文库对合成生物研究的赋能。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具体议程
19:00 - 19:40
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助力合成生物学
王玉 应用科学家 Molecular Devices
内容介绍:主要介绍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的在合成生物学中的相关应用(包括酶进化、工业微生物改造等),以及部分用户案例分享。
19:40 - 20:20
合成生物学赋能技术 - 合成 DNA 文库
刘海虹 高级研究员 苏州泓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介绍:DNA 文库合成在合成生物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构建和筛选 DNA 文库,研究人员能够快速实现基因组工程、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目标,推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讲师介绍
王玉 ,华南农业大学 微生物学专业,拥有 8 年抗体开发相关工作经验。现担任 Molecular Devices 公司 Application Scientist 职位,主要负责 BioProduction Development 产品线的技术支持工作,包括:QPix 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ClonePix2 高通量细胞克隆筛选系统、DISPENCELL 单细胞分离系统和 CloneSelect Imager 细胞生长分析系统。
刘海虹 博士,山东农业大学 细胞生物学专业,省级优秀毕业生,在国际著名期刊 Plant Physiology,PNAS,Plant cell,JIPB,Cell 子刊 iScience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 6 余篇。拥有 8 年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工作经验,现担任苏州泓迅公司高级研究员职位,主要负责文库构建、技术开发以及细胞筛选相关工作。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标签:合成生物学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Webinar 预告: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应用网络研讨会
-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对天然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造,并设计与构建新的标准化的生物元件、组件与系统的新兴学科。
-
- 【Webinar预告】合成生物创新与应用
-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对天然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造,并设计与构建新的标准化的生物元件、组件与系统的新兴学科。
-
- 【欢迎参与】合成生物创新与应用网络研讨会
- 活动时间:5月26日 19:00-20:30 活动形式:线上研讨会
-
- 网络研讨会预告 ‖ 《第五届土壤检测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创新技术引领土壤保护新时代
- 国家高度重视土壤环境健康问题。“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要优化土壤环境监测,为土壤检测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此背景下,仪器信息网于2024年5月7日-9日举办“第五届土壤检测技术与应用”网络会议,深入探讨土壤检测最新热点话题和技术方法。
-
- 【在线讲座预告】技术新突破:合成生物学发展再创新
- 合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交叉科学,被认为是理解生命的新钥匙和未来的颠覆性技术之一。
-
- 重磅会议邀请丨2025 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研讨会,邀您线上线下同步启程
- 合成生物学被视为将引领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正推动医药、材料、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
- 【网络研讨会】分子互作创新技术与前沿应用
- 分子互作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光学等手段检测分子之间的动力学、亲和力以及热稳定性等人们肉眼无法捕捉的参数,帮助科研工作者对分子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在生命科学、药物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
- 【Webinar 预告】类器官模型构建与应用
- 【Webinar 预告】类器官模型构建与应用
-
- 【同期会议】2025合成生物学赋能功能性营养品创新发展研讨会议程发布!
- 5月21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 B区20号会议室,期待与您相见!
-
- 【直播预告】从转化研究到临床应用——多组学创新技术网络研讨会
- 2022年6月24日举办 “从转化研究到临床应用-多组学创新技术网络研讨会”。
-
- 【直播预告】从转化研究到临床应用——多组学创新技术网络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22年6月24日(周五) 13:30-16:35
-
- 精彩回放|下一个生物学风口——合成生物学案例分享与展望
- 陈振娅副研究员多年从事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蛋白质工程及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此次也带来了《转录因子驱动的高级醇生物传感系统的构建、改造与应用》的分享报告。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