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酸铜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焦磷酸铜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DOI:10.13822/j.cnki.hxsj.2023.0164
背景介绍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可燃性气体,燃烧热值大且燃烧产物只有水,生成的水还可用于制氢,进行循环使用,是可再生能源的纽带,可以把各种不可控的可再生资源变成能稳定有效使用的能源。工业上一般从天然气或水煤气制氢气,如今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有电解水制氢、煤炭气化制氢、蒸汽甲烷重整制氢、矿物燃料裂解制氢以及生物制氢等,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实现“光-化学”转换的最理想过程,可以用于解决未来能源危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文章亮点
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不同的光敏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牺牲剂用量等因素对焦磷酸铜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该体系的最优反应条件。
内容介绍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图1 单因素试验结果
Fig.1 Single factor test results
2.2 正交试验结果与验证
2.2.1 正交试验结果
2.2.2 正交试验验证
2.3 稳定性测试
图2 稳定性测试结果
Fig.2 Stability test results
3 结论
本文模拟太阳光照射,选取荧光素为光敏剂,三乙醇胺为牺牲剂,对焦磷酸铜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进行探究,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其产氢量进行测定,进而对其产氢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各因素对焦磷酸铜光催化水分解产氢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三乙醇胺> 焦磷酸铜> 荧光素,焦磷酸铜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各因素适宜用量分别为:荧光素10 mg、三乙醇胺0.5 mL、焦磷酸铜2 mg。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焦磷酸铜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 遵义师范学院覃彪副教授:焦磷酸铜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
- 超薄二维氮化碳纳米片用于在中性、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重整纤维素制氢性能研究
- 本工作利用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经二次热氧化剥离法成功制得二维纳米片(6 nm)。
-
- 超薄二维氮化碳纳米片用于在中性、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重整纤维素制氢性能研究
- 本工作利用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经二次热氧化剥离法成功制得二维纳米片(6 nm)。
-
-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在MOFs材料光催化制氢中的应用
-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可对多孔MOFs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进行快速精 准的测量和分析,对于分析催化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基础催化活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